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开放实验室的管理和开放实验的实施是一项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介绍了一个基于WEB和后台数据库的实验室开放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施方法,能够全面管理实验室的基本信息,针对实验室不同的时间段,以个人或班级的形式实现预约;能够跟踪实验预约后的具体实施情况,实现网上提交实验报告、管理实验成绩等.构建网络化管理平台,使实验室开放的实施变得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开放实验室的管理效率,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结合华南农业大学公共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基于Android的高校实验室开放预约管理系统手机客户端,论述了实验室开放预约移动网络化的背景和必要性,介绍了系统预约表单模块、列表与反馈模块和实验项目库模块功能的实现和系统的应用。本系统是Web网上预约系统很好补充,对开放实验室的管理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自主创新开放实验室预约管理系统基于河北工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建立的自主创新开放实验室开放教学模式,借鉴吸收其他院校现有实验室开放系统的成熟经验,基于Web采用B/S模式,开发设计了适合我校实验室开放教学模式特点的信息化预约管理平台,实现开放教学模式的全过程网络化管理。预约管理系统运行1年来,运行顺畅,使开放实验室的管理更加智能化,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开放设备的使用效率和管理效率,建设网络化、现代化的开放实验室,结合清华大学强度与振动中心实验室的具体情况,设计开发了实验室设备网上预约系统,将实验室的开放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5.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11):159-162
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为目标,构建了适用于3D打印实验室的开放教学体系。对3D打印实验室的开放内容、教学方法、运行模式等进行了重点研究。3D打印实验室面向全校学生开放以来的实践表明,3D打印实验室层次化的实验内容设置,有利于学生逐步提高自身能力;任务教学法的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综合考量下的成绩评定,有利于学生实验成绩的科学化与合理化;网络化的实验预约,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该校进行了实验开放的尝试,开放型实验教学是对实验时间、实验内容和实验主体的一个或多个维度的开放,学生可以在实验室开放的时间,根据实验室提供的条件,有选择地预约登记上课。文章对开放型实验教学管理模式进行了研究并且介绍了管理系统的功能与实现。  相似文献   

7.
通过网络技术实现了对创新实验室工位的提前预约动态管理,开发了校园一卡通实验室门禁管理系统实现全天候开放的人员管理模式,利用RFID等物联网技术和视频监控技术实现对于重要实验设备的安全监控管理,自主研发软件通过网络拓展实验室时空,实现了实验室资源的网络化管理,并提出了建设创新实验室的云桌面系统方案,探讨进一步提升创新平台的质量和效率。实践表明,通过利用互联网可以提高开放式创新实验室的使用效能,提高了对人员有效管理和设备使用的安全和效率。  相似文献   

8.
在开放实验室的管理中离不开媒介的作用,开放信息的不对称、互动沟通不畅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实验室中的设备供需矛盾,影响了实验室的开放质量和学生创作的热情。媒介环境、管理者和学生的使用习惯共同决定了实验室开放管理中媒介的选择和使用,钉钉作为移动办公平台,能够使不具备技术开发能力的实验室管理人员完成相关应用的设计和开发,搭建移动化的开放系统,实现实验内容、实验设备、实验管理的全面开放,适应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学生媒介使用行为的变化。结合钉钉在重庆大学传媒类开放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与实践,部署相关设备预约模块、实验室预约模块、学生创新项目申报模块等,有效提升了沟通协同效率,为新媒体时代开放实验室的管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高校实验管理和实验教学的信息化建设,开发了B/S与C/S模式相结合的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该系统建立分布式网络化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实现了实验项目的网上选课与预约,并通过指纹识别机与智能读卡器实现了实验室的自动化管理。  相似文献   

10.
预约系统是药学实验教学资源网络化共享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对实验室、实验内容、实验药品、仪器设备等实验教学资源进行预约使用,可以避免重复购置、资源闲置、使用冲突、资源准备不足等问题的出现,提高现有实验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对预约系统的应用环境、应用范围、所起的作用和功能模块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