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师化学教学向农化科技倾斜的实践浙江省金华师范学校(321000)方芝秀中师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特别要注重培养农村小学教师,农村小学教师应具备“三爱一博”(热爱小学教育,热爱农村、热爱农业、博知多能),只有中师教育向农村经济改革的需要倾斜...  相似文献   

2.
1.2 夺取新胜利 同谱桃李歌5.5 少先队要抓好科技活动 — —新年祝词5.7 认真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豆.3 杨海波同志在全省普通教育和农民6.2 从中国实际出发 面向现代化 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1.8 抵制精神污染 建设精神文明(专栏)6.3 贯彻“三个面向”培育一代新人1.10 宣城油扎中学抗灾中用对比方法——献给“六一”国际儿童节 教育学生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6.4《红领巾科普报》和它的小主人2.2、抓住时机 扎扎实实办好农民教育6.4 为了祖国的下一代2.4 开展农村扫盲工作的几点做法——访合肥幼儿师范学校2.5 适应农村…  相似文献   

3.
在辽宁省抚顺市师范学校美丽的校园里,歌声、琴声、读书声、练操的口令声和谐悦耳,陈列在教室大楼长廊里的学生书法、绘画、手工艺术作品琳琅满目。这里是培育小学教师的摇篮。一千多名男女青年在这里学习小学教育工作的本领,准备明天去从事“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伟大事业。农村欢迎这样的教师与新中国同时诞生的这所师范学校,她的近万名毕业生遍布整个抚顺地区,成为教育战线一支有生力量。特别是近二年来,学校坚持面向农村、面向小学,毕业生扎根农村,热爱农村教育。广大农  相似文献   

4.
热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桥梁天津市第二师范学校赵永志原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我一生中最主要的东西是什么呢?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热爱儿童’。”古今中外教师热爱学生的行为均被誉为美德。一、热爱学生在教育学生过程中的作用爱学生是指爱全体学生。...  相似文献   

5.
我省从1987年起统一选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思想品德课教材。国家教委颁布的《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大纲》的实施部分明确指出:“鉴于我国地域辽阔,情况复杂,除有一套或几套全国统一的基本教材外,各地区还可编写本地区的补充教材。”实践证明,运用乡土教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思想感情,有利于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努力学习。  相似文献   

6.
当前,对于很多开设小学教育专业的高校来说,教育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确立热爱农村教育,热心为农村小学教育服务的思想”,“加强行为规范训练,使之‘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不愧为人师的地步’”,“切实培养好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能力”,这三方面的问题非常突出,这些问题对高校来说是新课题,但至关小学教育专业的健康发展。历史研究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自身的历史,并且是作为一个过程展开的,要认识现实就必须了解历史。因此,解决上述问题我们需要从中师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去寻找可供借鉴的经验。本文通过介绍有70多年历史的黄麓师范学校办学经验和黄麓师范精神,以期通过对该校实践活动和精神的反思、研究,为上述三方面问题寻找解决的策略和规律。  相似文献   

7.
我校是一所创办于1983年秋的农村职业高中,现有七个班,四个专业。三年来,我们联系学生实际,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在发展学生的知、情、行(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过程中,始终突出职业理想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把职业理想教育与“四有”教育结合起来我校学生来自农村,求知欲望强烈,但由于城乡差别的存在,相当一部分人对献身于农村的精神准备不足,总想跳出“农门”。因此,对学生进行“学农、爱农,献身于农”的职业理想教育尤育必要。为此,我们把培养热爱农村,建设农村的“四有”新人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  相似文献   

8.
教育学是师范学校的专业课程,教育学的教学过程既是传授教育科学知识、培养教育技能技巧的过程,又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发展教师职业必备的心理品质过程,使学生在实际训练和潜移默化中受到薰陶,热爱儿童和胜任小学教育工作,树立终生从事教育工作的专业思想。根据上述要求,我在教育学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改进教学并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几年来取得了一些经验。从学习要求来说,可  相似文献   

