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对我国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战略部署.认真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关键要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推动城镇化进程.为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精神,现就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劳动力转移”,从人力资本理论的角度来说,其本质就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水平,从而实现个人收入增加和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加快,以及现代化小康社会建设的全面展开,我国农村以传统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逐渐被打破。产业结构的变动引发了农民职业结构的变化,农村出现了剩余劳动力,并且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城镇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它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相似文献   

3.
农民工培训模式应"短、平、快"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高存艳 《职教论坛》2004,(16):32-34
一、"短、平、快"培训模式提出的背景 (一)农民工的素质现状.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和促进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就业,加快了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了城市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已成为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农村劳动力转移”,从人力资本理论的角度来说,其本质就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水平,从而实现个人收入增加和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加快,以及现代化小康社会建设的全面展开,我国农村以传统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逐渐被打破。产业结构的变动引发了农民职业结构的变化,农村出现了剩余劳动力,并且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城镇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它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提高了农民的收入,缩短了城乡居民之间的差距。但…  相似文献   

5.
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调整农村就业结构,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内容,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促进农民增收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近两年来,我们在青浦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协同有关部门积极组织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提高农民素质,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也促进了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发展,增强了实力,扩大了影响,提高了地位.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是:  相似文献   

7.
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民就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要解决此难题,我们必须调整农业产品种植结构,扩大农民生产规模经营,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提高农业现代化,实现城乡经济社会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8.
加快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速城镇化进程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但是外出务工的农民大部分文化水平不高,尤其是没有专业技能,不能适应城镇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就业空间狭窄,即使暂时勉强就业,时间不长也会被解聘,就业稳定性很差。研究表明,劳动力转移率(被转移劳动力数占劳动力总量的比重)的高低,与其文化技能水平密切相关。因此,职业技能培训是实现其合理、有序及有效转移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9.
成人教育要为农村社会转型和劳动力转移服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是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农村成人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非农收入在农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如何推动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通过深入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过程的变化特点,并总结经验,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乡村旅游发展背景下农村女性劳动力职业教育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农村扶贫工作的逐步推进,发展乡村旅游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和改善乡村面貌的重要途径.农村女性劳动力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劳动力资源.要实现乡村旅游产业升级,增加女性农民收入,必须不断提升农村女性劳动力从业水平.我国必须重视对乡村女性劳动力的职业技能教育,通过切实有效的机制和路径提高乡村女性劳动力的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2.
劳动力素质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改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环境,是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环节.本文就劳动力素质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及我国当前农村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完善我国农村教育体制、提高劳动力素质的对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实行"三教"统筹推进农科教结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农村劳动力的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结合,农村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缓解农村青年就业压力,发展农村科技和二三产业,提高农业竞争力,有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这是新时期"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的重要内容,对于在农村全面实现小康战略目标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搞好农村青年就业培训,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城镇化建设最直接的根本途径;是解决农村青年就业的最有效途径。笔者认为要落实好这项工作,应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合理引导,积极构筑“劳务输出”工程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劳务经济工作,主要是应制定和利用政策引导劳务输出,促进农村青年转移。一是从统筹城乡就业和建设新农村的大局出发,将劳务经济、农村青年转移安置作为经济社会目标考核的内容,将农村青年转移就业指标纳入政府目标考核体系。二是依托各级农村劳动力转移协会、劳动就业保…  相似文献   

15.
浅析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教育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邱建新 《成人教育》2003,(11):10-11
目前,国内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往往重在探讨它与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的关系,与城乡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变革的关系,与增加农民收入和农业现代化的关系。然而,若从更深的层次来考察,则可以发现在顺利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有一种因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是教育。教育水平不仅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或显或隐地制约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速度和层次,教育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农村教育》2004,(5):18-19
党的十六大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近两年来.我们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协同有关部门积极组织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提高农民素质,繁荣农村经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凤阳县刘府镇的赵庄创造了一种农村改革的新模式--"民营资本 新农村建设".通过投资成立农林开发公司,连片租赁农民承包土地,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市化道路,转移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民主政治.本文从"工业反哺农业"、地权整合、农业企业化经营、农村劳动力转移四个方面作出了价值判断,并提出赵庄模式对我国中西部新农村建设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流动从总体上有利于增加农民人均资源占有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农民收入,但作为"逆淘汰"式转移,也造成了高素质农业劳动力外流,影响了"三农"问题的及时解决。而农民工从城镇"回流"和返乡创业正好弥补了"逆淘汰"式转移的不足,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必要的人力、物质与社会资本,有力促进了乡镇企业发展、农村结构调整和农民收入增加,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9.
发展农村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从根本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实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目标的关键和基础、面对5亿农村劳动力的素质状况,面对农村近2亿的富余劳动力,面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从业的挑战.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发展农村教育,加强农民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强化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养,是新时期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任务必须做到领导上重视,政策上支持,教育资源上合理配置,多种教育方式并举,内容上具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20.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和促进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就业,加快了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了城市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已成为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必然产物,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第三产业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现出来,促进第三产业的繁荣和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城镇化。我国约70%的人口在农村,单位土地的产出率及种植业增大的空间很有限。要使农民致富,唯一的出路就是减少农民的数量,提高人均生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