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对2010年"激情盛会,和谐亚洲"--健力宝亚运啦啦队全国选拔赛进行了研究,广州亚运会健力宝亚运啦啦队全国选拔赛是竞技体育赛事营销运作的新模式,打破了我国体育赛事营销采用赞助、明星代言、电视转播、广告等传统模式,为我国体育赛事营销模式创新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2.
广州市居民对亚运会影响感知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型体育赛事的举行会对当地居民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产生影响,以亚运后的广州市居民为主体,对亚运会的影响感知进行调查,通过因子分析,发现广州市居民对亚运会的影响感知不但有积极一面,也有消极一面。他们在对亚运会带来的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及环境利益影响有强烈的正面感知的同时,也看到亚运会付出的经济成本、社会成本的代价。结果说明,作为成熟体育城市的广州居民,具有理性与务实素质,能够对政府如何巩固亚运成果,及开展后亚运时代的工作提出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回顾国内外重大体育赛事体育场馆致灾实录,以及通过分析近几届奥运会的安保费用等方面,探讨切实可行的"亚运安全文化"建设与传播途径。明确了"安全亚运"是顺利举办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采用抽样调查等对2010年亚运会对广州经济、文化综合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分析表明,与亚运相关的文体广播事业费支出对生产总值(GDP)增长的贡献率呈逐年增长态势,贡献率分别达到0.2%、0.3%和0.4%.相应的拉动系数也逐年增强,2006至2008年分别为0.04%、0.05%和0.06%.与已有经验研究的结论相一致.亚运的全面社会经济效应和后亚运效应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体育赛事经济效应的评估与分析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体育赛事不仅仅是一个运动竞技的活动,它也有着巨大的经济影响力。评估和分析体育赛事的经济效应能够帮助决策者、政府和赛事组织者了解其对经济的影响及其潜在的发展机会。体育赛事经济效应的评估通常涉及到多个维度和指标。其中包括经济产出、就业机会、参与者和观众支出、旅游业发展、品牌推广等方面。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测量和分析,可以评估体育赛事对地区或国家的经济贡献。  相似文献   

6.
亚运会对广州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办权就是发展权,影响力就是生产力。广州获得2010年亚运会主办权,将给广州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运用产业经济学原理,阐述了亚运产业是广州未来6年最具影响力、具有龙头作用和地位的先导产业,预测了亚运会对广州市GDP的贡献率,分析了其对广州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并提出了搞好亚运产业开发,推进广州经济全面提速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7.
从"和谐亚运"、"经济亚运"、"人文亚运"、"科技亚运"和"绿色亚运"的理念和视角,结合北京承办2008年奥运会的实践,探讨了广州承办2010年第16届亚运会将对广州市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城市环境、城市建设和体育事业的发展所产生的综合效益,并对此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8.
广州亚运会--物流竞技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成功举办2010年广州亚运会需要高效率、低成本的亚运物流系统支撑。目前,广州的物流系统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管理上,尚不能达到广州亚运会的要求。为此,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对广州亚运物流系统进行了研究,论述了广州亚运物流系统的组成、内容和特点,广州亚运物流服务市场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并对广州亚运物流系统的规划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及访谈法等,分析广州亚运会对广州全民健身体系的影响,思考广州亚运会对广州全民健身体系发挥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发挥广州大型体育赛事的示范效应,带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实现广州市全民健身体系的跳跃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淳安县积极依托千岛湖一流的山水资源发展运动休闲项目,逐步将运动休闲产业培育成为拉动经济社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促进地方增收的绿色经济增长点。伴随杭州亚运会召开,淳安将作为杭州地区唯一亚运分村登上世界舞台,淳安运动休闲产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研究立足于亚运会、旅游国际化的大背景,针对性地提出推进淳安运动休闲产业发展对策,包括打造一核四区一圈,构建运动休闲产业体系;健全全年产品体系,强化淡季市场营销;优化国土资源利用,坚持生态可持续发展;推动业态融合发展,发挥产业集聚效应;构建基础设施网络,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开发品牌赛事活动,繁荣体育赛事经济;依托亚运赛事场地,发展亚运衍生业态等。  相似文献   