9.
一、课题的提出与实验过程现行中师教育较为普遍地存在着“两个不适应”、“三个脱离”和培养出来的学生“三个缺陷”的弊端。“两个不适应”,即:不能适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不能适应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培养合格公民的需要。“三个脱离”,即:脱离经济、文化明显存在不平衡和80%人口在农村的国情;脱离中等师范学校的性质和任务;脱离小学教育实际。“三个缺陷”,即:一是思想素质不高,专业思想不牢;二是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不能适应农村小学一专多能的需要;三是心理素质不能很快适应在艰苦的环境开展工作。为改变这种状况与贯彻执行国家教委颁发的《三年制中等师范学校教学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教学方案》),我校自1984年9月至1992年8月,先后投入34位教师,700余名学生,参与“中师与小学挂钩,建立教育实践新模式”(以下简称“新模式”)的实验。实验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三个面向”的办学方向,  相似文献   

10.
历史和现实经验都已证明,师范学校领导和教师不重视教育评价,缺乏教育评价能力,已成为直接影响师范学校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然而,传统的教育环境,使这一问题的解决显得十分困难。在缺乏评价,尤其不让学生对学校工作具有真正发言权的师范学校环境,培养出学生象“多年的媳妇熬成了婆”。他们一旦成为教师,自然也习惯于“婆熬媳妇”的教育。因此,师范学校要培养出适应新时代需要的教师,必须冲破传统教育这一陋习,率先在学校教育评价方面作出示范,让学生在科学管理的学校环境熟悉和学习管理学校的科学,更新教育观念。特别是让学生在亲自参与  相似文献   

11.
我校地处江汉平原南部湖区,为荆州地区各县 (市)培养小学教师。历年来从农村招收的新生与分配到农村任教的毕业生均占90%以上。如何根据农村的需要办有农村特色的师范学校?我们的作法是: 一、把专业思想教育落实在献身农村小学教育事业上。根据农村需要办好农村师范,必须强化专业思想教育,也就是要教育学生献身农村小学教育事业,爱当农村小学教师。根据实践,我们逐步将专业思想教育按年级顺序完善成三个层次,各层次自成体系,相互联系,构成整体,形成合力。其中,突出了这样几个思想: 1、树立“大教育”观点,建立学校、家庭、农村小学“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学生大多数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我们认为,他们的“出生地”是进行“献身农村小学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12.
现代教育应当是“爱心”教育,情感教育。学生的心,敏感而脆弱,需要教师用自己一颗真诚、热爱、赏识学生的心去唤醒它、去呵护它。本文通过自身的工作经历,通过实际案例,总结了如何用心去理解、信任、呵护学生的一些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13.
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2000年1月在原江苏省泰州师范学校和泰兴师范学校合并基础上筹建的,2002年3月5日,国家教育部批准泰州师专正式建校。两年多来,我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为泰州市及苏中地区基础教育服务、为泰州市和苏中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服务的办学指导思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培养适应教育现代化需要的大专层次的义务教育阶段师资及幼儿园教师,承担了本地区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一、抢抓机遇,快速发展,确定学校新的定位与近期发展目标2004年,随着师范院校招生形势…  相似文献   

14.
作为农业类职业学校 ,几年来 ,永安农业中专围绕农村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开设适销对路的农村经济发展急需的种养专业———畜牧兽医、生态农业等 ,实行“三边”教学机制 ,不断深化种养专业教学改革 ,培养农村经济建设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复合型、创业型人才 ,深受社会欢迎 ,为当地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我们的主要做法有 :一、立足“三农”教育 ,培养热爱农村的新一代农民原国家教委副主任王明达在视察我校时曾指出 :“农村职校应加强学生的热爱劳动和吃苦耐劳优良品质教育 ,农职校的学生必须热爱农村。”很难想象 ,缺…  相似文献   

