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感性"跟"理性"是相对的,是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感觉、知觉和表象等直观认识.形象思维是人头脑中运用形象来进行的思维.人类发现掌握事物的本质,首先是从思维开始的.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既是儿童本身的需要,又是他们学习抽象数学知识的需要.一、把握形象思维和小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形象思维的基本形式包括表象、联想和想象.表象是对过去知觉过的对象和现象在头脑中产生的映象,它既能以直观的形象来反映现实,又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形象思维能力主要是指联想能力、想象能力等影响小学生形象思维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表象是保持在记忆中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即当感知过的事物不存而前时存脑中再现出来的形象。如,我们在头脑里可以呈现出父母的形象、自己房间的布局及各种用品的模样等等。这些都是记忆表象。表象的积累和丰富对人的记忆活动、思维活动和想象活动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表象的形象性和概括}生,使人们可以进行想象活动和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主要有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一、形象思维的培养是基础1.丰富学生头脑中的感性表象教师们常常烦恼的是:学生的习作为什么往往内容空洞、词汇贫乏、语言干瘪呢?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儿童对事物的观察、对社会生活的了解、头脑中的感性表象储备较少。2.帮助学生形成典型形象典型形象就是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特点的知觉形象。典型形象一旦在头脑中形成,文章的主题思想就可以从中提炼出来。另一方面,也只有生动地描述典型形象,文章才能  相似文献   

4.
既要注重形象思维 又要注重空间想象 形象思维是人们头脑中运用形象(表象)进行的思维,空间想象是表象的活动和改造而形成的新的形象。在建立几何形体概念时,一般须通过对具体模型、实物、图形的观察、触摸、测量等感知活动,首先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这种形体的清晰的表象,再引导启发学生借助表象抽象出形体概念来。这样的教学,在概念形成的同时,训练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这早已引起了教师的普遍重视。但这还不够,概念形成后,还应再启发学生借助头脑中的表象和形成的概念,对新认识的形体进行再现,通过分割、组合、变形等想象活动(必要时可动手画一画),从而及时培养学生丰富而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时,我们往往通过动手操作感性材料,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数学知识的表象,而表象的中介作用有助于降低学习难度,排除思维障碍,确保学生在数学学习的智力活动中逻辑思维得到训练.  相似文献   

6.
<正> 形象思维就是在不出现实物或行为结果的情况下,在头脑中形成某种形象,凭借形象间接地反映事物之间的联系,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其基本单位是表象,而表象是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在人脑中保留并再现出来的形象。根据大脑的思维互补学说,左半球与抽象思维、逻辑分析等有关,右半球与知觉、空间定位、形象等有关。形象思维的方法主要有想象和联想。想象是指人脑对已有表象进  相似文献   

7.
正一、想象对于客观世界是间接的反映因为作为与客观世界的实在形象的想象的心象(从想象中产生出来的心象),是在人脑中产生出来且又是建立在表象基础上的新的形象,而不是处在感性阶段的感觉、知觉上的客观世界的映像。从客观事物到想象的形象,已经间隔了感觉、知觉、表象三个层次,而且,到了表象这个层次,已经开始有间接性了。这是因为:(1)表象所反映出来的准形象比较暗淡模糊,不如感觉、知觉所反映的形象鲜明生动。例如,头脑中反映出来的山水树木、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不像直接看到它的时候清晰鲜明了。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的形象思维在其创造性发展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正确地认识这种作用,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切实纠正教学改革进程中已经形成的偏颇和片面性,是高等学校更多更好地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重要一环。一、大学生形象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形象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形象特征及其规律的反映,是人们通过分析、综合、联想、想象,将储存在头脑中的表象加工成新形象的思维形式。大学生的形象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1.大学生的形象思维有可能发展到高级阶段,并与逻辑思维相互渗透、相辅相成钱学森先生指出:“人认识客观世界首先是用形象思维,而不是…  相似文献   

9.
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的教学目的之一。为了从认识上和实践上解决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个问题,有必要弄清什么是逻辑思维,什么叫合乎逻辑的思维,什么叫逻辑思维能力等。根据思维形式的不同,可以把思维分为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等类型。形象思维是借助事物形象(表象)、联想和想象认识现实的过程。形象思维以形象性为其主要特征,并以此跟逻辑思维相区别。逻辑思维又叫抽象思维。  相似文献   

