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孔三 《中学教育》2006,(10):38-38
杨老师是我们学校的初一语教师,提起他老师都说他有点怪怪的,可以说他是一位“另类”老师。 第一,这人特“懒”。 刚开学就对学生讲,不要期望我给你们讲多少,不会先思考,再不懂可以讨论,讨论还不懂再问我。别的老师整日忙于上课,批改作业,而他却大胆放手,作业让学生帮助改,让校长最不能放心的是他还让差生帮着改;每节课的课堂测试的批改也让小组长给“代劳”了;别的老师给学生讲解生词,范读课,  相似文献   

2.
另类老师     
这学期,我们班的语文老师换了。新老师娃李,中等个子,相貌很平常,但听他教过的学生讲,这个李老师有点另类。相处一段时间后,我们确确实实感觉到了他的另类。学《船长》这篇课文时,李老师要求我们用"曼"这个字组词。在沉默了十几秒钟后,一位同学举着字典说了"轻歌曼舞"这个词。  相似文献   

3.
一、课堂上的非语文现象有一位老师正在讲《詹天佑》设计人字形线路一段。他让学生读一遍该段课文,然后问:读懂了没有?学生说不懂。这位老师打开了课件。课件是很精美的动画。演完了,老师又问:火车怎样沿人字形线路开上了山,现在懂了没有?学生说懂了。于是这一段课文就讲完了。  相似文献   

4.
唐萍 《成才之路》2014,(29):72-73
正一、案例背景在学习《金岳霖先生》一文之前,有学生向我反映:"老师,有些课文内容我读不懂,即使课文学完了,老师提的问题我也理解了,但是我对文章有些地方仍然有疑惑。""老师,你课堂上提的一些问题太简单了,没有挑战性,我不愿意答,太难的,实在是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我不会答,可是对一篇文章我还有些其他不懂的地方,老师却没有讲。"学生的话让我意识到我们给予学生的未必就是学生真正需要的。该如何提供给学生真正需要的东  相似文献   

5.
教了多年的小学高年级语文,去年暑假开学后,改教二年级语文。猛然间教低年级,还真有点"举轻若重"的感觉。讲得深了,学生们似懂非懂;讲得浅了,自己又习惯成自然,尽做些不着边际的蛮劲,结果自己把自己弄得晕晕乎乎,更别说学生了。该怎样给教学进行恰当的定  相似文献   

6.
看到这个题目,或许很多老师都不陌生,特别是对"老师,我不想读"这句话.对于对这句话不太清楚的人而言,我还是有必要先讲一讲它的出处.这句话出自一个有名的故事.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一位老师在上一节公开课时,他请一位学生起来读一下课文,可是这位学生却以"老师,现在我不想读"拒绝了老师的要求.但是这位老师却一点儿也不生气,反而"笑容依然"地请学生坐下,让他等到想读的时候再读.  相似文献   

7.
一、让学生学会做现代文明人 文明的语言、仪表和行为,就如同一封介绍信,把自己介绍给别人.作为班主任,让学生成为现代文明人,是真正爱学生,也是对学生的一生负责任.我们班的小A同学在刚开学的时候"出口成脏",经常骂女同学,往老师身上甩钢笔水.对他的做法,我并没有批评指责,而是耐心地教育他,给他讲一些故事.通过多次沟通,他慢慢改掉了爱骂人的习惯.  相似文献   

8.
现在的学生在诗歌学习过程中存在一种"怪"现象,他们可以对一首诗的主题或主旨讲得头头是道,可对于文中较难解的字、词或句子却不懂,那么,学生所讲的主题,并不是他从理解整篇课文中得来的,而是从老师那里"听"来的.这种教育的结果与我们的新课标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  相似文献   

9.
闭上眼睛读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两位老师讲授了当代著名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一位老师在一堂课中花了大量时间重点讲这首诗的结构、立意、语句、词语、情感、主旨等,之后还再三地问学生有没有什么地方不懂,直到所有学生似乎都理解了,他才放心地在下课的铃声中走出课堂.另一位老师却在读诗方面花了一番心思,充分让学生朗读后,简要地介绍了这首诗的特色,对于诗中的情感和具体内容并没有展开讲述,而是让学生合上课本,闭上眼睛跟着录音轻声朗读诗歌,读完之后,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进行交流讨论并把它整理出来.  相似文献   

10.
另类老师     
这学期,我们班的语文老师换了。新老师姓李,中等个子,相貌很平常,但听他教过的学生讲,这个李老师有点另类。相处一段时间后,我们确确实实感觉到了他的另类。学《船长》这篇课文时,李老师要求我们用“曼”这个字组词。在沉默了十几秒钟后,一位同学举着字典说了“轻歌曼舞”这个词。李老师点了点头,示意他坐下后,又问:“还有什么词?”“刷刷刷”,教室里响起一阵翻字典、翻《课课通》的声音。响声结束了,没有一个人举手。李老师显然有点不高兴,他扁了扁嘴说:“大家仔细想想,这个字很好组词,我们经常碰到!”又沉默了十几秒钟,我们班的调皮大王吴…  相似文献   

