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视出现以后,人们的娱乐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通过电视来娱乐成为现代都市人娱乐的主要方式,而电视文化的娱乐化倾向也越来越明显。目前,娱乐元素在电视节目中广泛渗透,电视的娱乐功能已经被无限扩大。应当看到,电视娱乐化浪潮的兴起,具有愉悦身心,舒缓心情的正效应,但同时也有麻醉精神、降低审美鉴赏力和文化水平的负效应。而当前娱乐至上甚至新闻娱乐化造成的“娱乐浮肿”日益明显,这值得主流媒体反省并深思电视娱乐化的底线究竟在哪里。  相似文献   

2.
谭玲  殷俊 《声屏世界》2007,(2):53-54
从世界范围来看,娱乐已成为传媒产业的动力机制,它大大促进了传媒经济的发展。据统计,从1996年到2001年,美国媒体娱乐产业增长率高达6.5茗,而同期美国经济增长率平均为3.6%。①2005年,我国娱乐产业的消费能力超过5500亿人民币,娱乐传媒市场潜力无限。②尤其娱乐进入电视领域,各种新的电视娱乐栏目类型层出不穷,并且创造出惊人的经济效益。如“超级女声”栏目2005年拥有观众4亿,③2006年有3.3亿。2005年单场手机短信收入超过1500万元。电视娱乐已成为各大电视台及社会制片机构最重要的创新领域,电视娱乐栏目成为带动整个电视传媒产业的重要动力。包括电视娱乐栏目在内的全球数字娱乐产业方兴未艾,它们为世界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核心动力,电视娱乐、动漫产业、网络游戏、IPTV、数码音乐等创造了全球新的财富神话。[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当媒体的内容都以娱乐的方式的出现,当娱乐日渐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是应该畏惧、还是举着双手迎接?传播学者赖特在媒体基本"三功能"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娱乐功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提出,人类剩余精力的释放主要是娱乐,媒体的娱乐功能逐渐地由边缘变成了本体。而娱乐功能本身又伴随着正负面作用,从电视媒体特性、娱乐功能本质、文化发展等方面对电视媒体娱乐功能的正负效应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刘燕 《声屏世界》2017,(6):17-19
电视娱乐化背后有着深层动因,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电视娱乐化存在利弊两面,但"利"的一面往往受到忽视.娱乐化推动了电视媒体的市场化转型,满足了受众的娱乐需求.趋"利"避"害"的关键在于"度"的把握.  相似文献   

5.
刘亚红 《新闻传播》2009,(11):36-36
在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传媒全球化的影响下。我国媒体的经营模式、传播理念不断改变,在电视媒体竞争中,娱乐,开始成为电视媒体赢得收视率的重要途径。娱乐化浪潮在中国电视媒体愈演愈烈,电视新闻娱乐化也成为趋势,但是电视新闻娱乐化引起了许多非议,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和值得探讨的理论领域。  相似文献   

6.
为了缓解人们的精神压力,电视媒体的娱乐化功能越来越突出。那么,什么是电视媒体的娱乐化呢?电视媒体娱乐化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又该如何正确看待电视媒体的娱乐化呢?这一系列问题值得每一位电视媒体工作者深思。鉴于此,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一解答,以期推动我国电视媒体娱乐化朝着健康、积极地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新闻娱乐化成为一股席卷世界媒体的潮流。同时伴随着我国进入市场经济体制,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受到强烈的市场竞争的冲击,我国的媒体新闻娱乐化现象也开始出现。本文主要分析了网络新闻娱乐化现象的成因、表现形式和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梳理我国电视传播娱乐化现象历史演进与现状、分析电视传播娱乐化现象的深层原因的基础上,批判现有的过度娱乐化征候并揭示其所带来的严重社会后果,进而从提升传播文化内涵、受众细分、内容创新以及加强监管与媒体自律等路径探讨我国电视传播过度电视娱乐化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9.
窦字 《新闻传播》2010,(9):40-41
我国的电视体育节目伴随着电视媒体的市场化运作、大众文化背景下受众需求的转变以及主流媒体的导向支持,在电视娱乐化的浪潮中不可避免地走上了娱乐化的发展道路。可以说,电视体育节目的娱乐化是对电视本位与体育本位的双重回归。面对新媒体时代全新的媒介格局和受众需求,我国电视体育节目的娱乐化之路势必走向全新的方向——互动.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以来,各类媒体的娱乐化已经成为一种形式,近几年,逐渐呈现出所谓“过度”娱乐的趋势,省级卫视表现尤为明显.如何在这种趋势下体现媒体的社会责任,是我国电视媒体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省级卫视的节目入手,观察分析电视“过度”娱乐的种种现象和原因,考虑到受众对电视功能的不同需求,从电视体制改革的角度,提出应当按职能将不同性质的电视台分开来办,所谓的“过度”其实并不过度.另外,提高观众的媒介素养,建设一个电视体制多元、形式多元、视角多元的国家,才是解决过度娱乐现象的最终归途.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的电视娱乐已成为电视传媒产业的主要动力,很多卫视频道都提出娱乐立台的理念,极大地促进了电视传媒经济的发展,电视娱乐已经成为各个电视媒体最青睐的拓展领域,从而带动了整个电视传媒产业的提升,并为大众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但是在电视娱乐栏目繁荣的背后也存在着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比如娱乐节  相似文献   

