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2016年,中国电影市场出现了两部引人关注的自然大片.一部为中国导演陆川执导,中外联合拍摄的《我们诞生在中国》,该片2016年8月12日在国内上映,取得了6633万元票房,①刷新了中国电影纪录片票房纪录.另一部为法国纪录片导演雅克·贝汉和雅克·克鲁佐共同执导的《地球四季》,影片2016年9月27日在中国上映后得到了业内外人士的关注与好评.②两部影片同属动物题材的自然电影,从制作手法来看是纪录片与故事片的融合,即拍摄期间,全部以纪录片的方式客观记录和拍摄,最大限度保留和还原动物的原生态表现;在制作期间,运用后期剪辑技术,将前期拍摄素材剪辑成按故事情节发展的情景剧.除了类型相同,较长的拍摄周期、精良的制作团队、震撼的视觉呈现、明星配音阵容等相似点都很容易让人将这两部电影放在一起讨论.然而,笔者发现,两部电影在叙事上呈现出较大差异,本文对此展开对比探讨.  相似文献   

2.
《辛德勒的名单》是导演斯皮尔伯格获得奥斯卡最佳拍摄的一部影片,影片运用了有历史沧桑感的黑白摄影,更加真实,更加凝重.影片充分展现了摄影者对空间的驾驭,在表现一个大场面的时候要有主次,用合适的手段表现出来,组图之间既要相互独立,各自拿出来都能够作为单幅的好的纪实作品,又需要图与图之间有某种形式上或者内在的联系,可见拍摄技巧的高超.  相似文献   

3.
余刚 《湖北档案》2009,(1):86-87
上个世纪50年代初,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一部故事影片《徐秋影案件》。作品的内容是依据1948年11月间轰动一时的一起哈尔滨市潜伏特务组织侦破案。影片中徐秋影的原型是哈尔滨市文教局女秘书赵洁珊,而那个女特务丘涤凡的原型则是哈尔滨市民政局女干部邵玉魁。  相似文献   

4.
顾育豹 《湖北档案》2009,(10):36-36
1951年国庆节的阅兵总指挥是聂荣臻。当时,北京电影制片厂要拍摄一部名为《一九五一国庆节》的新闻电影纪录片。聂荣臻非常关心这部片子的拍摄,每次受阅部队彩排预演,都要通知摄制组去观看,以便正式检阅时拍好影片。  相似文献   

5.
电影<光荣岁月>是法籍阿尔及利亚裔导演拉契得·波查拉的作品.作为一名阿尔及利亚血缘的法国导演,由于文化上的双重身份,拉契得·波查拉拍摄此部影片的目的也许就是为那些在二战中为法国的自由、民主流血牺牲的阿尔及利亚人树碑立传,让他们在历史上有一个生动鲜活的形象;而客观上,这部影片也是对一直存在的"西方中心、东方他者"的权力与支配关系的一种思考与回答,体现了阿尔及利亚人为争取文化融合与交流的努力,以及这种努力背后所隐藏的边缘对中心、他者对主体的抗争.  相似文献   

6.
王淼 《采.写.编》2016,(5):155-157
一个简单由琐碎生活组成的平凡故事,改编自这部影片导演的亲身经历.《我们俩》讲述了一个快90岁的独居老太太和一个20岁小姑娘从争吵不休到相互依赖,两个陌生人的情感故事.这部影片使用简单却能够深入人心的技巧进行拍摄,通过影片中两个人"忘年交"情谊由陌生到亲近转变的讲述,以简单平凡的情节打动人心,引发人们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引起人们对社会老龄化问题的关注,和唤起我们对老人生活和心理的关心和关爱.  相似文献   

7.
杨敦显 《青年记者》2012,(35):65-66
加拿大华裔导演范立欣拍摄的《归途列车》是一部典型的现实题材纪录片。这部影片记录了来自四川的一对农民夫妇外出打工的经历,拍摄者跟踪拍摄三年,真实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底层打工者的生存遭遇。该片先后获得最佳魁北克/加拿大电影奖、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最佳纪  相似文献   

8.
《初雪之恋》是由Sang-hee Han导演的一部电影,影片讲述了一位韩国人在日本人的生活,在影片中体现着日本文化,本文将从几个角度浅评日本文化。  相似文献   

9.
正1960年,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一部抗战影片《51号兵站》,1961年作为建国12周年的献礼片首映;2007年,中央电视台根据故事情节,拍摄成26集电视连续剧《51号兵站》播出。剧中"小老大"在日军的魔掌下为新四军运输军需物资的故事家喻户晓。那么,"小老大"的原型是谁,新四军吴淞物资采办组的原址在哪儿?  相似文献   

10.
由法国导演吕克·雅盖执导的动物纪录片《帝企鹅日记》8月在中国上映。这部纪录片在欧美地区放映后评价不错,成为仅次于《华氏911》的历史上第二卖座的纪录片。这个票房纪录不但打破了以往纪录片只在少数艺术院线放映的惯例,成为被最大多数人接受的影片,而且其成绩让众多主流电影都难以企及。为什么一部纪录片能达到如此的辉煌? 观看过此片的观众或许会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影片采用了一种行进式的讲述模式,配音者担任的不是普通生物纪录片中生物习性讲解者的角色,而是为影片  相似文献   

