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颁布实施后,做为科学课教师应该深入学习标准,领会课程标准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等内容,同时在具体的教学中通过实验和科学探究寻求教学方面的新突破,切实让学生通过科学课的学习。  相似文献   

2.
"科学课难上,实验不好做啊。"这句话在我们农村科学教师的教学交流中,经常会被提起。科学课难上,难就难在实验上。可是不能因为难就弃之不顾,我们只有迎难而上,才能在科学教学的课堂上挥洒自如。  相似文献   

3.
小学科学课是一门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它注重实验探究,在实验探究中去体会、理解、实践科学的魅力。认真做好科学实验,可以帮助小学生了解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兴趣与动手能力。本轮文主要从小学科学课的教学现状谈起,分析了科学课进行实验和实践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几点进行教学的建议和策略。  相似文献   

4.
在科学课上,学生经历科学、体验科学、理解科学,最重要的载体就是探究活动。开展探究活动的最重要的基础就是探究的材料,在《科学课》中,兰·本达教授也指出,材料就意味着科学概念,要让学生通过操作"有结构的材料"来收集事实、整理事实,在此基础上形成概念,探求规律。  相似文献   

5.
常言道:"爱科学,学科学。"科学老师只有充分激发起学生对科学课学习的兴趣,才能有效地提高科学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科学要以探究为核心,这是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的基本课程理念。对于科学课,实验探究环节无疑是教学环节的重中之重,实验探究是科学课的主要探究手段,很多科学知识、原理、方法都需要通过实验探究来实现。评价一节科学课精彩与否,把握好实验探究是关键。  相似文献   

7.
杨东 《科教文汇》2014,(2):201-202
本文针对初级小学教学中科学课程的教学导入类型进行分析,认为不是所有教学导入都适合小学科学教学。必须针对教学主体的年龄、心理素质、知识储备等情况进行合理安排。分析能够在小学科学课上使用的课堂导入的利与弊,同时对于小学科学课教学导入的深入思考认为,只有好的导入而没有起到教学效果,再好的导入也不能用。  相似文献   

8.
在一次参加南京市的市级科学研训活动中,我有幸聆听了《科学课》编辑部刘绍江主任题为《小学科学教学研究文章的撰写》的讲座。刘主任在讲座中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们要上儿童的科学课,做孩子喜欢的研究。"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起了我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1]搞好小学科学课教学可有效地辅助其它学科的教学,弥补单一学科培养目标的不足。因此,搞好科学课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但农村小学科学课的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与城市学校相比,农村小学教学设备简陋、教学资源匮乏、师资力量薄弱;农村学生由于地域、物质条件、社会、家庭文化等因素,普遍存在知识面狭隘,科学意识、思维、动手能力相对薄弱的问题。诸多原因困扰着农村小学科学课教学的有效开展。怎样克服这些困难,进行有效的教学?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将STEM教育理念融入到科学课程教学设计中,提升学生跨学科思维、复合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促进课程的整合化趋势,促进科学教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本文以小学科学课《探秘太阳系》作为实践案例,将STEM教育理念融入课程教学设计中,研究新型科学课。  相似文献   

11.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科学兴趣和科学精神为教学宗旨,江苏小学科学课的教材无论是从结构构思方面来看,还是从其包含的内容来看,其语言的运用、实验课题的设置等都紧紧围绕着新课程改革的目标,结合小学生的心智特点和成长规律,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文中简单论述了小学科学课的教学现状,深入研究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观察是学生在科学课的学习中所必须培养的一种科学素养。但是对于观察,许多科学教师的理解是存在误区的。在一些科学教师的眼中,观察只局限于学生用眼睛去看。只是其中一种辅助手段,而且认为上科学课只要学生动起来,只要符合科学探究的形式就行了。  相似文献   

13.
小学科学是一门操作性、创造性和社会性很强的学科,结合小学科学课的特点,科学地、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创造能力的培养,不仅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是切实可行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实验中探究,在实验中发现,从中培养他们的能力,尤其是创造能力,他们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发展自身,改造世界。那么,如何在科学课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15,(20)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探讨科学课探究教学模式,加快信息技术在科学教学模式的主导作用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1)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导入,激发学生兴趣2)科学课中要在学生无法感知时使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3)采用无线传屏技术统计小组汇报,总结归纳科学证据。4)科学探究活动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有机结合科学学科特点和学生特征,在课堂适合的地方运用信息技术,但是不能代替科学探究。  相似文献   

15.
科学课是以探究为核心的,探究是以行动为载体的,科学老师最烦恼的是科学课堂上学生的"动",不动不像科学课,一动就像体育课。如何追求简约的科学课堂呢?"动若脱兔,静如处子"是最好的写照。  相似文献   

16.
王小静 《科教文汇》2010,(12):65-66
科学课改革至今将近十年,改革在不断摸索中前进,取得的成绩值得肯定,但也有某些地区的改革在种种复杂的困境中被迫停止,我们可以看到初中科学课面临着某些改革的困境。2010年初教育部颁布了新的中长期教育改革纲要,在此推动下我们要从树立科学理念、重视学习和培训、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等方面寻找出路。  相似文献   

17.
科学课的教学是让学生知道身边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基本方法,以及发展对周围世界好奇心与求知欲,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形成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在教学中如果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与科学课相结合,将会在情境创设中,给学生逼真的感受;在直观的演示中,突破重难点;还可以开发课程资源,弥补材料不足的缺憾;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延伸探究的领域,让学生在科学探究的领域中自主遨游。  相似文献   

18.
科学课改革至今将近十年,改革在不断摸索中前进,取得的成绩值得肯定,但也有某些地区的改革在种种复杂的困境中被迫停止,我们可以看到初中科学课面临着某些改革的困境。2010年初教育部颁布了新的中长期教育改革纲要,在此推动下我们要从树立科学理念、重视学习和培训、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等方面寻找出路。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科学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各级各类的教学研究活动搞的如火如荼。那么我们的科学课究竟应该关注什么呢?纵观科学课程标准,我们不难在其中找到出现最多的两个字——"学生"。因此我们的科学课应该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为宗旨,充分打开教材、打开课堂、打开学生。  相似文献   

20.
小学科学课教学旨在让学生通过亲历科学探究活动,发展科学思维,而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科学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和主要内容,是科学学习的核心。本文结合科学课的教学实践,具体详尽地从形成假设预测,确立思维目标,提出探究问题,设计探究方案,得出探究结论,整理分析资料,展示收集资料等角度,探讨提升学生思维能力,进而让科学教学绽放光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