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铝质纤维吸声板用铝纤维由于制备工艺不同,形态、结构各异,影响纤维吸声板的性能.本文针对目前国内使用的3种铝纤维,研究了其形貌、表面状态对吸声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快速凝固技术制备的铝纤维截面为圆形,表面覆有致密的氧化膜层,具有优于切削加工法制备的刨铝丝的吸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2.
对马莲不同部位即根、茎、叶、花和籽中铝含量进行分析测定.采用微波消解法处理样品,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法(ICP-MS)进行测定.所测铝校准方程Y=6.251E+2X+3.108E+1,相关系数为1.000 0,回收率范围为95.5%~103.0%,相对标准偏差为1.656%.结果表明,马莲不同部位铝含量由大至小的顺序为:根,茎,花,叶,籽.  相似文献   

3.
铝锰合金样品用过氧化钠熔融,使样品完全分解后,加乙醇煮沸使高价锰还原,消除高价锰的干扰,再利用铝是两性元素的特性,使铁、锰、钛生成碱性氧化物沉淀,过滤与铝分离。然后采用EDTA容量法可测得铝锰合金中铝量。该方法一次分离,简便、快速、准确,可适用于测定铝锰合金中10%~50%的铝量。其相对标准偏差(RSD,n=5)小于0.5%,加标回收率98.5%~101%。  相似文献   

4.
采用激光衍射式粒度仪、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方法,对比分析了不同粒径的再生铝铝渣,比较了其物相与粒度分布之间的差异,就如何提高铝渣聚集效果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Na3AlF6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聚集提高铝渣颗粒,MgO不利于铝渣颗粒的聚集,应当避免或减少使用.  相似文献   

5.
植物铝毒及耐铝毒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几年对植物铝毒及耐铝毒机制的一些研究进展。铝毒机制主要包括:(1)铝毒对植物营养物质吸收抑制的机制;(2)铝毒对根生长抑制的机制。耐铝毒机制主要包括:(1)有机酸的螯合作用;(2)铝诱导蛋白机制。  相似文献   

6.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掺铝氧化锌粉末,通过控制铝盐的添加量来制备不同掺杂比例的掺铝氧化锌粉末,使用XRD来测试铝是否掺杂在氧化锌的晶格中,利用SEM来反映掺铝氧化锌粉末的外观以及颗粒分布聚集情况,用激光粒度分布仪来测其颗粒大小。并用所制备的氧化锌粉末样品对甲基红和溴甲酚绿进行光催化,使其降解,通过观察降解的效果,选择最佳的掺杂比例。结果表明,铝元素是掺杂在晶体中,且掺铝摩尔比为5%,煅烧温度为500℃,煅烧时间为3 h,其降解甲基红、溴甲酚绿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7.
通过微量加碱法制备了具有不同总铝浓度、相同碱化度的聚合氯化铝(PAC)溶液.然后通过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以及废水混凝实验,分析了不同条件下制备的PAC样品中各种铝形态的含量及混凝效果.结果表明:高的总铝浓度有利于聚合度较高的铝形态的形成,但过高会导致不溶性氢氧化铝沉淀的含量过高,从而影响其混凝效果.常温条件下,碱化度为2.5时,总铝浓度为0.5 mol/L条件下制备的的PAC溶液混凝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铝—水杨基萤光酮—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三元体系测定微量铝、在盐酸羟胺和邻二氮菲存在下,10倍于铝量的铁对铝的测定无干扰。三元体系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1.26×10~5,该法用于测定雪水等样中微量铝,不需分离、富集,方法简便、快速,回收率96—103%。  相似文献   

9.
铝跟氨水反应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问题的提出在许多化学教材中都说明铝易溶于强碱溶液 ,如 1990年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二册P .2 0说明……镁不能跟碱起反应 ,但铝能跟强碱溶液起反应 ,生成氢气和偏铝酸盐。再如 [美 ]W·H·内博尔等著 ,陈复等译的普通化学 (第四分册 )P .164通过实验证明也如此。这说明铝溶于强碱溶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否意味着不溶于弱碱 ?查找现有资料均未提及铝与弱碱是否反应的报导。笔者为此对铝与氨水 (弱碱 )能否反应 ,程度如何等进行了探究。二、实验探究实验 1:铝能否与氨水反应 ?选用材料 :纯度≥ 99.5 %的铝片 (厚度 0 .1mm) ;新购…  相似文献   

10.
用无水Na2CO3与加有表面活性剂的AlCl3.6H2O室温下进行固相反应,合成得到碱式碳酸铝钠纳米材料和可溶性无机盐,用水洗去可溶性盐,烘干,即得到碱式碳酸铝钠纳米晶体。用均匀试验设计方法安排试验方案,用多元逐步回归法建立数学模型,并用网格优化法确定了最佳的试验条件。产物最终经XRD表征,证实为纳米尺寸晶体。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了用固相微萃取法( SPME)和水蒸汽蒸馏萃取法( DE)提取白茶中挥发性物质,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对其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固相微萃取法分离并确定出35种化学成分,其中主要化学成分为苯甲醛(5.91%)﹑苯乙醇(5.46%)和芳樟醇(9.02%).水蒸汽蒸馏萃取法分离并确定出39种化学成分,其中主要化学成分为苯甲醇(5.56%)﹑苯乙醇(8.22%)和芳樟醇(5.69%).  相似文献   

