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从有毒植物的生活型、毒性、分布区特征等方面对仙人洞自然保护区内有毒植物的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内有毒植物共49科77属91种,占仙人洞保护区维管束植物种数的10.9%.其中乔木13种,灌木8种,藤本6种,草本64种.分析了有毒植物的用途,提出了开发和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对九顶山植物群落野外调查,得到种子植物115科413属613种。通过植物区系成分分析可知,该区区系比较复杂,15种分布类型在谈区均有分布。区系特征如下: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温带成分236属,占总属的57.14%,而且以北温带分布(108属)为主;与热带有一定的亲缘关系。热带成分130属,占31.48%;中国特有植物多,17属18种;区系起源古老。为谈区域物种保护和植被区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长青自然保护区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青自然保护区内种子植物资源丰富多样,仅中国特有植物就有30属,占全国特有属总属数的11.67%,占长青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总属数的4.12%,隶属于26科.其中单种属17个,少种属12个,两者共占保护区的特有属总属数的96.67%,多种属1个.保护区内的特有植物以温带性质为主,并且具有明显的古老性.特有植物与毗邻省区有广泛的联系,特别是与四川、湖北、陕西化龙山的联系最为密切,共有的特有植物比例高.同时也表现出与整个秦岭地区植物区系较为密切的关系.因此,长青自然保护区不仅在地理位置上,而且在特有植物成分组成上与“川东—鄂西中国特有植物分布中心”存在十分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宏村环境协调区内春季鸟类群落特征的研究,为当地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于2015年3~5月,采用路线调查和定点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宏村环境协调区内的鸟类多样性进行调查.结果:共记录鸟类12目36科122种.其中属于国家Ⅰ级保护鸟类1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5种,安徽省地方重点保护鸟类16种,属于国家林业局公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的鸟类95种;季节型中,留鸟63种(占51.6%),夏候鸟31种(占25.4%),冬候鸟9种(占7.4%),旅鸟19种(占15.6%);区系组成包括:古北界种35种(占28.7%),东洋界种46种(占37.7%),两界广布种41种(占33.6%);该区鸟类优势种6种(占4.9%),常见种26种(占21.3%).结论:在5类生境中,树林灌丛物种数和个体数最多,多样性指数也高于其他各类生境;大面积水域内鸟类的物种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均最低;滩涂生境内鸟类均匀度指数最高.  相似文献   

5.
根据《中国植物红皮书》(第1册)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名录》,白马山自然保护区有珍稀濒危植物共计37科44属49种(不重复计算,包括归化种),其中蕨类植物3科3属3种,裸子植物6科6属7种,被子植物28科35属39种,占四川省珍稀濒危植物总数的46.67%,占全国珍稀濒危植物总种数的12.63%.按生活型划分有木本植物29种,草本20种.本区珍稀濒危植物具有古老孑遗性,单型科(属)、少型属占绝大多数,中国特有属比例较大,占总属22.73%.白马山自然保护区也是银杉生态研究的理想基础。  相似文献   

6.
武夷山兰属植物资源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初步统计,武夷山有野生兰属植物10种,以地生兰为主,约7种,附生半附生兰3种,大约占兰科植物种的12.82%。介绍武夷山野生兰属植物资源的地理分布情况、生态特点和生长习性,提出保护和开发野生兰花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毒杀蚜虫的有毒植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32种植物的汁液进行毒杀蚜虫试验,结果表明:有20种(占被试植物总数的62.5%)对蚜虫的杀死率达50%以上,其中:9种(约占被试植物总数的28.1%),对蚜虫的杀死率达70%以上,3种(占被试植物 总数的9.4%)对蚜虫的杀死率达90%。  相似文献   

8.
黄山市兰科植物的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黄山市兰科植物调查研究表明,黄山市兰科植物有24属36种,占安徽省兰科植物属种的82.8%和80.0%。表明黄山市是安徽省兰科植物的集中分布区。区系分析有9个分布区类型,显示黄山市兰科植物区系地理成份较为复杂,具明显的温带性质,生活型以地生型为主。  相似文献   

