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易玉珍 《考试周刊》2013,(93):64-64
数学一直是学生认为很难的一个学科,让很多学生痛苦不堪。长期以来,学生都是被动地接受老师填给他们的东西,对能接受的学生来说,还能学到一些,不能接受的则什么都学不到,这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因此要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此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2.
我不喜欢什么样的学生?这不是个问题,因为作为一名教师,在大学里接受相关教育理念的时候,我们已经被告知:爱你的学生———爱都爱了,还能不喜欢吗?尽管没有爱与不爱的权利,但还可以在心里选择喜欢的市场分配份额。在一般人看来,老师总是以分数为衡量标准来区分自己的喜厌之情,其实不然。有些学生学习成绩很好,可是情感很冷漠,老师上课的时候自己做自己的东西,看别的书籍,根本就不理会老师所讲的内容,自以为是,不把老师当回事。他认为自己所取得的一切成绩都是因为自己的天才,而并非老师的教育,并自恃成绩好,故意和老师唱对台戏,刁难老师,以…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常常是被动的,他们犹如一个个容器,机械地接受老师课堂上的灌输。考试时,再把这些东西倒出来,“还”给老师,而没有真正把语文知识吸收内化为自己的语文素养和能力。长此以往,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大大下降,渐渐失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给中学语文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相似文献   

4.
杨老师是学校的初一语文老师.提起他老师们都说他有点怪怪的,有点与众不同,用现在学生的话说有点"另类". [另类表现一]这人特"懒".刚开学就对学生讲,不要期望我给你们讲多少,不会先思考,再不懂可以讨论,讨论还不懂再问我.别的老师整天忙着上课,批改作业,而他却大胆放手,作业让学生帮助改,让校长最不放心的是他还让差生帮着改.课堂测试的批改也让小组长给"代劳"了.别的老师给学生讲解生词,范读课文,而他却让学生在开学时人手一册字典,每课的生字词自己查.课文他也懒得读,让学生每人来一段,好的表扬,差的鼓励;中心思想、段意从来没有给学生讲过,而是提问学生,本课是为了说明一个什么道理?每一段用自己的话说是什么意思?一节课下来,没讲几分钟,就连元旦晚会也让学生自己组织,但总免不了被学生邀请引吭高歌一曲.  相似文献   

5.
主持人:也许我们不能为诗歌教学规定程式,但我们毕竟可以共同讨论诗歌教学应该注意的若干事项吧?王屹宇:上述课例更多关心的是让学生读懂“这一首”诗,或多或少都露出了两个问题:一是预设性强了一些,真正给学生的自由学习空间不是很大;二是对诗歌的文本形式特征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诗味还不够。钱军:我想诗歌主题有不确定性,一首诗读下来,学生到底理解多少老师不知道。长期的诗歌教学模式致使老师在进行诗歌教学时总是先入为主,要展示自己,生怕失去教师的权威,甚至有时老师因自己没有给学生传授自己领会的东西而懊恼愧疚。就这几个案例而言,…  相似文献   

6.
一直以来,我们习惯于把学生看作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老师讲什么,学生就接受什么,老师怎么讲,学生就怎么接受。殊不知,学生喜欢舒适,接受什么,什么时候接受,怎样接受,都是由学生自己决定的。每个概念的获得都必须经过学生自身的体验、感受而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决不能硬靠灌输。如果把学生的头脑简单变为知识的贮存库,那么往往会使学生缺乏独立性和创造性,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以及诸多不良的学习心理问题。严重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利我们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经过自己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寻找到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7.
课堂上的学生美术作业,不少老师只在上面草草打分了事,为什么他80分我就70分?学生一概不知,老师也不作解释。这样美术课不就成了学生先画然后交老师打分的固定程序吗?教法没有创新,评价也无改革,学生对美术逐渐失去了兴趣,美术教学质量还能提高吗?其实作业批阅的方法,也能直接激发学生学知识的兴趣,笔者在教学中就大胆创新,创出了有自己特色且受学生欢迎的评价方式,把我的美术课堂装点得五彩缤纷。“生评 师评”批改式:要求每次作业时必须留出评价区,首先给自己的作业打个分或五角星亦可,但必须用放大镜式眼光去看待、欣赏自己作品,充分挖掘…  相似文献   

