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编者推荐:变格前后的两篇文章看似相同,其实差异很大,正如评者所言,[相互变格一]重在“他励”,[相互变格二]重在“自励”——两篇变格作文的标题,很巧妙地蕴含“他励”或“自励”之意。如果将[相互变格二]的写作重心放在“字写得好”以后,就是两篇可相互变格——主旨相近,但有迥异——的典范作文了。两文还可各自变格:[相互变格一]由写母亲“他励”,变为儿子“自励”;[相互变格二]由写大仲马“自励”,变为朋友“他励”。这种变格方式,非常实用,不必另找材料。  相似文献   

2.
攀登     
“相互变格一”作文,在凸显主旨时,给标题“位置”加上“恰当”的修饰语,从而“向下”行文。“相互变格二”作文,将第三自然段中的“上一层”三字由实到虚行文,从而用“扶伤”的事迹来扣“攀登”二字。  相似文献   

3.
离而不弃     
这两篇相互变格文章为将课堂习作变为应试满分作文提供了可操作的经验——依据高考话题主旨对课堂习作材料的属性作新的选择。例如:“树”的材料,变格一作文因其主旨是“回归”,凸显其“静静站立”;变格二作文因其主旨是“行走”,凸显其“把那枝叶伸向了天空,伸出了墙外”。又例如:对“生活在何处”的回答,变格一答曰“在我们的心里,微笑着等待我们转过身来”;变格二答曰“在我们的脚下,山那边的灯光微笑着召唤我们走过去”。两位作者能这样做——用新话题主旨去给课堂习作中的材料属性重新定位——思维品质具有变通性。  相似文献   

4.
变格前后两文对立立论,都能成立。变格前作文将“修身”定位为“克服弱点”——小节;变格后作文将“修身”定位为“具备忧国忧民之心”——大节。变格前作文最后自然段中的“他们走向成功不是努力克服弱点”,宜改为“他们走向成功不是竭尽全力克服弱点”。变格后作文运用对比论证,对林和靖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做出独特的分析——有创意。  相似文献   

5.
游乐学园记     
编者推荐:两篇相互变格作文提供了"同材异旨"作文经验——用不同视角观察同一对象。"相互变格一"记旅游者观察乐学园,凸显"‘乐学’资源"之旨;"相互变格二"记校友中的成功者观察乐学园,凸显"笑对生活"之旨。因其主旨有异,材料详略不同——"相互变格一"对《乐学歌》全文照录;而"相互变格二"只提及歌名。  相似文献   

6.
怀念长头发     
变格前作文以头发之“轻”承载亲情之重,很有特点。全文用“头发”组织材料,跌宕起伏。“忽然看见一个‘男人’在照镜子’——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出彩之笔!变格后作文为凸显变格后的主旨,其变格的方法还有:①变换“要钱”的背景。变格前是“我要买词典”,变格后是“任课老师要我买复习资料。②变换“我”对妈妈剪去长发的“感受”。变格前“我欣慰”,变格后“我心渗血”。③改变了标题。“头发伤痕”,无理而妙,发人深省。④卒章“豹尾”,入木三分。“下星期,交15块钱”一笔,将变格后作文的主旨向纵深开掘。  相似文献   

7.
变格后作文《莺莺和张珙大团圆》,它除了契合2005年全国高考作文江苏卷“凤头、猪肚、豹尾”话题外,还契合2001年全国高考作文“诚信”话题——一篇作文两中全国高考作文话题,其写作经验十分宝贵!变格前后两文的“明说”相同——以张珙与莺莺的爱情作内容。但是,两文的“暗说”不同:变格前作文以老夫人作为封建礼教的代表;变格后的作文以老夫人作为不守诚信的代表——其变格方式是“更换‘暗说’内容”。  相似文献   

8.
空座     
变格前后两篇出彩作文,都采用层层深入的手法凸显主旨。变格后作文变换了升格前作文题目中的动词,且在行文时围绕变换后的动词描写新的细节——变格方式。变格后作文中的“现在的年轻人,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宜更换为“现在怎么还有年轻人”。以更加凸显全社会良好的道德风尚。  相似文献   

9.
有特色的文章是“我”用心写就的——“我开始留意教室和走廊,尽量多收集瓶子,帮她装在另一个袋子里”。此句还要锦上添花,将其中的“留意”“收集”和“装”的细节写出来,将遇到的矛盾写出来,将背景材料写出来。此文升格后可变格用于“投桃报李”材料作文,变格措施是:强化“相互帮助”,替换“知足的微笑”及相关文字。  相似文献   