11.
在《郁金香芳芳》之后,另一部法国影片《车神》8月登陆中国。这部赛车类电影应景地为一个月后将首次在上海举行的F1方程式赛车拉开序幕。和这部电影一起被提及最多的,是编剧吕克·贝松。这位以拍文艺片获得名声,然后一头扎进商业片的法国导演,从2000年起就放下了导筒。但这  相似文献   

12.
中国最新拍摄的科教影片《宇宙与人》采用了大量的电脑科技制作.被评价为中国第一部“科教大片“。这是不是意昧着中国科教电影已经升级换代,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3.
长篇小说《青春之歌》,是作家杨沫写于50年代的成名代表作,是当时的一部畅销书,在广大青年和读者中具有深远的影响;60年代,又改编拍摄成同名电影,由崔巍导演,谢芳、于是之、康泰、于洋等一批著名演员演出,成为新中国的一部优秀影片,几乎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如今,几十年过去了,一批有才气的作家、艺术家重新联手,准备将其改编拍摄成20集电视连续剧,使这部名著再次成为影视界和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有人认为,这是一件好事,让这部曾经激励过几代人的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部罕见的由中国团队拍摄的针对国际热点事件的纪录片。虽然尚缺乏力度但已经彰显了野心淹没在众多大片当中的国产纪录片《索马里真相》,上映时并没有掀起太大波澜,这和该片的类型、制作水准相符。但直到现在,依然有人看过后陆续发表自己的观感。有人认为这部罕见的由中国人拍摄的针对国际热点事件纪录片乏善可陈,也有很多人开始关注影片中未说清  相似文献   

15.
《房东蒋先生》是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 2 0 0 3年 11月14日播出的一部纪录片 ,获得了 2 0 0 4年度中国纪录片学会学术大奖 ,并且还入围了 2 0 0 4年的“上海国际电视节纪录片奖”。看过这部影片 ,了解了它的制作过程 ,并与主要创作者梁子有了一场深入的交谈后 ,我们对它产生了极大兴趣。它是一部独特的作品 ,是两位具有独特经历、独特个性的人 ,在偶然的机遇中相识、碰撞、交流所留下的一道生活轨迹。它的制作过程也很另类 ,它是专业工作者和业余纪录片拍摄者的一次很好的合作 ,能给我们很多启示。这部影片的主人公和影片的拍摄者的确很独特…  相似文献   

16.
秦丽丽 《今传媒》2014,(12):56-57
莱妮?里芬斯塔尔是一位德国电影史上具有争议的人物,她集美丽、强悍、才华横溢于一身,她优秀的电影作品让人赞叹不已,同时也是她的电影创作使得她一生蒙受屈辱。她最大的成功在于她拍摄的史无前例并震惊全世界的两部经典影片—《德意志的胜利》《奥林匹亚》,同时她的罪过也在于她的这两部经典之作,因为这两部作品最终被定性为两部纳粹政治宣传片,它们曾为宣传纳粹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我们在这里且先不谈这位女导演的功过,我们将从艺术的角度对其中的一部作品《德意志的胜利》进行分析,来看里芬斯塔尔影片中对形式主义美学表现形式的亲睐。  相似文献   

17.
徐理亚 《新闻世界》2010,(8):323-324
《藏北人家》通过"再现真实"的拍摄手法,以生活在4700米高原上的措达一家为线索。记录了远离现代文明的另一种古老文明形态——畜牧业文明。通过"再现"这种文明形态下的普通人家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本质意义的思考。这部影片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具有人类学研究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8.
1997年初秋,一位朋友同我聊天时偶然说起了中原古刹少林寺,说释永信大师的弟子、年仅8岁的释小龙拍了11部电影。我脑海中突然出现了以前见过的、4岁时的小龙。那时的他已开始在武术表演领域引人注目了,自他与台湾影星林志颖合拍了第一部电影《旋风小子》,至今已拍了十几部影片,其成就着实令影坛吃惊。那么小龙是如何成为童星的呢?他目前的状态又是如何?这肯定会引起观众的注意。 我首先确定了这个选题,打电话到少林寺、到小龙家,一连串的询问了解,使我对小龙本人的认识逐步从表面化深入了一步。但不巧的是,小龙不在家,他已飞往四川腹地拍电影去了,我决定到四川影片拍摄现场去追踪拍摄。 小龙从四川回到河南登封后,我又赶到登封进行采访,最终制作了《中国影星释小龙》,播出后,受到观众的好评。  相似文献   

19.
电影《八佰》虽然是一部主旋律影视作品,但导演管虎在电影中运用了大量现代工业电影拍摄与制作的艺术技巧,并借助了光影、音乐、色彩、镜头等多种视听元素,将1937年发生在四行仓库的一场中外罕见的战争史实,以一种诗意化的写实风格呈现在银幕之上。此影片传递了人生价值、书写了人文情怀,是一部具有强烈诗意美学风格特征的现代工业化主旋律电影。  相似文献   

20.
陈霖  魏玉皎 《声屏世界》2010,(12):41-42
2008年,当奥运会的荣光终于照耀中国的时候,中国女导演顾筠完成了有史以来第一部拍摄奥运筹备全程的电影,用一曲《筑梦2008》(以下简称《筑梦》)奏响了北京奥运官方电影的完美前奏。七年的拍摄,50个小时的素材,90分钟的影片,一千多个镜头,多线索的延展和交叉,所有这些,绘就了一部中国人民逐梦、筑梦的梦想宏图。而其对人性的着力开掘和艺术展现.也为官方纪录电影的人文表达提供了丰富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