11.
广州亚运会已于2010年11月26日落下帷幕,大会取得圆满成功,为广州走向国际化大都市进程写下浓重的一笔,比赛期间的安保工作成绩卓越,没有出现重大安全事故。作为亚洲的体育盛事,在国际上的影响举足轻重,赛事的安保是成功举办比赛的保证,本文借鉴前人的经验,对广州亚运的安保工作进行回顾,将安保的实施过程进行总结和梳理,对日后大型国际性体育赛事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2.
2010年亚运会将在广州召开,亚运场馆及围绕亚运村、新闻中心、地铁运输和市政基础建设的投资总额将达到2000亿元人民币,仅仅依赖国家和地方财政的投入会使得政府财政不堪重负.发行亚运体育债券,将社会资金引入亚运会投资,一方面会拓宽亚运会的融资渠道,另一方面会进一步推动广东体育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体育师友》2010,(6):45-45
广州日报11月27日报道(记者李明波)随着广州亚运会的大幕即将落下,韩国第三大城市仁川即将接过亚运大旗。仁川亚组委驻广州联络官金成奉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仁川已经准备好了。他盛赞广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并表示自己在广州的任务就是学习广州亚运的经验,特别是学习广州在市场开发方面的可贵尝试。  相似文献   

14.
2010年广州亚运与岭南休闲体育文化融合传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综合分析法,从文化学、传播学、民俗学视角对2010年广州亚运与岭南休闲体育文化融合传播作出相应探讨与分析,了解历届亚运会主题口号对举办城市文化传播的影响,思考2010年广州亚运理念:"激情盛会,和谐亚洲",它将充分体现竞技体育与休闲体育文化完美结合,创建以休闲体育为核心的东方体育文化理念,打造广州亚运休闲体育盛会,将东道主岭南休闲体育文化传播亚洲,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5.
国际大型体育赛事作为一种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城市重大事件,不仅提高了城市经济、基础设施等硬件水平,也有助于提升城市形象、核心价值等文化软实力水平。广州作为2010年亚运会的举办城市,承办这种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对于推动广州市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融发展,促进"以人为本"的城市文化核心价值,丰富完善城市形象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16.
广州大学城体育中心包含8个体育馆和1个体育场,在第16届亚运会中承担了亚运会42个大项目中绝大部分的比赛和训练任务。对各个大学城亚运场馆进行实地调研,结果显示:高校亚运场馆顾客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7.
对2010年广州亚运会佛山赛区赛事大学生志愿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本届亚运会志愿者对亚运会志愿者的招募、培训、配置、激励、评估等的满意度。结果表明:亚运会佛山赛区赛事大学生志愿者的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志愿者的满意度尚未达到平均水平,但是大多数志愿者仍对大型体育赛事的志愿者活动存在着巨大的热情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第19届亚运会将在杭州举行,这必将对杭州城市社会、经济、文化以及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等产生积极的影响。浙江省提出以系统化理念、数字化引领体育发展,努力把体育建设成为共同富裕示范区“重要窗口”中的重要内容;而杭州市提出以亚运为契机,把杭州打造成国际体育赛事之都。在这一背景下体育赛事品牌化建设已成为浙江尤其是杭州市城市体育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研究以国际体育发达城市为参照,运用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等方法对浙江体育赛事品牌化建设问题进行研究,揭示了在体育赛事品牌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打造具有鲜明浙江有特色、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体育赛事品牌以及杭州市打造国际体育赛事之都提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适逢2010年广州亚运的隆重举行,中国男篮也在本届亚运会上夺得金牌,重回亚洲之巅。从1974年中国男篮重回国际篮联大家庭,获得当年亚运会第三名,到1986年的首夺冠军,再到本届亚运会实现六连冠,10届亚运7届冠军,中国男篮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我国航空体育产业发展的政治、经济环境;航空体育赛事不断增长的市场潜力与消费需求及"奥运效应"带来的积极影响三个方面分析现阶段我国航空体育赛事市场化发展面临的重要战略机遇,并基于五个维度探讨我国航空体育赛事市场化运作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