12.
进入20世纪90年代,娱乐和娱乐新闻成为我国媒体和受众最为热衷和关心的主题之一,各类报纸的娱乐新闻版,各家广播、电视的娱乐栏目花样翻新,风风火火,沸沸扬扬。然而,与之相伴而生的却是媒体低俗化的愈演愈烈,它就像是潜藏在中国新闻传媒肌体中的毒瘤,正在不断地扩散,已经影响到政治、经济、  相似文献   

13.
从娱乐至死的视角审视电视娱乐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电视媒体的娱乐化倾向明显,不仅娱乐节目在质和量上都泛滥开来,娱乐节目遍地开花,甚至新闻也出现了娱乐化的势头.当以《超级女声》为代表的选秀类节目余热未减,《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中国达人秀》等节目又开始炙手可热,电视在娱乐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然而,电视媒介娱乐化的后果是什么?我们又应该怎样看待当前媒体普遍的娱乐化倾向?我们是否会像波兹曼所说的那样,将成为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相似文献   

14.
科教片担当着文化传承和科普教育的重要角色,在我国,电视作为一种广泛普及的大众媒体,逐渐成为"使公众理解科学的最主要渠道"。科教片的电视化成为主流,这种方式为传播科学知识增加了有效性,同时,收视率的影响又使科教类电视节目呈现娱乐化倾向,主要表现为故事化叙事、悬念设置和选材的娱乐化。  相似文献   

15.
赵强 《声屏世界》2009,(9):41-42
娱乐综艺节目融合了曲艺、小品、音乐、游戏等多项艺术表现形式,通过电视艺术的形式表达出来,不仅增强了这些艺术形式的欣赏性、娱乐性、通俗性、互动性,而且一定程度上使得一些艺术形式得以保存和流传.  相似文献   

16.
罗攀 《新闻知识》2006,(9):48-49
当前我国电视娱乐节目吸引了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并占据了人们相当大的娱乐空间,这种娱乐形式成为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吸纳某种化的重要途径。看电视是人们重要的娱乐消遣形式,电视媒体以其高覆盖率及快速传递信息的优势引领着大众的注意力,但近年来诸多频道同质化的节目反而使得注意力更稀缺。面对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唯有带来轻松和快乐体验的娱乐才能深入人心且吸引注意力,因此出现娱乐化的趋势是必然的。这种娱乐化趋势已不仅仅是一种影视现象、娱乐现象,更是一种化现象,它正引领着中国电视娱乐节目悄然发生着深刻的变革。  相似文献   

17.
胡晓艳 《新闻传播》2009,(10):109-109
娱乐化的新闻既然可以提高收视率,提升市场份额,说明娱乐是观众的普遍消费需求。电视新闻用娱乐化的手段来制作就成为媒体一种自然的选择.这也是电视进入市场竞争的阶段性选择。不可否认的是,现今将娱乐化元素融入到新闻报道中已成为媒体普遍的做法.并且在一定的阶段内还会继续持续下去。  相似文献   

18.
微博是当今网络传播中的一个新亮点,全新的传播特征深刻改变了媒介生态。微博的盛行改变了娱乐圈生态,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娱乐新闻生产的基本模式。本文以上海电视台娱乐新闻栏目《新娱乐在线》为例,从新闻源、时效、结构、报道内容等几方面阐述微博对电视娱乐新闻生产的影响,并提出:电视媒体要借力微博,但不能过度依赖;运用微博不能丢电视媒体之本,信息把关、梳理、整合是关键。  相似文献   

19.
“电视娱乐精神”的人文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休 《视听纵横》2009,(2):15-17
当下电视娱乐热的兴起与泛化,既是电视回归平民趋向之使然,也是大众娱乐文化强力驱动的结果。电视娱乐运动似乎已成为当今一种引人注目的电视文化现象。随着电视娱乐节目风靡荧屏,社会对娱乐热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些负面效应给予了很大的忧虑和关注,从而也引发了媒界对电视娱乐精神的研究和探讨。因为电视娱乐精神的缺失正是导致目前电视娱乐节目“低俗化”问题的一个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20.
秦姜 《声屏世界》2009,(9):30-32
面对新的时代,戏曲广播在戏曲艺术本体的不景气和电影、电视、新媒体等新兴艺术形式及娱乐方式的严峻挑战下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