9.
文章用芦荟属(Aloe L.)植物元江芦荟(A.yuanjiangensis Xiong,Zheng et Liu)和皂质芦荟[A.saponaria(Ait.) Haw.]为亲本进行了种间远缘有性杂交试验,获得了19株F1代实生苗。对F1代实生苗的外部形态特征的初步鉴定结果表明,F1代出现了明显的分离,并产生了兼有父母本优良特征的中间类型10株,占52.63%,达到育种目标的有8株,占 42.11%。旨在探索芦荟属植物杂交育种的方法与途径,培育具有更高经济价值的芦荟新品种,丰富我国的芦荟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0.
台州市外来植物区系组成与分布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野外调查和资料分析,并对外来植物的原产地、分布特点、引入途径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台州目前有92种外来植物,属于39科,81属,其中有栽培种41种、归化种11种、外来人侵种40种;②台州市外来植物来自美洲52种,来自欧洲12种,分别占总数的56.52%和13.04%;③台州市外来植物在温岭分布最多(84种),其次是椒江(81种);④属的区系地理成分划分为13种分布区类型,热带分布成分(61.73%)比温带分布成分(38.27%)强,表现出台州来植物的过渡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11.
狮子山位于成都市锦江区,植物种类较丰富,有种子植物64科122属132种。最大的科是豆科,共有植物9种。超过5种的科还有菊科、蔷薇科、禾本科和木犀科。此区系的属有21个地理成分类型,其中以泛热带分布和北温带分布性质占优势,分别占狮子山地理成分的22.1%和21.3%。根据植被发生和功能以及建群种的作用,按照城市植被分类系统,首次将狮子山植被划分为3大植被类9个植被组和24个植被型,并分析了3个植被类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实地调查,结合文献检索,对梅州嘉应学院江北校区外来入侵植物的组成、生活型、原产地、入侵途径、分布区域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嘉应学院江北校区主要外来入侵植物有21科37种,其中菊科植物的数量最多,占入侵植物总数的18.9%;生活型以草本植物为主;原产地以美洲为主;入侵途径主要以人为有意或无意引入为主;入侵植物分布种数最多的区域为东区.在分析校园外来入侵植物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加强对校园外来入侵植物的防治对策,为美化校园、维护生态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及降低外来入侵植物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研究调查了惠州市园林树木害虫发生的种类及其危害。结果表明,惠州市25种主要园林树木中,共调查到害虫30种。其中发生普遍的有台湾乳白蚁、黑翅土白蚁、柑桔红蜘蛛、麻斑樟凤蝶、黛袋蛾、黑褐圆盾蚧、褐软蚧等9种害虫;危害严重的有黑翅土白蚁、黄翅大白蚁、柑桔红蜘蛛、灰白蚕蛾等4种。樟树上调查到11种害虫,白兰与小叶榕树木上分别调查有5种害虫,针对并对主要危害类群提出防治方法对策。  相似文献   

14.
利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研究了冷水花挥发性化学成分,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分离出56个峰,鉴定了其中的30种成分,占挥发油的90.14%,其中主要成分为烯类化舍物(9个)占挥发油总含量的48.29%、脂肪酸类化合物(7个)占挥发油总含量的13.10%、醇类化合物(5个)占挥发油总合量的9.51%,其中多种成分具有药理活性。通过对冷水花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分析,为其合理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调查和统计分析,海南岛蕨类植物有56科、140属、438种,其中有8个优势科.对海南岛蕨类植物科属种的区系地理成分进行分析得知,海南岛蕨类植物具有明显的热带性质,科的97.5%、属的92.5%、种的83.6%为热带分布类型.对海南岛蕨类植物的生态类型进行分析,它们分属于5个生态分布类型.并根据其用途,把海南蕨类植物分为观赏蕨类、药用蕨类、食用蕨类、工业用蕨类、手工业用蕨类等等.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对海南岛蕨类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几点建议,如加强基础研究、加强资源的保护和宣传等等.  相似文献   

16.
利用模式识别领域的特征融合方法进行植物叶片识别,植物叶片对植物种类分辨与认知具有重大作用,其纹理、形状是分辨植物种类的一个极佳指标。以植物叶片为研究对象,提取叶片的LBP纹理特征、HOG纹理特征以及形状特征,设计多特征融合模型,基于ECOC-SVM多分类器对UCI数据集32种640张植物叶片图像进行训练、分类。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多特征融合模型训练的ECOC-SVM对数据集中的叶片有很好的描述能力,识别率达92%,识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桂林市海阳山植物资源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桂林市海阳山植物资源做了系统调查分析,调查发现海阳山共有野生维管植物62科90属110种,其中被子植物所占比例较大,共有53科.植物资源相对较为丰富,尤其中草药植物共有70种,因此,应注意加强对海阳山植物资源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2000年1月至2003年1月,用样线法对绵阳城市及近郊的鸟类资源进行调查。调查共记录鸟类17目38科146种,约占四川鸟类种数的23.36%。其中古北型63种,东洋型56种,广布型26种;留鸟63种、夏候鸟30种、冬候鸟32种、旅鸟21种;国家和省级保护鸟类19种。河流是鸟类最丰富的生境(101种),城区的鸟类最少(19种)。一些鸟类的种群数量出现明显的下降。  相似文献   

19.
汤屯高速公路沿线生态环境现状及其影响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口至屯溪高速公路经过黄山风景区旁边和穿越省级天湖自然保护区。采用实地调查和卫星遥感资料分析得知:从起点至琶塘为山岭重丘区,呈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以人工林、灌丛和茶园为主,从琶塘至终点为平原微丘区。呈农田生态系统类型;林地乔、灌、草总盖度在85%以上。公路中心线两侧500米内植物现存生物量约为370000吨。永久征地损失的生物量约为12000吨;树龄100年以上的古树名木32棵;项目区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12种。未见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根据现场调查和历史资料,区域内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27种:公路以桥隧通过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和实验区,桥隧可望成为动物通行的廊道,本项目对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影响相对较小。建议加强施工期间的管理,严防外来种入侵,开展生态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