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古至今,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现实生活里,人们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感受美,追求美和鉴赏美。世界文豪高尔基说:“照天性来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毛泽东同志也说:“人们历来不是讲真善美吗?真善美的反面是假丑恶。”显而易见,美的  相似文献   

2.
高尔基说过:“照天性来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可见,人类生活中,美是无所不在的。  相似文献   

3.
文学的首要价值就是审美价值,否则它不可能成为文学作品;人们欣赏文学,也就是感受美,体验美和欣赏美。高尔基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因此教师须运用自身从文章中体会到的感情去熏陶、感染学生,潜移默化地引起学生或优美、或丑恶、或崇高、  相似文献   

4.
常言道 :“人靠衣裳马靠鞍”。服装是人们打扮的重要手段 ,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是文化向前发展的象征。在社会生活中 ,人们不但注重心灵美 ,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们更注重仪表美 ,而服装恰恰是仪表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做为一名人民教师 ,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都在对学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熏染教育。教师的服装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的最好教材之一。除了自我欣赏外 ,还有一个对学生的影响作用。因此 ,教师一定要讲究服装美 ,利用服装来装饰、塑造自己 ,突出自己的“美点”。一、教师服装的款式要美观、大方。要体现文化品位 ,…  相似文献   

5.
魏兆林 《甘肃教育》2009,(13):15-15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正如高尔基所说的那样:“照天性来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希望把美带到生活中去。”青年学生都有爱美的天性。他们向往美,追求美,从衣着打扮到道德情操,从仪表风度到人格完善,都体现一个人对美的追求。因此,在班级工作中如能渗透美育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高尔基说:“照天性来说,人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语文教师若把美带进课堂,则语文课堂便会生机盎然,五彩斑斓。  相似文献   

7.
杨敏 《现代语文》2008,(8):109-110
高尔基曾讲:“照天性来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即便是羽翼未丰的中学生也渴望生活在美的世界里。中学语文的教材中荟萃了大量的美文,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进行美育的天地。  相似文献   

8.
王莉 《教育艺术》2000,(2):14-15
人们常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类社会伴随着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改造的过程而发展与进步。而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用美的意识、美的观念去观察、感觉世界;以美的标准去度量、检查世界;按美的规律去创造世界。高尔基说:“照天性来说,人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马克思也指出:“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审美活动能够陶冶人的情感,培养人的情操,提高人的境界。政工干部也不例外,政工干部在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融入审美,能够“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各种文化、娱乐活动中去,在满足人们审美…  相似文献   

9.
俄国著名的文学家高尔基说过:“照天性来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这种希望,体现了人们所独有的精神生活的需要和爱美的天性。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注重仪表美是对方容纳你并与你进行深入交谈的“通行证”,是大学生应有的素质,是尊重他人的表现;仪表美主要包括仪容美、服饰美、仪态美、内在美等.  相似文献   

11.
高尔基曾说:“照天性来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语文教学如何针对这一天性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不能不是每一个语文教学工作者应该认真探讨的课题。根据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规定,语文课的教材内容主要是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所以,我们要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学习课文,达到提高运用现代语文的能  相似文献   

12.
高尔基曾说过:“照天性来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作为大学生,把‘美’带入生活,不仅是个愿望问题,而且已成为必需.因为,今日的高师大学生,就是明日的人民教师.在短短几年校园生活中,不仅要掌握好知识与技能,而且要着力美化自己的心灵、气质、语言、行为和生活环境,也就是从各个角度美化大学生自身.这样,毕业之后才能信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学生的教育工作,也才真正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13.
五讲四美活动犹如和煦的春风,拂打着广大青少年的心扉,荡漾起美的涟漪。谈起美,恐怕爱美和追求美的生活是人类的一种本性。正如高尔基所说:“照天性来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可是,我们往往可以看到有些青少年并不真正知道什么是美。有的人把冒险看成是勇敢,把欺骗看成是聪明,把脏话和丑态误认为豪爽。生活懒懒散散,邋里邋遢,精神不振,衣冠不整,趣味庸俗,举止粗鲁。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  相似文献   

14.
小班阿姨把小淘气熊鹰“绑架”在自行车上,吓唬他:“送你上派出所去!”熊鹰边哭边叫:“我不去!我不去!”我看到这情景,走上前去解围。我把他带到办公室替他擦干了眼泪问他:“你刚才犯了什么错误?”他说:“我不懂。”又问:“阿姨为什么要送你去派出所?”“我不懂。  相似文献   

15.
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说过:“照天性来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而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更应该以塑造学生灵魂为目的,以教材为源泉,以学生的心田为土壤,广泛地播下“美”的种子,让美在学生心里慢慢地生根、发芽、开花、结  相似文献   

16.
常常有人说:人民教师要“为人师表”,做学生的表率。这里所说的“师表”笔者认为,其中有一层意思是指教师在精神面貌、思想品德、仪表风度方面要做学生的表率。教师的风度美最能反映教师的精神面貌。教师的风度直接影响学生,因此,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有一个美的风度。 风度美包括:气质美、仪表美、言行美。 1.气质美。气质是人们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特点在行动方式上的表现。一个人的气质同时反映出他的心  相似文献   

17.
高尔基曾说:照天性来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小学语文课文包含了丰富的审美教育内容,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美育因素。  相似文献   

18.
高尔基说:"照天性来讲,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青少年充满对生活的热望,对未来的憧憬,但面对五光十色鱼龙混杂的社会万花筒,他们感到迷惘、茫然,他们在追求美,寻觅美。法国的罗丹指出:"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为人师者,应当引导学生去发现美,创造  相似文献   

19.
文学的首要价值就是审美价值,否则它不可能成为文学作品;人们欣赏文学,也就是感受美,体验美和欣赏美。高尔基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因此教师须运用自身从文章中体会到的感情去熏陶、感染学生,潜移默化地引起学生或优美、或丑恶、或崇高、或卑劣、或悲痛、或可笑的感  相似文献   

20.
美国保罗·韦地博士收集了9万个学生所写的信,内容是关于他们心目中喜欢怎样的教师。据此,保罗·韦地概括出来作为一个好老师的12种素质:一、友善的态度“他的课堂有如一个大家庭,我再也不怕上学了。”二、尊重课堂内每一个人“他不会把你在他人面前像猴子般戏弄。”三、耐性“他绝不会放弃,直到你能做到为止。”四、兴趣广泛“他带给我们课堂以外的观点并帮助我们去把所学的知识活用于生活。”五、良好的仪表“他的语调与笑容使我很舒畅。”六、公正“他会给予你应得到的,没有丝毫偏差。”七、幽默感“每天,他会带来少许的欢乐,使课堂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