10.
思维一般可分为 :形象思维 (或直感思维 )、抽象思维 (或逻辑思维 )、灵感思维。在生物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非逻辑思维能力不可或缺 ,中学生的非逻辑思维表现丰富 ,如对问题的猜想或应急性回答 ,提出怪问题 ,产生新奇的想象 ,对难题的顿悟等。从当前的教学现状看 ,长期以来 ,逻辑思维一直被视为科学思维的唯一类型 ,而非逻辑思维仍未被重视。笔者认为 ,非逻辑思维与逻辑思维是相辅相成的 ,对于学生接受与理解生物学知识 ,有时非逻辑思维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1 想象思维的培养想象思维是人们在头脑中对已有的…  相似文献   

11.
思维有两种形式;一是形象思维,二是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是人类思维发展史最早出现的一种与直观、形象性紧密结合的思维方式。想象是形象思维的主体。逻辑思维是人们在认识事物中借助概念、判断、推理反映现实的过程。同形象思维不同,它用科学的抽象概念揭示事物的本质。理智、抽象、意志、知性等构成人的理性生命:情感、直觉、形象、想象、灵性等构成人的感性生命。只有感性生命和理性生命和谐发展,才称得上是一个健全的人,完善的人。  相似文献   

12.
心理学认为:想象是在头脑中改造记忆中的表象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即在人们头脑中把过去感知过的形象进行加工所产生的一种新形象。这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形式。小学阶段是人的想象力表现最活跃的时期.无论是创造性想象。还是再生想象,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都是非常重要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努力创设各种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开启思维之窗,激活学生的想象.使学生的心灵深处不断涌起创新的浪花。  相似文献   

13.
所谓形象思维是指主体从一定的原始信息出发,调用存储在头脑中的形象,经过分析、对比、归纳、想象等思维活动,运用直感判别法,最后得出结论.形象思维的主要形式是表象、直感和想象,它具有粗略性、形象性和整体性等特点,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有赖于表象的积累、直感能力的增强和想象能力的完善.  相似文献   

14.
形象思维是人的头脑中运用形象(表象)进行的思维。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是人的智力活动的最高形式。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其思维带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在教学中,要遵循儿童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形象,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外化、物化,逐步引导到抽象,逐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一、加强操作,诱发思维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儿童一般是用形状、声音、色彩和触觉来思维的;因此,直观教学对儿童来说是必须的,这种教学并不建筑在抽象的概念和词汇上,而是建筑在儿童直接感受到的形象上。这就是说,思维必须以丰富的感知材料为…  相似文献   

15.
熊伟 《江西教育》2004,(13):69-69
教学是讲求严密逻辑性的基础科学,数学定理、公式都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进行的,但是在强调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千万不能忽视培养数学直觉思维能力。这种直觉思维是建立在想象、猜测的基础之上的.想象力在数学发展史上功不可没,在文学、艺术等领域,人们经常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各种生动丰富的文学、艺术新形象。在数学学习中.想象力的运用有着独到之处,它包括数字  相似文献   

16.
感知、表象、抽象概括──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谈贺兰县教研室李怀安表象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人们感知过的某一事物,其形象常常会在头脑中以痕迹的形式保留下来,以后这种事物虽未出观,但在一定条件刺激的影响下.它的形象仍会在头脑中再现.这艺是表象.表象...  相似文献   

17.
心理学研究表明,想象是人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是人类学习和智力活动的翅膀,也是创造性思维的心理基础。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是开发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学实践证明,只有积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学生才敢于想象,突破思维定势的羁绊,摆脱条条框框的束缚,体会到文本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从而使想象能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8.
人们在头脑中运用感知所获得的表象,经过加工改造,从而创造出一个并未直接感知的新事物的形象,称做想象。想象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两种。所谓再造想象。就是创造出客观上已经有的,但自己并未感知过的事物形象:所谓创造想象,就是在对记忆表象经过加工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新的形象。  相似文献   

19.
一、利用电教媒体 富学生的表象 象思维是用表象来思维的,所谓表象是指感知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留下的形象。表象是以感知为基础的,它具有形象性、概括性的特征。没有感知,表象就不可能形成,而电教媒体具有鲜明的可感性,它能为教学提供模象直观,即具体事物图像和实际图象的模拟,这种模拟不是实物搬家,也不是简单的图象替代,它不受时、空、地域和人体机制的局限,  相似文献   

20.
想象作文是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灵活性与独创性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有人曾形象地把想象作文比喻为锻炼思维,培养想象力的"头脑体操"。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一切机会培养、发展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指导学生大胆选材、构思,不拘形式地任意表达,锻炼他们敢想敢写的心理品质。一般而言,想象作文的教学应遵循以下"三部曲":一、丰富表象储备丰富表象是写好想象作文的前提。所谓想象作文,是以已有的表象材料作基础,运用心理学的"想象"来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