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劳动”主题活动是在我园今年五月份大型教研活动“擦亮石泉.美化环境”中产生的小班主题活动。小班幼儿年龄小.我全面分析了班上孩子的具体情况.设计了许许多多他们喜爱的活动.为“爱劳动”主题活动服务.在活动中让两三岁的孩子逐步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使他们懂得劳动是光荣的.让他们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2.
“让学生获得基本活动经验的探索”课题豕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新课堂教学研究”核心子课题(批号:080419),主持人为唐传义、叶新和,由总课题组和泰州市教研室共同管理.课题产生背景:东北师大史宁中校长在主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工作中提出,要将“总目标”中“双基”修改成“四基”,即,让学生能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本课题是在此背景的基础上产生矛进行研究的.“实践——理论——实践——理论”是本课题研荛的基本方法和思路.课题主持人先针对自己教学实践中活动探索进行分析,形成一定的理,洼认识,据此指导课题组成员进行活动设计,再对形式多样的实践成果进行总结,上升到理论高度,初步形成一定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认识.其中,研究重点为能够产生一些可以直接供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活动设计.目前,研究中提出一条设计与判断的标准:没有思维活动的数学活动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活动,没有一定思维深度的数学活动不是好的数学活动,以此来指导课题研究.对此课题的研究成果我们从第4期开始介绍,希望对大家的教学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学前教育发展史上,“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理念,经历了由“主导”而至“主要(基本)”活动,由“主次分明”而至“平等协同”的本土化过程.置身“加强作业和游戏中的教学因素”的历史情境,深入前苏联文化历史学派提出并调适主导活动的原则,解释儿童发展、回应挑战的理论语境,是解读这一本土化过程的前提与关键.这一理念的历史发展与本土化都要求我们始终坚持把“以游戏为主导活动”作为解释原则的理论地位,本着从自身文化特点出发并对历史负责的态度,进行理论与实践的变通和创造.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呼声不绝于耳.语文课堂的学生活动方式层出不穷.但当我们与很多一线语文教师谈到语文课堂的学生活动时.他们的回答引起了我深刻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1967年,斯克里文(Scriven)在对目标导向模式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目标游离模式”。他主张,为了降低评价活动中方案、计划制定者主观意图的影响.不能把他们的活动目的告诉评价者,这种不受预定活动目标影响的评价模式被称之为“目标游离模式”或“无目标模式”。它与泰勒模式、CIPP模式的最大区别足:作出评价结论的依据不是方案制订者预定的目标,评价活动从反映管理者、决策者的意图转变为反映局外人的意愿。  相似文献   

6.
王向东 《考试周刊》2013,(85):60-60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程标准从课程目标上对数学活动经验提出了要求.把“基本数学知识”.“数学基本技能”,“数学基本思想”,以及“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称作“四基”。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 1.把“成语长城”的活动过程写完整。 2.能抓住活动中的典型人物,写出他们的神态、心理。 教学构思  相似文献   

8.
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是创新的肥沃土壤,积极开展班集体活动,可以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尽情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学生是一株株嫩绿的禾苗,他们的成长离不开阳光、雨露、沃土.我积极开展了“手拉手”、“新世纪我能行”、“绿色的呼唤”、“向科技进军”等丰富多彩的少先队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同学们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成长.  相似文献   

9.
小兔乖乖     
设计意图 在一次春游活动中,孩子们参观了农场。他们对春天的播种很感兴趣.纷纷围着农民伯伯问:“我们吃的青菜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农民伯伯,您是怎么把一粒种子变成营养丰富的食物的?”随后一段时间里。我观察到孩子们在参观幼儿园种植园地的时候,总是跃跃欲试,想亲手为青菜浇水、捉虫。考虑到幼儿知识经验的建构都来源于他们的实践活动,而生活在城市的幼儿很少有机会实现他们种菜的愿望.我在本次体育活动中有意识地从孩子们的兴趣出发,  相似文献   

10.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教师是学生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和促进者。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营造融洽和谐的气氛,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他们掌握阅读的方法.把“点拨”“启发”“引导”“激励”留给自己.把“阅读”“领会”“体味”“品味”“感悟”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11.
注重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累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国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从课程目标上对数学活动经验提出了要求。把“基本数学知识”、“数学基本技能”、“数学基本思想”及“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称作“四基”。课程目标的变化,引起了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对数学活动经验相关问题的思索和探究。  相似文献   

