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研究对国内学术上关于"微课"概念的不同理解和表述进行梳理,并分析"微课"的初始形态以及其教学运行进程与目的,得出关于"微课"的根本价值及属性的结论:"微课"的根本价值在于,学习者在"微课"学习过程中获得个性化的学习服务,以达到有效学习和深度学习的目的;"微课"的本质属性是课程属性,但课程属性并不是"微课"的唯一属性,它与资源属性共同构成"微课"的双重属性,但是只有其课程属性才是"微课"能够区别于电视教材、视频教程、课件、积件等事物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2.
<正>十余年来课程改革如火如荼,教育信息化日新月异。大的有"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等;小的有课件、微课、微课程等。审视今天的数学教学,更多的人只关注"班班通"如何使用,"微课"怎样制作等操作层面的东西。而如何基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借助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和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学、会学呢?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急速发展,微课教学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本文从微课教学的特点出发,挖掘微课教学的实际本质,通过把翻转课堂、微课程、微课教学等引入到传统的教学中,"微课学习视频制作""微视频自主学习设计""课堂学习模式设计""教学过程实施与评价"四位一体、相辅相成的微课教学设计模式,实现一种更加人性化,凸显学生个性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4.
"微课"或者"微课程"是"点式"学习的一种支持形式。文章基于《李凭箜篌引》的微课,从开阔学生视野、聚焦课程教学目标和增强学生多元感受箜篌诗的层面开发。教学表明,"微课"对变革传统"大课堂"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8,(6):124-125
随着当前社会互联网时代的蓬勃发展以及现代社会对教育的全新要求,"微课"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和应用成为一种新型教育方式。和城市相比,农村的教育硬件和软件资源有限,而通过发展"互联网+微课"特色课程,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手机微信、QQ群等,积极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初中教学水平。本文简要介绍了"互联网+微课",分析了"互联网+微课",阐述了农村初中"互联网+微课"特色课程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8年,美国教学设计师David Penrose对微课程(Micro-lecture)理念作了系统阐释,很快在实践层面就出现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并成为热点。然而,目前关于微课程的研究大多仍在阐释其理念与应用前景,故需要对实践中的微课程模式进行深入的审视与总结,以期为微课程理念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寻求启示。本文首先对微课程缘起进行梳理,指出微课程与微型学习(Micro-learning)、微型课程(Micro-lesson)等"微"概念有所区别,但又遵循相同的教育思想;然后采用内容分析法,融合网络课程评价标准与微课程理念作为新的分析框架,对国内外有代表性的微课程网络学习资源(可汗学院、TEDEd、佛山微课)的设计进行比较,寻求微课程理念的共性与特性;最后融会三者优势,建构能有效促进学习的微课程模式。  相似文献   

7.
<正>时下,不管是在中小学,还是在许多职业院校,"微课"都是一个热门词汇。任课老师积极拍摄教学视频,主动投身于轰轰烈烈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全国各地各种微课比赛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在"微课热"的背后,不可否认,很多教师也有着各种困惑,感觉微课虽然噱头很大,实用性却不是很强,对微课质疑的声音也不绝于耳。笔者认为,"微课"不是一个好概念,以课程资源建设为抓手推进"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并不是一个好思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计算机基础‘微课’"的发展很快,举国上下非常重视。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计算机基础‘微课’"教学主要应用于课前的预习,课中的辅助教学和课后复习。其主要特点是在线学习、反复学习和自主学习等。目前,高职院校为了打造适合新形势下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需积极地利用好"计算机基础‘微课’"这一新兴教学手段,以提供"自助餐式"的教学资源库为出发点,加大"计算机基础‘微课’"教学资源库的艰涩与研究,促进其能帮助学生掌握要点,理解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并按课程教学要求掌握必要的岗位技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岗位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行动计划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教学提出了挑战,为高校教学改革带来了机遇。在"互联网+"背景下,我国高校的教学改革可以借鉴学习国外"慕课""翻转课堂"的理念,借助互联网技术,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从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基于微信的学习平台、基于"互联网+"的课程考核与评价方式、完善"互联网+"教学运行机制等方面对高校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0.
张步雯 《中国教师》2014,(24):27-28
<正>"微课"是一种全新的教育信息化应用方式,也是未来教学活动的一种重要教学模式。目前,"微课"以目标明确、自主性灵活性强、内容灵活精炼等优势在初中英语课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开发推广英语微课程最显著的一个特点是"微",其本质属性与英语课程相联系,同时,还体现出"微"而有"序",评价指向更倾向于"微"而立"人"。总而言之,英语微课程本着一种丰富的英语课程价值受捧于当今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接下来,针对提高初中英语"微课"的教学有效  相似文献   