8.
没有对孩子的爱就没有教育。我觉得爱孩子首先得接受孩子。接受孩子,就是不管你是什么样的,我都接受你,而不是你能给我挣面子、让我高兴的时候我才接受你。当孩子知道老师能够接受一个完整的自己时,他才能感觉到你的爱,才有自信。  相似文献   

9.
俗话说: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可见,对于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悟.感悟不同,自然理解就不同.文章如此,课文也如此.正因为每个人有不同感悟,学生在理解课文时就有不同的分析方式,不同的分析方式又能刺激学生更好地打开自己的思路.但现在的教育中,老师总是习惯地将自己的想法直接灌输给学生,使得学生没有了自己的感悟,没有了自己的理解,所有的分析千篇一律,自然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就下降了很多.因此,感悟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就体现了出来.  相似文献   

10.
一、我校高职学生的思想现状1.未成年心理我校高职学生与广大大学生一样,都是来自八闽大地的十七八岁的年轻人,来到了地处厦门经济特区的集大,因受到年龄及社会环境大气候的影响,无法完全主宰自己,只有等待他们心目中可能公正的老师给给他们指引、分配。一旦碰到老师没有提及的东西,他们便惶惶不可终日,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11.
呱呱鸟语林     
"拖堂"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老师想让学生多学点东西,学生还不领情,这就像买东西,商家多给了,消费者反倒还生气。我想也只有老师才是这样"傻"的商家。所以在遇到老师"拖堂"时,我们一定要善意,比如给个暗示:抬头看看墙上的挂钟、"不经意地"望望窗外已经喧闹起来的校园……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给老师的是包容,给自己的是成长。本期推出的是学校集体来稿专辑,由河南西平县柏城中学王二伟老师选送。好了,闲言少叙,咱们赶紧一起来欣赏有关"拖堂"的趣事儿吧!  相似文献   

12.
苟宝 《教学与管理》2006,(12):78-78
课堂上的学生美术作业,不少老师只在上面草草打分了事,为什么他80分我就70分?学生一概不知,老师也不作解释.这样美术课不就成了学生先画然后交老师打分的固定程序吗?教法没有创新,评价也无改革,学生对美术逐渐失去了兴趣,美术教学质量还能提高吗?其实作业批阅的方法,也能直接激发学生学知识的兴趣,笔者在教学中就大胆创新,创出了有自己特色且受学生欢迎的评价方式,把我的美术课堂装点得五彩缤纷.  相似文献   

13.
对于童心未泯的孩子,我们的每一次信任和宽容,都可能创造出一个新的奇迹。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职业意味着他放弃了个体喜怒哀乐的权利,应使自己胸怀宽广。”北京有位丁榕老师,当年她发现一个学生拿走了同桌的钢笔,当时她没有责难,也没有批评,而是自己掏钱买了一支钢笔送给这位学生,并对他说:“我知道你喜欢钢笔,这支钢笔就送给你。我也知道你肯定不会要人家的东西,趁别人不注意,你一定会悄悄送回去的。”几十年后,这位学生带着自己的孩子来看老师,一进门就跪在丁老师面前对孩子说:“没有丁奶奶,就没有你爸爸的今天!”对于学生的缺点,难…  相似文献   

14.
一些学生经常叹息"没东西可写".他们没有写作资源也在于缺乏积累的意识与习惯. 我相信很多热爱写作的人都有<契诃夫手记>式的札记本.我问过一些学生:"你们有这样的本子吗?"多数学生说:"以前有,小学时老师教的,叫‘观察笔记'."少数学生说:"现在也有""记什么呢?""乱七八糟的,见什么记什么."他们再也不会把那个本子随便给人看,那些"乱七八糟"的只有他们自己才懂的短语或密语到时候就能成为他们独一无二的智慧和诗篇!  相似文献   