12.
A highly reliable, quantitative and sensitive analytical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residues of the fungicide, hexaconazole in black tea is described. The proposed method is based on liquid-liquid extraction followed by gas chromatographic determination, using nitrogen phosphorus detector (GC-NPD) for the identification and quantitation of hexaconazole. The most was cleaned up by adsorption column chromatography using activated florisil. Performance of the method was assessed by evaluating quality parameters such as recovery value, repeatability, reproducibility, linearity and limits of detection and quantitation. When the method was assessed for repeatability, the percentage of recovery ranged between 86% and 96% while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was between 0.30% and 2.35%. In studies on reproducibility the recovery ranged from 81% to 85% and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from 1.68% to 5.13%, implying that the method was reliable. A field trial was conducted to verify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method with real samples. Results prove that the validated method was suitable for extracting hexaconazole residues.  相似文献   

13.
卢俊荣 《莆田学院学报》2013,20(2):38-40,45
通过干灰化法、Mars高通量密闭微波消解、压力自控密闭微波消解等三种前处理方法对同一种食品包装纸进行了总砷的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干灰化法、高通量密闭微波消解法、压力自控密闭微波消解法的检出限分别为0.28ng/mL、0.09ng/mL、0.09ng/mL,精密度分别为9.97%、3.20%、4.15%,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9.4%、93.7%、97.3%。经过相关比较分析,总结出前处理方法对纸制品中总砷检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硫酸-苯酚法测定槐甘菌质多糖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槐甘菌质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硫酸-苯酚法测定槐甘菌质多糖的含量。结果:葡萄糖质量浓度在10.08~80.64mg.L-1时与吸光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0.018X+0.0397(r=0.9995),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86%(80%,n=3),RSD 0.29%;103.11%(100%,n=3),RSD 0.41%;103.10%(120%,n=3),RSD 0.81%。结论:该方法简便、稳定性和重复性好、结果可靠,可用于测定槐甘菌质多糖含量。  相似文献   

15.
该文建立了同时测定紫花地丁中槲皮素和七叶内酯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法.以槲皮素和七叶内酯混合体系的紫外吸收光谱为基础,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M LR)、偏最小二乘法(PLS)对光谱数据进行解析,得到紫花地丁中槲皮素和七叶内酯含量.用标准加入方法作回收试验,PLS法处理实验数据,测得槲皮素的回收率在85%--95%之间,七叶内酯的回收率在77%--82%之间;MLR法处理实验数据,测得槲皮素的回收率在75% ~100%之间,七叶内酯的回收率在92%--97%之间.该法具有快速、操作简单、不需分离、重复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不同部位辽五味子蛋白质含量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凯氏定氮法和光谱法分析测定五味子不同部位蛋白质的含量.对传统的凯氏定氮法的催化剂进行了改进,加快了消化速度,缩短了分析时间.光谱分析方法的回收率为92.10%~102.35%,变异系数为0.12%,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行.  相似文献   

17.
采用凯氏定氮法和光谱法分析测定小麦和青稞面粉及其麦麸蛋白质的质量分数.对传统的凯氏定氮法的催化剂进行了改进,加快了消化速度,缩短了分析时间.光谱分析方法的回收率为101.98%~104.38%,变异系数小于0.74%.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行.  相似文献   

18.
讨论了尿素络合酸碱“滴定法”测定从煤、柴油碱碴生产的环烷酸中脂肪酸含量的测定条件和干扰因素并与尿素络合“重量法”进行了比较,“滴定法”比“重量法”操作简单且操作耗时少,而精确度比“重量法”有所提高.该分析方法当环烷酸中脂肪酸的含量为1%~2%时,相对误差不大于6%,变异系数不大于5%;当环烷酸中脂肪酸的含量为1%~2%,而加标量为样品中脂肪酸含量的1倍左右时回收率80%左右.  相似文献   

19.
流动注射仪法与传统方法测定土壤全磷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流动注射分析仪法和传统的钼蓝比色法、钼黄比色法分析比较采自全国30个地区的33个土壤样品全磷含量的测定结果,为利用流动注射分析仪法快速有效地测定土壤磷含量的可靠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3种方法测定结果的平均变异系数,流动注射分析法(3.119%)钼蓝比色法(3.985%)钼黄比色法(4.203%);流动注射分析仪法的分析结果与钼蓝比色法、钼黄比色法测定结果间的相关性分别为0.997 1和0.987 0,均达到极显著性的正相关;3种方法的回收率均在95.0%~105.0%,符合分析要求。研究结果表明,流动注射分析仪法可用于土壤全磷含量的测定,其结果与传统方法相一致。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女贞子及扶正女贞素片中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总糖含量,采用水杨酸法测定单糖含量,从而准确测出多糖含量.结果:女贞子中多糖含量为2.712%,RSD=2.05%;扶正女贞素片中的多糖含量为3.952%,RSD=1.97%.结论:女贞子及扶正女贞素片中均含有大量多糖,该方法准确可靠,为扶正女贞素片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