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2004年中国棒球联赛(CBL)已于4月2日分别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四个城市挥棒打响。这是中国棒球协会继2002年尝试性地推出,2003年正式举办主客场联赛获得成功之后,不断总结、完善后,推出的新一轮充满悬念和挑战的国内最高水平的棒球联赛。与其他球类项目相比,棒球运动在中国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棒球规则的复杂性和棒球器材的专业性是制约棒球发展的部分客观原因,职业联赛目前在国内还处在“坚冰期”,不过经过两年的沉淀,这项既刺激又需要智慧的运动以它独特的魅力逐渐在青年一代心中燃起了激情。在全国多所中、高等学府中相继成立了…  相似文献   

2.
中国棒球队直接进入2008年北京奥运会,2002年第1届中国棒球职业联赛和2003年首届中国大学生棒球联赛成功举办,预示着中国棒球运动正在蓬勃发展。采用文献法和历史调查法,通过对棒球发展史以及棒球在中国的开展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目前中国棒球运动存在“两头大,中间小”的状态———小学覆盖面广、职业棒球队得到大力发展,中学队伍却很少的瓶颈问题,人才培养存在断档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提出:要使棒球运动在中国得到普及性的开展,必须搞职业棒球联赛和高校棒球。  相似文献   

3.
国内扫描     
中国棒球要启动职业联赛与足篮排三大球相比,棒球在中国还不算普及。但随着竞技体育向职业化发展的趋势,中国棒球不甘寂寞,准备于明年3月28日推出自己的棒球联赛。虽然目前棒球还是冷门项目,但一  相似文献   

4.
2005年中国棒球联赛将于4月1日~7月10日分别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成都五个城市举行。  相似文献   

5.
与足篮排球相比,棒球在中国还是个不太普及的项目,但是中国棒球界并不甘愿寂寞。如今他们悄然起动,今年3月28日,中国将第一次推出自己的棒球联赛。“棒球作为冷门项目要向职业体育过渡,每走一步可能会比较艰难。”国家体育总局小球中心棒球项目主管杨杰说,“但是竞技体育走向职  相似文献   

6.
中国棒球运动与亚洲职业棒球发展差距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棒球在日本、韩国和中国的台湾省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很高的竞技水平,与其职业棒球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中国棒球联赛称不上真正意义的中国职棒联赛,只是看到了中国职棒的雏形,成为真正意义的职棒联赛,还需要有一定的时间进行棒球市场的培育与开发,只有队伍规模的壮大,球员水平的提高和拥有一定数量的球迷,真正气候的职业棒球才会实现,竞技水平才能赶超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  相似文献   

7.
中国棒球联赛,参加的只有四个队,水平大概相当于美国的业余队,场边不过一两千观众。对于大多数中国观众来说,“看不懂”,依然决定着他们对这项运动关注与否。但就是这个看起来在中国没什么“前景”的项目,却有令不少项目羡慕的每年1000万元的赞助支持。支持中国棒球联赛的,是由美日韩三国合资,在日本创立的DSM王朝公司。而令DSM王朝公司如此大手笔投入的原因,是尚在襁褓期的中国棒球市场。  相似文献   

8.
在台湾歌手周杰伦的歌曲中,“想和你去看棒球”是浪漫爱情中再简单不过的事情;在日本漫画《机器猫》中,主人公大雄最常见的游戏就是和玩伴们在空地上挥棒上垒;在日韩乃至香港的暴力影片中,量轻质密的球棒又是众多古惑仔极力推崇的趁手兵器……棒球在东亚年轻人中影响力可见一斑。但这项早已风靡日韩等国的运动却始终难以敲开中国的大门。已经羞答答静悄悄进行了两个赛季的中国棒球联赛在第三个年头总算有了些大张旗鼓的架势,密集的赛程、渐多的洋将、规范的运作使得中国棒球与职棒之间看似遥不可及的距离变得现实起来。或许在棒球联赛的启蒙下,“安打”、“双杀”也会成为中国老百姓街头巷尾津津乐道的话题。  相似文献   

9.
《时尚球类》2006,(1):55-55
2005年中国棒球在亚运会上取得季军,首次战胜亚洲传统三强日本、韩国和中国台北;国内联赛中北京猛虎在总决赛中再次战胜天津雄狮获得冠军,实现了三连冠。联赛的队伍也扩大到6支,这给中国棒球联赛增添了新的血液,也为备战奥运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新的一年中国棒球界有什么新的动向呢?随着四月份的到来,中国棒球风云再起,开始了新的征程。  相似文献   

