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内江科技》2015,(11):143-144
<正>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责任重大。而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魅力,则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面对解决的现实问题。惟有如此,才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当代大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用的课程,才能承担起培养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承担着培养当代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  相似文献   

2.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课堂,与时俱进地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关键是师资队伍建设。如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整体水平和综合素质,成为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本文试图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如何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进行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健康成长、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江龙 《科教文汇》2013,(29):12-14
提高实效性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探求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因素,课题组对上海市奉贤区部分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着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不浓、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不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内容不新、教学形式创新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分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有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情感教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君 《科教文汇》2012,(13):23-23,3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如何以新的思路、新的措施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改革的重点。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运用情感教学,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教育教学实效性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理论课经过多次改革之后逐渐成为高校德育的主要渠道,对塑造大学生健康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80后"、"90后"甚至"00后"这些新生代逐渐成为大学生主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容和方法上如何适应这些新生代受众群体的特征就成为了课程改革的焦点。本文对新生代大学生受众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受众特点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内容和方法上改革的方向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张之启 《科教文汇》2013,(2):109-11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厘清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育人的概况和特点,分析育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寻增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育人功能的对策,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有利于高职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成才。  相似文献   

8.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多方面挑战,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辅导员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两支重要力量,在实践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两张皮"现象严重,应该通过积极转变观念、创新队伍管理体制、创建有效交流平台、完善激励约束制度、建立绩效考评机制等措施,构建高校辅导员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协同育人模式,形成协同育人教育合力,不断增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顺利进行和有效开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学生的有效参与。文章对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参与的问题进行科学概括,在此基础上,分析其产生的主要成因,并提出解决途径,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汤娜 《内江科技》2009,30(2):71-7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际效果并不乐观,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对新时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劳动托起中国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思政课是培养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课程,因此,高职院校将思政课和劳动教育结合起来,共建协同育人体系,有利于发挥好思政课的价值引领作用,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的形成。该文介绍了思政课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剖析了目前思政课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对思政课劳动教育实施路径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2.
课程思政是民办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内容。民办高校通过构建全体教职员工参与、覆盖教学全过程及全部科目的课程思政格局,不仅可以向学生传授系统化的专业知识,增强学生的实际技能,还可以帮助学生培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该文将就民办高校如何进行"四位一体"课程思政改革展开探索。  相似文献   

13.
唐琼梓 《科教文汇》2014,(33):44-45
公共生活需要他人的在场,追求人之卓越。学生有效参与公共生活能够使其具备足够的自我满足感,完成自信心的培育,有力促进民办高校学生对未来社会生活与工作的适应。同时,学生公共生活的有效参与也是对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说教灌输教学理念的创新。在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学生公共生活的有效参与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教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确保学生有效地参与公共生活,切实增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邓崇国 《科教文汇》2012,(19):20-2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提高该课的实效性,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全面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道德是对自我行为的约束,是自发自律的行为;法律是从外部对人的行为约束,是外发外律的行为。道德是法律的外延,法律是道德的底线。财经类高校基础课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制教育,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受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的影响,尽管财经类院校基础课教师在教学方式方式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是,该门课程在教学方式上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其问题表现在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5.
徐悦 《科教文汇》2012,(16):16-16,25
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深入开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文章从审美化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生活化的"三观教育"、认同化的共同理想教育、艺术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等方面入手,思考大学生如何能将理想信念教育接受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真正地实现入脑入心。  相似文献   

16.
范国增 《科教文汇》2012,(22):14-15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道德观、法制观。而人生观的教育是根本。在人生观教育过程中,运用传统文化所蕴涵的有价值的理论,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基础上,以《淮南子·览冥训》为例,提炼了此著作中所蕴含的人生价值的内涵、人生价值的特质、如何实现人生价值三方面的理论,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7.
胡静 《科教文汇》2020,(7):38-39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承担着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的教育、学生智慧的开发、科学精神的培养以及道德素质、政治素质的提升等任务。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有效性,运用音乐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手段,通过思政工作者的引导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实现全方位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8.
傅丽琴 《科教文汇》2012,(20):20-21
当代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栋梁,其思想政治素养高低和国家未来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加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力度,是高校急需解决的问题。当代大学生因其特殊心理特征,会出现不同形式思想政治问题。因此,高校辅导员要时刻关注学生心理动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本文主要阐述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现状、影响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因素并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途径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唐锋 《科教文汇》2012,(9):9-11
教育的出发点是"人",生命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长,更需要关注教师的生命及其成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高校教师的一支重要力量,其生命的实然状态是我们关爱教师的基础。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生命的低迷由社会因素、学校因素、个人因素综合造成。关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生命要求教师本人树立科学的生命观,要求学校建立"以人为本"的关怀激励机制,要求构建完善的社会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