11.
基于对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作品及作者反馈征文的内容分析,发现教师对微课的认识可以总结为三类:微视频资源、微课程、微课教学。"微视频资源"具有短小精悍等特征,可用于社会公众的泛在学习、非正式学习与移动学习;"微课程"具有生成性和互动性等特征,更适宜于成人的继续教育与开放教育;"微课教学"具有计划性和组织性,比较适合在校学生的正式学习。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微时代"早已悄悄来临.微博、微信、微电影……这些名词纷纷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成为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这些在教育领域不断地酝酿发酵,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翻转课堂等学习方式成为教育发展的新理念,引发教育工作者的思考与实践,微课也成为"微时代"语境下一种新探索.1微课的概念微课又名微型课程,最早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  相似文献   

13.
我国"微课"虽然起步较晚,但是目前教育领域已经对"微课"投入越来越多的关注,并涉及到各大学科专业领域。但是从总体来看,"微课"在各专业的研究并不平衡,其中,在高校本科艺术领域涉及比较少。此外,因"微课"展现内容的时间等方面的局限以及教学课程设置本身的复杂性等方面影响,整个课程教学内容不可能完全依靠"微课"来实现。本文通过对"微课"与传统课程相结合的研究,探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及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微课"是指根据学生学习经验与课程内容、目标确定等因素开发出的微型教与学视频。当高中学生开展完全基于"微课"的自主学习活动时,"微课"学习就是一种特殊的学习生活。这种生活是一种情境性的生活,是一种主体性的生活,也是一种动态生成的生活。教师只有把握"微课"学习生活的基本特征,才能实现"微课"自主学习效果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随着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和在线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文章论述了"微课"的概念、组成、特点、类型及制作方法,并结合微课制作与实践,探讨了微课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当前学界对微课的定义聚讼不已,主要分为三种:微课是一种课程;微课是教学活动;微课是一种学习资源。笔者比较认同第一种观点,"微课程是指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1])本文立足此观点,重点探讨语文微课教学内容确立的三个关键点。  相似文献   

17.
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教学手段,在提高教师教学综合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方面对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在各个领域的多门专业课程中,微课得到了广泛应用,作为计算机学科专业课程的"网络安全技术"也包含其中.通过探讨微课在"网络安全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的策略设计与应用措施,以期能提高"网络安全技术"课程教学质...  相似文献   

18.
本文旨在对微格教学的新模式—"互联网+翻转课堂"模式进行相关研究,运用"互联网+翻转课堂"模式,将教学内容分为课前互联网学习、课中学习交流展示、微课录制与两次评价等环节,以期解决近年来在微格教学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教学内容过少、学生训练流于形式、评价力度不够且不及时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微课程是慕课的资源。高职高专英语微课程教学模式需要课前、课上和课后三阶段的构建。具体而言,课前加强教学资源建设,方便线上自主学习;课上要组织小组协作学习;课后要反思与互动交流。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微课"这一新的教学资源成为教育时代的新潮流,微课的研究者们积极响应"微"理念号召,开发了富有个性特色的"微课"。然而微课中教师生本理念不足、微课概念不清以及微课设计的技术难度和微课新颖度问题,都极大地影响了微课的实际使用效能。如何提高微课开发质量,让学习者在语文学习中饶有兴味,学有所得呢?笔者认为,微课开发中,语文教师可从生本出发,让生本教育意识在微课的建构中始终"潜"行,可实现微课开发之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