10.
中国棒球联赛职业化进程的审视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法和统计法,对中国棒球联赛职业化的形成与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分析。文章认为:(1)走商业化与职业化的途径,是提高我国棒球运动整体水平的必由之路;(2)协调好新闻宣传、竞赛管理、市场运作等方面之间的关系,是保证中国棒球联赛经久不衰的重要手段;(3)以中国棒球联赛为依托,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实现普及与提高中国棒球运动整体水平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1.
’95飞利浦中国足协杯赛于6月25日开始在全国八大城市正式展开角逐。作为足球赛制改革的第二大步骤,应该说中国足协对杯赛给予了相当的重视。不仅为杯赛的时间、杯名赞助、宣传等方面进行了精心的策划和准备,而且还在广州赛区举行了隆重、热烈的开幕仪式。从中可以看出,中国足协在继去年首届甲(A)联赛取得成功、今年甲(A)联赛继续“火爆”的基础上,想要通过足协杯把中国足球进一步推向市场,尽快建立以联赛和杯赛为骨架的国内竞赛体制,尽快和世界各先进足球国家的竞赛体制“接轨”。因此,中国足协对首届杯赛的重视程度不亚于联赛。  相似文献   

12.
据中国棒球协会最新消息,在棒垒球项目已无缘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背景下,第二届中国大学生棒球联赛和垒球锦标赛18日却在河南省体育中心棒球场和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火爆登场。  相似文献   

13.
没有赞助商,没有观众群,男女各4支球队共进行六轮24场比赛,首届中国手球超级联赛似乎还不具有“超级”配备。但小球运动管理中心仍拿出“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勇气,自筹资金亲手揭开了手球联赛的帷幕。而这个带有试验性质的联赛能否推动手球运动的发展?能否培养起自己的球迷群落?能否得到赞助商的垂青,层层疑问之中,手球联赛从呱呱坠地开始,或许就要面临生存或者死亡的尖锐问题。  相似文献   

14.
4月5日下午,由教育部中学生体育协会主办,耐克公司赞助的首届中国高中男子篮球联赛北京赛区在北京潞河中学体育馆进行了第二场决赛,最终,至今保持  相似文献   

15.
年初;一条爆炸性新闻从体育界传出:中国棒球将迈向职业化之路。3月,在澳大利亚佩恩举行的第17届亚洲棒球锦标赛,印有《中国职棒事业发展计划》的纪念册引起日、韩、澳、台湾等地棒球界人士极大兴趣,台湾棒球界惊呼:大陆以其优越的人才优势,职业棒球潜力无穷!各棒球强国对中国队更是刮目相看。“真是令人惊奇”“中国棒球的变化太快了”。推展大陆职棒的倡导者便是台湾棒球界知名人士、台湾钜声传播公司总经理周子玉先生。用北京流行词儿,周子玉可称为棒球界“大腕儿”;台湾报界则叫他“棒球疯子”;他却幽默地称自己为棒球“个体户”。周子玉对棒球情有独钟,并且到  相似文献   

16.
94年度首届中国职业足球甲 A联赛.四川成都市体育中心绿茵场上的“雄起”之声响彻云霄,四川全兴队在中国足坛刮起了一阵“黄色旋风”,不仅护级成功,还一步登天荣获甲 A联赛第6强席位,令人刮目相看!巴蜀子弟兵何以如此势头迅猛?其奥秘应首推余东风教头倡导的“快速流畅”的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今世界上。日本喜爱棒球的人数之多,开展棒球的广泛性,可算是首届一指了。棒球在日本,正像乒乓球在中国,足球在巴西一样,是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日本人称棒球为“第二国技”。日本开展棒球运动历史悠久。据记载棒球从国外传入日本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一九七三年日本举行了棒球传入日本一百周年的纪念活动,广泛地宣扬一个世纪以来日本人开展棒球运动的盛状。在这次纪念活动中,日本棒球体育博物馆专门开办  相似文献   

18.
刘艳如 《体育师友》2014,(3):F0002-F0002
<正>广体网讯:5月24日,2014年第四届中国华南大学生棒球锦标赛和第六届广东省大学生棒球锦标赛在中山大学南方学院等地拉开序幕。我院棒球队以四战全胜战绩荣膺2014年中国华南大学生和广东大学生棒球锦标赛(乙组)双料冠军,获得参加全国大学生棒球联赛总决赛的资格。队长李超文获最佳击球员奖、牛颖东获优秀投手奖、陈文教练获优秀教练员奖。  相似文献   

19.
体育资讯     
2006首届"动网"业余足球秋季联赛将拉开帷幕本刊讯由北京互联动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北京《体育博览》杂志社协办的2006首届“动网”业余足球秋季联赛预计将于2006年8月至2006年9月举行,可以说此次秋季联赛为广大足球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多月的丰盛足球大餐!世界杯刚刚结束,就在球迷还沉迷在世界杯狂喜之时,首届“动网”业余足球秋季联赛给了足球爱好者展现自己足球水平的机会。据悉,此次活动的参赛队伍共8支,来自北京市各区业余球队。比赛时间暂定为每周六日下午,自由组织球队前往比赛场地参与比赛。8支队伍进行单循环比赛,每支球队将会打…  相似文献   

20.
WCBA艰难起航     
《篮球》2007,(3)
2007WCBA 联赛(中国女子篮球甲级联赛)将于2月27日~4月22日在辽宁等12个城市隆重举行。联赛结束之后,4月28日还将举行全明星赛。这是 WCBA 创办以来的第六个赛季,在眼下女篮市场很不景气的情况下,为了这届联赛的举行,有关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终于在最后时刻,特步(中国)有限公司慷慨解囊,冠名赞助,才使得这届联赛艰难上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