15.
中等师范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合格的小学 (幼儿园 )教师,而且绝大多数是从事农村小学教育的。面对农村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中等师范学校要加大教育教学改革的力度,以适应农村小学素质教育需要。   一、坚持德育为首,突出专业思想教育,切实提高敬业爱岗、热爱家乡的师德素质   中师教育要适应基础教育发展需要,要求中师培养的毕业生:要有献身教育、无私奉献的精神,志愿扎根农村,在乡村中小学教书育人,为农村基础教育和现代化建设奉献自己毕生的智慧和才能。中师德育工作应突出专业思想教育和师德教育。   中师要加大专业思想…  相似文献   

16.
如何培养中师学生备课、讲课、评课能力庆阳师范学校何沛中等师范学校的任务是培养合格的小学(含幼儿园)的教师。作为一名小学教师,除具有热爱教育事业的思想、渊博的知识外,还必须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下面就如何指导学生备课、讲课和评课,谈一点自己的作法:备...  相似文献   

17.
一、从师范教育下乡到乡村师范学校的产生乡村师范是一个历史概念。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诠释者有着不同的理解。1935年教育部公布的《修订师范学校规程》规定,各地方继续造就义务教育师资起见得设简易师范学科……设在乡村者,称简易乡村师范。《教育大辞典》将乡村师范定义为:“乡村师范学校是以培养农村小学教师为主的学校。”陶行知认为:“乡村师范学校是依据乡村生活实际,造就乡村学科教师、校长、辅导员的地方。”他在《师范教育下乡》一文中进一步指出:“我们不要以为把师范学校搬下乡就算变成了乡村师范学校。不能训练学生改造眼前的乡村生活决不是真正的乡村师范学校”。其实,乡村师范有其特殊的历史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8.
面向农村加强职业理想教育章敬炳作为一名思想政治课教师,兼着牧畜兽医专业职高班班主任,为了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我把培养热爱农村,建设农村的“四有”新人作为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目标。几年来,我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农村,优化“学农、爱农、献身于农”的职业理想,取得了一定成效,现谈几点体会如下。面向社会,多渠道开展爱农教育87年9月,我接任高二畜牧兽医班班主任,我发现:该班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农村,由于城乡差别和其他旧观念的影响,相当一部分人献身于农,建设家乡的精神准备不足,总想跳出“农门”。于是,我意识到,克服学生的厌农情绪,强化爱农思想教育,启发他们建设农村的历史责任感,是班主任思想政治工作的当务之急和核心所在。于是,我主动面向社会,在班级开展“三情”(国情、县情、乡情)教育活动。请原兽医站站长陈子余给学生谈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方向和目标,请县农牧渔业局负责人给学生讲我县畜牧业发展历史、现状及农村建设的远景规划,还请学校驻地的乡长、村长来班谈农村经济形势。同时,我组织学生还乡开展“乡情调查”,学生利用节假日调查了29个村庄,我依据他们的调查报告,汇编成为乡情教育材料:《改革中的29村》。学生们从中看到了自己家乡经济  相似文献   

19.
要办好一所中等师范学校,必须认真研究中等师范学校的培养目标。中等师范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远大理想,社会主义道德品质,良好师德,热爱教育事业,求实创新,从事小学教育工作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一定的艺术修养和健康体魄的全面发展的小学教师。中等师范学校是为基础教育服务,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的。在我省,中等师范学校大部分是为农村小学培养师资的。因此,中等师范学校能不能面向农  相似文献   

20.
一为切实办好高师,加强学生专业思想教育,1986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和发展师范教育的意见》曾明确地指出:“加强师范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思想教育,是培养合格教师的重要内容。要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教育事业的一代师资。师范学校要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在特别重要的地位,要把热爱教育事业和师德教育贯穿整个培养过程的始终,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立志把从事中小学教师工作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正是按照这个精神,各高师院校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的同时,也进行了“学师、爱师、从师”的专业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