11.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常常会碰到这样一种情况。一篇课文,写得很好,但看来看去又觉得实在没有什么东西好讲,教学计划安排给这篇课文的一两个课时不知怎样才能用掉。还有一些课文则是另一个极端,可讲的东西太多,这个要讲,那个也要讲,一两个课时却又根本不够用。在办公室讨论这个问题时;有老师打趣说: “我看,干脆不要讲了,把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多读两遍还好些。”  相似文献   

12.
上语文课,无非是老师讲,学生记,偶而提一提问题,这种“满堂灌”的方式,造成了语文课堂的死气沉沉,同学们无法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所以语文教学急需一股改革的清风。昨天,我们班学习鲁迅先生的(为了忘却的记念),上了一节别开生面的语文课,蔡顺华老师一改语文课上老师当主角、学生当配角的常情,让同学们成为课堂的主人,自己讨论发言来解决课文上的重点疑难问题。上课之前,老师把课文重点分成“白莽的革命精神”、“柔石的‘迂’和‘硬气”’、“课文中三个典故的作用”等专题,分配给历个小组,让各个小组先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3.
老师年纪不大,但是位好老师,不光盯着分数不放,还强调素质教育。经常在课堂上开展讨论,猜谜语,讲笑话,出一些脑筋急转弯什么的。用老师自己的话说,既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老师在书上看到一道分析题,觉得很适合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就把题出给了学生。分析题下面写着"答案见封底",但老师自己也没看答案。他也想锻炼一下  相似文献   

14.
秋季学期的第一个周末,初一(3)班学生高峰(代名)的母亲给学校打来电话说,班主任张老师在第一次班会上有意让高峰当众出丑,作为老师伤害了学生,必须做出真诚的道歉!对此,张老师却百思不得其解,他认为,自己只是一心想让高峰担任体育委员,提名时非但没有出他的什么丑,相反,还夸他身体强壮,爱好体育活动,这到底错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5.
《自己去吧》是小学语文第一册新增的课文 ,由两段文字和两幅图组成。讲的是 :小鸭要妈妈带他去游泳 ,鸭妈妈让他自己去 ,小鸭学会了游泳 ;小鹰要妈妈带他去山那边看美景 ,鹰妈妈叫他自己去 ,小鹰学会了飞翔。这篇文章重在说明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明理 ,由“学会”到“会学” ,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看一看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由感性到理性。我先组织学生看图 ,给他们一个直观印象。出示第一幅图 ,引导学生思考 :图上画的是什么动物 ?他们呆在什么地方 ?他俩在说什么 ?让学生自由讨论 ,讨论后激励学生 :“同学们知道…  相似文献   

16.
林老师     
我今年五年级了。教过我的老师很多,但是在我脑海里印象最深刻的是可亲可敬的林老师。林老师上课时无拘无束,而且善于讲故事。每当学完一课就要讲此课的中心思想,别的老师会把中心思想直接写在黑板上,让同学们死记硬背。可是,林老师却首先讲个故事,故事内容与课文所表达的意思一样;讲完了再让同学们说出故事主要讲了什么;接着不费吹灰之力,我们  相似文献   

17.
"另类"学生大多喜欢惹是生非,经常给其他同学带来麻烦,同时也让老师们头痛不已。那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能因为学生的"另类"而歧视、抛弃他们,而应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作为老师,我们真正要做的是付出自己的爱心,关爱这些"另类"学生,用"真爱"换"真情",才能转变他们,让他们找到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林莉 《现代语文》2004,(10):22-22
不久前,我聆听了某知名教师上的一节语文课。课堂上,老师既没有对课文内容进行按部就班的讲解,也没有拿出自己课前设计好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而是询问同学们读了这篇课文后有哪些问题;让同学们一一提出来,由其他同学回答这些问题;当同学回答不出来时,老师适时进行启发、引导,仍由同学们自己来回答。整堂课就在学生自问自答的过程中进行着。听课老师的反映是:教学形式很新颖,但又觉得缺了点什么,用学生的话说:“老师,您好象没有讲什么。”  相似文献   

19.
<正>教学的首要任务——教"怎样思考"。经常听到学生说:"老师讲的我都懂,但自己做就不会了。"什么原因?是老师没有把"让他自己会做"的方法教给他。所以,我们在教学中,首先要解决"老师你是怎么想到的?"然后解决,"怎样让学生也想到?"好的教师"想给学生听","想给学生看"。差的教师做给学生看,或"让好学生做给差学生看"。所以,卢梭说"教大多数学生能想到的方法"。因此,教"怎样思考","怎样才能想到"——是  相似文献   

20.
回想自己上学时,是那么爱上语文课。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当时上课时,老师每节课都叫我读课文的情景,还有老师范读课文时的情景。我忽然想到,我今天的语文课堂能给我的学生留下什么呢?课堂上我经常对我的学生说:"这个问题我讲过,你们怎么什么都记不得呢?"然后我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