12.
程然 《教育导刊》2011,(9):82-84
“寓身认知”是一门新兴的认知心理学理论,它强调“人的实际认知情形首先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的身体(livingbody)在实时(real—time,on—line)环境中的活动”。把这一理论应用之于教育之中,则没有活动就没有学习;没有精细的活动,就没有科学的学习;没有情境化的活动,就没有高效的学习。山东杜郎口中学正是这样做的,他们成功的范例印证了“寓身认知”理论。  相似文献   

13.
活动情境的创设在给闭锁的阅读课堂带来“活水”的同时也令“泥沙”俱下。许多教师面对美文却数次“过门而不入”.把大量的架空活动安置在文本阅读之上,以热闹的“活动对话”代替对文本个性化的语言品味,忽视了文本本身的魅力。要让阅读重新回归语文味的本源,并且在活动情境的实践环节和成效环节中分别对学生和教师实施量规监控和反恩监控.促使他们的活动不脱离语文教学的轨道。  相似文献   

14.
李艳华 《吉林教育》2004,(10):17-17
1.参与集体活动、社会活动。这体现了科学创新活动的自主性。科学创新主要是帮助学生学习解决他们认为重要的问题,并且设法扩大和加深他们已有的兴趣和生活经验。例如“密度卡尺”,“百变越障遥控车”,“智能保安机器人”等都是学生参与活动后创造的。  相似文献   

15.
【活动片段】初一综合实践活动“便携式布包的制作”主持人:前不久,我们在全班开展了一次“便携式布包的制作”活动。在这次活动之前,我们把全班分成厂12个小组,每小组有4~5名成员。同学们先作了充分的市场调查,然后进行精心的设计,最后经过大家的巧手缝制,美丽、大方、实用的布包诞生了。(课件配合展示小组划分及活动流程)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他们在活动中的酸甜苦辣吧!掌声有请第7小组代表为我们介绍他们的调查过程。  相似文献   

16.
陆琴芬 《学前教育》2006,(12):33-34
《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在“支持、鼓动幼儿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的确.必要的技能可以让幼儿如鱼得水、淋漓尽致地进行艺术表达。  相似文献   

17.
设计意图 近期,孩子们走出园门,参观了消防大队并和消防员进行了近距离接触,知道了消防员的主要任务.也现场观看了消防员的演习。他们深受感染,回园后纷纷提出想玩“消防员”的游戏。体育活动这种形式能较好地满足幼儿的愿望。本次活动从班级幼儿动作发展水平出发,对传统体育活动模式进行了一定的突破.尝试了自主开放式、体验式的组织形式。让幼儿从中进行爬、跑、跳、平衡等运动技能的训练,促进体能发展,同时让他们体验消防员的责任和辛劳,增强安全防火意识。  相似文献   

18.
现代教育理论明确指出,任何教育都存在于各种活动之中,并通过活动表现出来.数学教学也不例外.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学习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与游泳、骑自行车一样不经过亲身体验,仅仅从看书本、听讲解、观察他人的演示是学不会的.因而《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19.
活动目标:1.通过情景游戏活动,初步培养幼儿对写生画的兴趣。2.引导幼儿观察“小娃娃”,鼓励他们用简单形状和线条来表现其特征。活动准备:1,布置几个温馨的“娃娃家”,每个家中有一个形象可爱的小娃娃及餐具。2.幼儿绘画用水彩笔、彩纸、简易镜框、录音机、磁带。  相似文献   

20.
多元智能理论为开发、光大每个孩子的智能特长提供了.依据,而“主题性阅读”则以阅读的方式将这种理论演绎成真实的校园风景。建设北大街小学的“主题性阅读”活动,根据学生的智能特长.选择阅读的主题,进行指向性阅读,学生通过读书以及参加系列读书延伸活动,将自己的特长智能打造的更加出色。“主题性阅读”和系列读书所创设的读书氛围使学生爱上阅读,从而将阅读欣然悦纳为自己美好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