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将汇率定价问题纳入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框架进行了一般均衡研究,提出并构建了两国货币政策的粘性均衡汇率效应模型,并开发建立了它的人民币兑美元模型。对1992至2000年的人民币粘性均衡汇率进行了定价,并对2001年的定价进行了预测。对1992至2001年的人民币汇率偏离与经常性项目的关系,进行了弹性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的定价及其预测是合理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汇率预测是金融领域最具挑战性的研究课题之一。本文将几种神经网络用于汇率预测,选取从2010年6月30到2018年3月6号美元/人民币汇率作为研究数据。结果表明基于遗传算法的BP神经网络在汇率预测方面具有比单个神经网络更精确的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3.
相瑞  陶士贵 《科技广场》2009,(10):103-105
本文运用时间序列的GARCH模型,选取2005-2008年的日汇率作为样本数据,论证了GARCH模型预测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引入2005年人民币汇改以后至2009年3月的日汇率,预测2009年4月-6月期间人民币的短期汇率水平,并短期预测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在上半年的大致波动趋势.  相似文献   

4.
人民币汇率面临升值的压力,政府一再强调人民币汇率要稳定,这些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现实行以市场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却实际上是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本文就剖析了人民币汇率多年来保持稳定的原因,指出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的弊端,这些都有着重大的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自从人民币汇率体制进行了改革,汇率的波动就变得越来越复杂,由于GARCH模型能比较好的拟合时间序列尖峰厚尾的特点,所以本文采集了2013年1月4日至2016年3月11日的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日值,运用GARCH模型,利用EVIEWS进行分析检验,得出该时间序列具有不服从正态分布,有群聚性、较强记忆性的特点,同时人民币汇率的日值波动得越来越频繁,而且幅度也在不断变大,所以对未来人民币汇率波动进行充分了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我国建国以来汇率制度的演变历程1.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8)在该时期,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底)。人民币对美元的汇价于1949年1月18日首先在天津挂牌。这一阶段,人民币汇率的制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20,(5)
以1985年至2017年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和通货膨胀率数据为研究样本,基于VAR模型利用Eviews软件研究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通货膨胀数据率几乎不受人民币汇率影响。  相似文献   

8.
《今日科苑》2006,(5):38-38
2006年5月15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开盘于1美元对人民币7.9982,8.00关口终于告破。但对于人民币后续走势,各方分歧较大。  相似文献   

9.
自2010年6月中国重启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截至2011年4月底,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累计升值5.1%,相当于年升值约6%。然而人民币对美元的缓慢升值已经越来越难以解决国内面临的通胀等经济问题,在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大幅升值的压力也在加大。人民币是否还有进一步升值的空间?在人民币的升值的大背景下,是否会使我国以对外出口为导向的制造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进而影响就业?立足于宏观经济视角,论述人民币汇率对国民经济特别是对外贸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进行了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实现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次改革改变了过去的单一盯住美元,给我国经济发展各方面带来了影响。从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影响因素入手,对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变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制度改为参考一篮子货币,但依然是参考美元为主的软盯住汇率制度,因此从维护金融安全的科学角度看我国未来应该选择更加灵活的浮动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12.
扬帆 《预测》1993,12(3):17-19,24
1 汇率机制:从双重汇率趋向单一汇率,最终实行自由兑换我国曾长期实行单一的计划固定汇率制,1美元=1.7元人民币。1982年加上了一个内部贸易汇率:1美元=2.8元,实际是在贸易部分将人民币贬值,实行计划双轨。后来取消1.7元,实行1美元=2.8元的单一计划汇率,1985年继续贬值为3.2元,1987年为3.72元,1990年为4.72元,1991年为5.2元  相似文献   

13.
孙明 《金秋科苑》2011,(4):176-176
随着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来,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压力问题就一直备受社会的关注,深入的分析我国现阶段人民币汇率的现状、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因素,从而对人民币汇率的未来走势进行合理的预测。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最近,人民币汇率问题在国内外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先后有美国制造商协会、健全美元联盟、公平货币联盟宣称,中国进行汇率操纵,使得人民币汇率较购买力平价严重低估,违反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协定。对此,中国世界经济  相似文献   

15.
随着连续几年的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中国的外汇储备出现异常增长,又逢美国经济进入低迷周期,美元对世界其他主要货币发生净贬值,由于人民币的盯住美元政策,人民币相对于世界其他主要货币也形成实际贬值的态势,引发很多国际经济组织及国家强烈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学术界围绕我国现行汇率制度展开了广泛的讨论,本文试从实证分析的角度来考察自94年我国汇率制度改革后,央行在采取各项措施以实现汇率稳定的同时对国内经济均衡产生的影响,并提出汇率制度发展方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利率平价理论是本文论证的基础,就人民币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影响以及二者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在利率平价理论揭示的利率与汇率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资本管制条件下的套利机制,阐述了我国人民币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对利率市场化的约束。  相似文献   

17.
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机制对我国各类企业的正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对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分析及对我国企业的影响,提出了我国企业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分析,揭示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机制对我国各类企业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并就如何确定我国企业的战略选择,谈了作者和看法。  相似文献   

19.
关于人民币升值及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民币汇率的走势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2008年人民币汇率将长持续升值。其根据是:良好的国际收支状况是人民币升值的直接原因;强劲持续的经济增长是人民币升值的物质基础;合理、有效、完善的外汇管理体制为人民币升值提供了制度保障。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陶泽荣 《内江科技》2007,28(11):62-63
本文利用2001年1月到2004年12月48个月相关经济数据研究主要经济要素(国际储备、国际收支、消费者物价指数、工业增加值和财政支出)变动对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影响,验证经济发展一般变化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