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与职业》2007,(34):109
一个学校的教师是否具有教育使命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有没有教育使命感。倘若校长的教育使命感非常强烈,管理科学,评价公正,那么他所管理的学校就会是一个风气纯正、奋发向上的育人阵地,这所学校的教师就会自觉地形成一种“不用扬鞭自奋蹄”的教育使命感。倘若校长没有教育使命感,把校长当“官”做,高高地凌驾于教师之上,俯视众生,自己整天跑官场,拉关系,这样的校长只能让懒惰懈怠不求上进的教师觉得舒心,那些事业心责任心很强的教师就会觉得郁郁不平了,长此以往,他们的教育使命感沦落则是必然的了。因此,要提升教师的教育使命感,首先要关注校长的教育使命感。  相似文献   

2.
“学校考评教师,只重教师的教案个数和作业的批改次数,淡化甚至无视教师的职业道德、责任心、工作能力和效果”“教师布置作业搞‘一刀切’——统一作业内容、形式和数量,学生无条件接受,没有选择余地”“为了迎接上级领导来校检查工作,不少学校停课搞卫生,或是叫学生上街列队迎接,  相似文献   

3.
不少教育界的同仁大多耳濡目染过这种情况,教师有时由于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而特意请学生给自己帮忙批改作业,从而遭到学校领导的处罚和批评。不少的学校领导和部门管理者将教师由于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而请学生批改作业说成是教师“对布置作业的日的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懒惰和缺乏应有的责任心和师德”、“是为自己减负”等。[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信任与责任     
有一次,我跟我们李莉校长谈起有关“责任心”的话题,她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实在称得上是“艺术”。有一次李校长布置学生回去参加公益劳动,可这帮小家伙的作业竟拖了两个星期,而且还有十几个学生没有做。课上,李校长把这几位学生叫了起来,问大家:他们没有完成作业,你们说怎么办?大家想了很多办法,可李校长都不满意。最后她说:我们都为不完成作业的同学难过、担心,可是我们不能总是批评和惩罚呀。他们是我们班级的一员,难道你们就没有责任去帮助他们,督促他们去完成任务吗?难道……片刻的沉默之后,李校长开始宣布:今天我们要…  相似文献   

5.
一次,学校要举行优质课比赛活动,校长特意开大会动员教师们报名参加。令人惊讶的是,年龄在40岁以上的教师竟没有一人报名。于是,学校领导立即组织部分教师代表座谈。当问及参加学校优质课比赛一事时,他们有的说:"这些抛头露脸的事,让年轻人去做吧";有的说:"反正学校有‘骨干教师’在,根本轮不到我";  相似文献   

6.
1.认识不尽统一。农村中小学领导、教师对图书的认识有很大的差异,33.4%的校长认为:图书建设方面没有必要,教育质量才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考察教学质量,明显是对教材的考核,课外知识又不列入考试内容;56%的校长认为:从培养人的长远发展看,学校图书是相当重要的,但学校资金困难,没有经费来源,只能望书兴叹。教师中有89%的人认为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没有时间和精力阅读课外书籍。  相似文献   

7.
从学校到校长家,少说也有十多里路,可是中午校长没有办酒席招待“检查团”的事,很快像一股风迅速吹到他家里。几天前校长接到通知,上面组织的检查团要到各学校检查工作。校长在教职工会上刚读完通知,教师就议论纷纷:“不是刚检查过嘛,怎么又要来检查?”“什么检查团,还不是‘旅游团’、‘吃喝团’。”本来挺肃静的会场,忽然间“骚乱”起来,然后像森林大火一样迅速蔓延。坐在后排的一位语文教师又说了句怪话:“‘蝗虫’又要飞来了。”大家马上就联想到方成那幅“蝗灾”的漫画,都哄笑开了。校长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没有批评那语文…  相似文献   

8.
文摘     
为什么有的教师教不好自己的孩子 首先,教师在家庭和学校中所处的地位不同。他们在学校面对的是学生,在家庭则是以家长的身份教育子女。他们能全面平等地看待学生并实施正确的表扬和批评:对自己的子女却往往期望过高。第二,教师在家庭和学校中所采取的教育方法不同。在学校能按照教育原则进行耐心的说服引导,对子女却往往用  相似文献   