15.
美术欣赏课怎么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其道,各显神通,而教学效果大概也都有其独到之处.但如果仅仅是给学生欣赏,仅仅是想法设法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加深印象.那印象再深还是会忘记,然后什么也没有了.或者学生还有一些忘不了的,了解了,知道了,仅此而已.而如果在此过程中加一点东西,能使学生在欣赏中培养某种素质,形成自己的一点什么,就大不一样了.  相似文献   

16.
杨雪丽 《辅导员》2013,(2):49-49
<正>"老师,张淦尧抢我东西,还打我!""老师,张淦尧被音乐老师留下了!""老师.张淦尧没交作业!""老师,张淦尧……"每天听到这个名字十几次、几十次.甚至上百次,再好的心情也会被他搅得一团糟。再加上每天繁重的教学任务,自己就像是上紧了发条的机器.不停地转呀转呀……真的没有时间和精力,停下来,静下来,蹲下来听听孩子为什么这样做,他有什么样的心声,等着我们去倾听。可是,这样拖下去不行啊!一天的工作结束了,教室里真的空无一人了,自己也真的不用上课,不用判作业,不用找学生改错,不用给生病的孩子补课了,静下来的我总觉得忙碌中似乎缺少了什么。教师——教书育人。我是不是只重视了前者.而忽略了最重要  相似文献   

17.
"老师,张淦尧抢我东西,还打我!""老师,张淦尧被音乐老师留下了!""老师.张淦尧没交作业!""老师,张淦尧……"每天听到这个名字十几次、几十次.甚至上百次,再好的心情也会被他搅得一团糟。再加上每天繁重的教学任务,自己就像是上紧了发条的机器.不停地转呀转呀……真的没有时间和精力,停下来,静下来,蹲下来听听孩子为什么这样做,他有什么样的心声,等着我们去倾听。可是,这样拖下去不行啊!一天的工作结束了,教室里真的空无一人了,自己也真的不用上课,不用判作业,不用找学生改错,不用给生病的孩子补课了,静下来的我总觉得忙碌中似乎缺少了什么。教师——教书育人。我是不是只重视了前者.而忽略了最重要  相似文献   

18.
一、关注选文质量,为学生提供文质兼美的阅读材料 阅读测试中,试卷透露给学生的信息是很丰富的,学生不但在完成试题的过程中检测自己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还能得到许多试题以外的东西。目前的阅读测试,在材料选择上的重要问题是老化和雷同。由于学校和老师没有充分认识到考试对学习既可以起正确的导向作用,也可能起反面作用,在出题时往往借用其他语文试卷,而这些试卷又有不少沿袭了以前的,其中的阅读测试题有的甚至用过了好多年都没有改动过。  相似文献   

19.
当我们谈能不能用一篇文章定终身时,实质上是在探讨一篇文章能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作者(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能力。笔者的观点很明确:能,但首先应看我们让学生写的是什么样的文章。爱因斯坦说,教育就是把老师教给的东西忘了之后剩下的东西。听、说、读、写是语文教育教学的目的与手段,也是集中体现学生语文素质与能力的四项指标。其中当然都既包含“老师教给的东西”,也包含学生自己“剩下的东西”。但我们也应看到,其包容量显然是不均衡的:听、读是信息的接受,体现的主要是“老师教给的东西”———记忆理解能力;说、写是信息的输出,体现的主…  相似文献   

20.
文志兵 《教师》2014,(19):76-77
正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大家可能都碰到过学生的反映,问题1:老师,您教的东西我课堂上照您的样子会做了,可是下次来上机我又忘了;问题2:老师,您多给我们一点时间自己操作好了,您讲的我已经会了;问题3:老师,您给我们讲的例子没有意思,我一点兴趣也没有。上面问题的产生往往是学生个体差异和缺乏对书本知识的思考、实践所引起的。所以应加强对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那么在今天新课改的浪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