10.
守而不痴     
变格后作文为将课堂习作变为应试满分作文提供了可操作的经验——依据高考话题主旨对课堂习作材料作辩证分析。例如:运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材料,变格前作文因其主旨是“清醒出走”,故正入反出“愚痛”之意;变格后作文因其主旨是“坚守”,故正入正出“不弃”之义。“愚痛”和“不弃”是“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材料中互相依存的两个方面——依据作文主旨选准某个侧面,作者运用了辩证法。  相似文献   

11.
这一组三篇作文——第一篇和第二篇属“升格作文”专栏,第二篇和第三篇属“变格作文”专栏。变格前后的作文,其标题只有一字之差,立意完全相反,但所用材料还是火柴姑娘和风婆婆,只是增补了桑塔纳的细节。  相似文献   

12.
考生自己的优秀课堂习作很有意义——可以根据高考作文题目要求,变格为高考满分作文。《出彩作文》第二期(《湖北招生考试》2004年11月号下半月)曾刊出《习作变格》一文,介绍“变换文题动词”“变换受事部位”“变题材改句子”等三种变格途径。现根据新情况,指出下列习作变格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父亲的生日     
编者推荐:文末“从里面端出一盆小鱼”——纵深开掘,“一盆”而又“小”,情深意重。此文标题宜改为“摸鱼”,显示材料的个性。此文“摸鱼”的材料可变格用于其他亲情话题(“母子情”“手足情”“夫妻情”等)的作文;还可变格用于“友情”话题作文,其变格途径是:变更人物之间的称谓。标题可沿用“摸鱼”。  相似文献   

14.
位置     
两文相互变格的途径——明示各个标题中的隐含信息,标题“位置”隐含“向下”之意,标题“攀登”隐含“向上”之意;相互变格行文时,反向运笔。  相似文献   

15.
韩信之死     
编者推荐:变格前作文主“进”,变格后作文主“退”,而所用的材料大体相同。从“大同”中写出迥异之旨,关键是引述和分析。引述时,按“旨意”述事,进行微调;分析时,找出事件中蕴含“旨意”的某个侧面,大做文章。  相似文献   

16.
雪中的玫瑰     
买花的场面有戏——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此文可用于“宽容他人与严格要求自己”话题作文,其变格的途径是:详写加塞买花的冲突及其解决矛盾的过程。还可用于“环境与育人”话题作文,其变格的途径是:详述买花人的心灵美,使“我”受到教育。  相似文献   

17.
两文所用的材料基本相同,而主旨不同。这是怎样办到的呢?第一,表述主体不同。“相互变格一”是老校长和狱方;“相互变格二”是威廉·哈维和塔·布克。第二,强化事件同主旨相关的属性, 淡化其不相关的属性。例如“打死狗”:“相互变格一”突出“老校长一没有大发雷霆,二没有给他任何纪律处分”;“相互变格二”突出“他坦然告诉老校长,自己只是想看看小狗的内脏结构……他的“坦诚”让他从老校长那里得到一项正合自己心意的“嘱托””。此文被强化的属性到彼文中却淡化了。  相似文献   

18.
此文“漏”字引领全文。第三自然段“这水库里的水是天上漏下来的”中的“漏”字——悬疑;第四自然段“走过”,第五自然段“走上”——探寻;第六自然段“发现几条细细的涓流是从乱石堆里流淌出来的”中的“淌”字照应开头的“漏”字——似乎探明;第七自然段“下山”发现“她卑微,不起眼,却自有她的神秘”——真正探明“平凡中有其独特的魅力”或“独特的魅力蕴含在平凡中”——升华主旨。此文主旨多元,其基本材料有利于写出变格作文。如果变格为“探索”话题作文,其变格的措施是:移步换行写水库源头;变格后作文标题为“大山寺水库之源”。  相似文献   

19.
变格前后作文题中都有“说开去”——这是作文的“雷区”。但是,作者规避了“散乱”的风险,各自都有明确的中心。作者处理“说开去”的成功做法是:所议,先聚合;所据,才发散。两文都请“诸葛亮”引出不同话题,其变格的做法是:从“诸葛亮出山”一事的众多属性中选择同话题相符的属性,再联想到同“此属性”类似的事例。如果将变格前后的作文,作为2006年高考湖北卷的应考作文,它们能深刻地把握作文题的命意。  相似文献   

20.
"变格作文"专栏征稿要求:变格作文是"变换作文主旨"的作文。选评变格前后的两篇作文。变格前的作文是有特色的课堂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