9.
不久前,几个好友小聚,大家向我讲述了学校里几件耐人寻味的事. 好友小张学校的几位老师期中考试结果不甚理想,在全体教师会上受到了校长的严肃批评.当时几位教师脸上火辣辣的,十分尴尬,恨不得立马找个地缝钻进去.此后,他们卧薪尝胆,奋发图强,以校为家,埋头苦干,终于在下次的考试中进步了好几个名次.原以为校长会在教师会上隆重地认可和表扬他们,谁料到,校长并没有如此,且认为他们的成绩远没有达到预期,更是号召全体教师要把成绩提升到"更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不久前,几个好友小聚,大家向我讲述了学校里几件耐人寻味的事. 好友小张学校的几位老师期中考试结果不甚理想,在全体教师会上受到了校长的严肃批评.当时几位教师脸上火辣辣的,十分尴尬,恨不得立马找个地缝钻进去.此后,他们卧薪尝胆,奋发图强,以校为家,埋头苦干,终于在下次的考试中进步了好几个名次.原以为校长会在教师会上隆重地认可和表扬他们,谁料到,校长并没有如此,且认为他们的成绩远没有达到预期,更是号召全体教师要把成绩提升到"更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以来,给基础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校长应如何应对这次改革呢?我认为,校长应从3个方面采取措施,引导和做好新课程改革工作,即“用新的观念引导课改,营建氛围参与课改,用宽容的态度对待课改中出现的问题”。一、用新的观念引导课改学校要想把教育办好,校长就要有思想;有了思想,校长还要将它转化为全体教师自觉的教育教学行为。校长应当领导全体教师参与课程改革,但校长不可能代替每个教师去教授课程。因此,校长要重视教师观念的更新,努力帮助教师“确立新型的课程观,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确立新型的教…  相似文献   

12.
一、情感教育的歧化现象及其分析1.简单化一部分教师认为情感教育,无非是讲课要有表情,待学生要慈爱而已,把情感教育简单化。在课堂上对学生都是正面的表扬,认为批评和惩罚会引发学生的不满情绪,会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乃至伤害他们的自尊。也有的教师认为情感教育就是课外多“关爱”学生,课外多和他们进行情感交流,但课堂上仍然是认知教学、技能训练。学校、课堂是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学生步入社会的一些必要素质包括文化、人品、情感等都要能适应现在和未来的社会生活。在学校,教师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使他们情感满足的虚拟的环境,而在…  相似文献   

13.
有效的沟通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相通的彩虹桥,在学校工作中,倘若校长在与大家的沟通中讲究技巧与策略,使管理充满智慧,这所校园定会像被和煦的春风吹拂过那样,充满了和谐与成功。有人说:“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可见,校长是学校中举足轻重的人物,有极大的权威。然而,学校如果没有教师,就谈不上传授知识和培养人才;学校没有高质量的教师,就谈不上提高教育质量。因此,培养一支乐教、善教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校长的重要责任。笔者认为,搭建校长与教师之间有效的信息沟通平台,有利于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使他们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  相似文献   

14.
学校机构改革是整个教育体制改革的内容之一。它既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又是学校管理向现代化发展的迫切要求。现代管理的三大内容是:机构、法、人。机构是首要的,没有一定的机构,法不能执行,人无法工作,整个学校管理就不可能有序,更谈不上管理效能的提高了。管理机构好比人的大脑中枢神经,支配、指挥、控制着各个部门的运转。“领导体制实际上是一个”‘领导场’或‘管理场’的问题,不论哪位领导者进入这个体制,就象一个电子进入电场一样,只能在确定的轨道上运转。‘领导场’或‘管理场’正确,电子的能  相似文献   

15.
一、情感教育的歧化现象及其分析 1.简单化 一部分教师认为情感教育,无非是讲课要有表情,待学生要慈爱而已,把情感教育简单化。在课堂上对学生都是正面的表扬,认为批评和惩罚会引发学生的不满情绪,会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乃至伤害他们的自尊。也有的教师认为情感教育就是课外多“关爱”学生,课外多和他们进行情感交流,但课堂上仍然是认知教学、技能训练。  相似文献   

16.
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增强各级学校校长、教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大名县人民政府于一九九三年设立了‘县长特别奖’和‘县政府特别津贴’。奖励办法规定:对连续两年获学年末考评全县前二名的县重点初中、文教办事处的校长,获学年末考评全县前三名的乡镇文教、乡镇中学校长,县政府授  相似文献   

17.
一、问题提出" ‘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能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在课堂上以学生的学为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发挥教师对学生课外、课内学习活动的指导作用。要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就要布置课外预习作业。  相似文献   

18.
苏霍姆林斯基曾深有感触地承认:“在我们的创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对‘差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没有哪一位老师不这样认为。”转化“差生”是学校和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去转化他们,引导其迷途知返,由“差”转优,是教师工作的重点,也是一个永久的课题和难题。  相似文献   

19.
2012年9月,当得知学校成为全县唯一一所被省教育厅表彰的"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以下简称"比访")先进学校时,兴山县昭君镇初级中学(以下简称"昭君中学")校长王强正和几位教师一起赶往偏远的建阳坪进行家访. 挂断电话,王强平静地继续自己的家访,一切都自然而然."‘比教学’和‘访万家’,虽然以前没有这么叫,但这两项内容一直是学校的常规工作,也是教师的分内事.很难想象没有了这些常规内容的学校教育怎么能实现教书育人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是学生对表扬批评不在乎吗?朱文杰,朱瑞表扬与批评,是传统的有效的教育、管理方法。但近年来,这一方法在一些学校却不那么灵了。不少学生对表扬和批评不在乎,一些教师感到挠头。有些教师认为现在学生思想活跃,不那么重“名利”;有的教师说是现在的学生“重实惠,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