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嵩县栗子沟矿区位于熊耳山群成矿聚集区,具有较大的成矿潜力,由于矿区局部山陡沟深,山体植被较发育,残破积层覆盖较厚,给找矿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在总结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笔者本人野外工作经验,分析了"V"字形法则在矿区找矿过程中的应用;基于该方法,较准确地推断矿体在不同等高线处的出露点,在矿区南西部发现了新的含金构造蚀变带,通过地质填图和探槽等工程验证,在找矿方面取得了突破,研究成果为矿区下一步找矿方向及方法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广东乳源瑶婆山铅锌矿是外接触交代矽卡岩型矿床,矿床的控矿构造是背斜轴部虚脱部位和褶皱仹生的断层.通过对矿床的控矿构造条件总结和矿区外围成矿前景分析,为在矿区外围寻找同类型矿床提供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3.
八方山-二里河铅锌(铜)矿床位于秦岭凤太矿田北部尖端山-八方山铅锌铜成矿带东段,矿体严格受地层、岩性及背斜构造所控制,成因为热水喷流沉积改造型铅锌矿床。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以往地质工作的分析、总结及多年来矿山开发实践,论述了矿床主要矿体深部分布状态和找矿潜力,指出矿区深边部找矿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干塘子金矿点位于哀牢山成矿带北段,为新发现的与喜山期富碱斑岩有关的金矿点。通过查明矿区地质特征、矿化特征,分析矿区成矿地质条件、地球化学条件,并类比区域上已知类似矿床,认为该矿点成矿与区内喜山期石英正长斑岩密切相关,矿化与蚀变特征及成矿元素组合特征与马厂箐、长安、北衙金矿床均具有相似性,矿区具有较好的Au-Ag-As-Bi-Sb-W-Cu组合元素化探异常显示,表明干塘子金矿点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其找矿区域为石英正长斑岩体北部具强蚀变的接触带部位。  相似文献   

5.
文章分析了敖包山铅锌矿区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潜力。该矿区为"沉积—变质—垫(气)液改造型"矿床。矿床中的矿脉近于平行产出,在平面上呈带状向NE方向撒开、向SW方向收敛趋势。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矿区多年地质找矿研究的基础上,对矿区内矿化带特征、矿体特征、围岩蚀变类型、矿体赋存规律、控矿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系统总结了矿区内的找矿标志,指明了下一步地质找矿工作的方向,为区内类似矿床找矿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该作者结合深部找矿实践及地球物理测量成果,提出矿区存在重要的控矿隆起构造的观点,通过分析总结隆起构造的控矿特征,指出了矿区外围及其深边部找矿有利地段,指导矿山企业深部找矿探矿工作。  相似文献   

8.
在武夷山成矿带北段,区域上位于浙东南褶皱带丽水-宁波隆南起西部,龙泉-宁波深大断裂带上有一矿区名为龙泉毛断矿区。它凭借矿区内矿化点多、类型复杂、成矿作用多样特点成为浙江重要成矿带之一。以往的找矿工作开展并不理想,应采用成矿模型方式开展找矿工作,对矿区进行系统资料收集、分析,总结成矿规律,科学找矿。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广西巴马县那桑矿区的勘查工作为基础,论述了广西巴马县那桑矿区矿床地质特征,并对其控矿因素、成因类型、找矿标志及找矿意义进行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铜矿是我国紧缺的矿种。本文能过介绍该矿区的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根据矿区外围地质及物化探异常特征,进行对比评价,指出矿区外围存在着铜及多金属的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1.
冯立 《中国科技纵横》2011,(18):223-224
内蒙古喀喇沁旗水泉沟金矿区位于赤峰市西南,区域上受赤峰——开源东西向深大断裂控制,岩浆活动强烈。区内已发现了金塘山金矿林家营子金矿等多处金矿,区内岩浆岩发育,具有良好的成矿条件,通过对水泉沟金矿区地质填图,地球化学测量,对区域地质背景的分析,及其矿区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总结,圈出了多个异常,为下一步找矿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区域地质、矿区地质、物化探异常特征及矿体特征进行研究,总结了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对控矿因素和矿床成因进行了讨论,对矿区及外围的找矿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连山县观音山铜矿是一个地质找矿新矿区,地质研究工作程度较低。本文主要讲述该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等主要控矿要素的地质特征与分布,矿体地质特征,为进一步开展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广西天峨县顶换锑矿区位于广西山字型构造前弧西翼北段中堡背斜之南翼,属南丹一河池北西向构造带(丹池成矿带)的北西端,与南丹大厂、河池五圩多金属矿床同属一个成矿带。根据矿床地质特征,沿矿床走向及倾向的延长方向及矿床两侧的次级断裂构造,应作为今后找矿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5.
盘龙山含钾岩石矿区位于中朝准地台山西台隆太行山拱断束的南段,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太古界登封群、中元古界汝阳群、寒武系地层。含钾岩石矿赋存于中元古界汝阳群白草坪组地层中,分为上、下两个矿层,上矿层受剥蚀影响部分地段已缺失。通过对区内含矿地层、矿体特征、矿石特征的研究,认为本区含钾岩石矿层位稳定、产状平缓、品位稳定,受后期构造影响较小。初步认为本区为形成于滨海、浅海相环境的沉积矿床,找矿潜力巨大。同时指出了含钾岩石矿的找矿标志和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6.
曾晖 《大众科技》2012,(7):108-111
通过CSAMT法和AMT法在广西某矿区找矿效果研究,结合地质和钻探资料,对比了两种方法在该区深部找矿中的勘探效果。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连山县观音山铜矿是一个地质找矿新矿区,地质研究工作程度较低。本文主要讲述该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等主要控矿要素的地质特征与分布,矿体地质特征,为进一步开展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分析研究湖北省周家湾膨润土矿的矿区地质特征、矿石特征及其加工技术性能,得出了该膨润土矿的找矿标志,指明了其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9.
现今在勘查区的矿产勘查工作中,特别是涉及到具体勘查区外围和深部找矿工作方面,绝大多数人会提出多种找矿方法,主要集中在物探、化探和遥感等方法,但往往忽略了最为重要的"地质"找矿方法。叶天竺等(2013,2014)在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中,提出了"三位一体"找矿预测方法,三位是指成矿地质体、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标志,一体是指矿体、矿床或矿田。本文采用其"三位一体"找矿预测方法,在黑龙江省新发现的永新金矿区进行了"三位一体"找矿地质模型的构建,以期探索一套适合该矿区金矿找矿理论和预测评价方法,并对该矿区深部及外围进行预测,确保取得找矿的突破。  相似文献   

20.
矿区内百分之八十以上金矿体和储量都赋存在柏杖子大脉状花岗斑岩内,并且大部分金矿矿体是隐伏矿体。找矿方向应当以成矿地质条件为前提,以物化探异常为向导,以已知矿床深部和外围为找矿区域,不断扩大矿区及其外围金矿资源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