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在课堂教学调研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些教师在课前做了精心准备,可课堂效果很不好,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角色还没有真正体现出来。因此,教师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参与,好学乐学,让低效课堂转变成为高效课堂就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正>社会要和谐,和谐社会让人们享受美好生活;课堂教学要和谐,和谐教学铸就高效思想品德课堂。和谐高效课堂是当前课程教学改革所追求的一种新境界,是课程教学改革的一大成果。所谓和谐课堂,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教者、学生、教材、方法四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刘清生 《成才之路》2012,(23):15-15
近几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教师都在进行有效的教学探索,创设高效课堂。高效课堂不仅注重学生高效率地掌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注重教师教学思想和方法转变,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重新定位。在教与学的矛盾中达到统一,打造有思想、有文化的高效课堂。衡量高效课堂的标准是什么呢?结合我校的教学模式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是对于一项学习任务学生与教师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合作完成,它应该是教学境界里的最高追求.高效课堂是教师在实施教学时一个长期目标,也是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高效课堂当然不是让学生"学会"为唯一的目的,它还必须让学生享  相似文献   

5.
<正>教学模式的转变对教师来说,就是教学方式的转变。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课程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这一观念的转变,为打造高效课堂做了前提保障,课堂上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过程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讲练结合"。打造高效课堂也是当前吉林省大安市教育局提出的一项课堂教学改革,高效课堂是指在常态的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积极主动探究,在短短的40分钟课堂教学中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  相似文献   

6.
朱侠 《考试周刊》2012,(69):37-37
构建高效课堂。就是要让课堂教学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最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以实现教书育人的最终目标。在新的课程环境下.语文学科的教师都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并对“如何形成高效的课堂”进行了探索。本文在对提高学习效率的多种教学方法进行研究总结后.从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加强教师自身的备课水平以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方面对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效课堂意在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解决更多的问题。高效课堂是教育改革的方向,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转变自己的角色,充分做好备课工作,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促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教学改革出效率,课堂革新需先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新的课程理念呼唤新的课堂教学的诞生.我市教育局倡导的“15/20/10”模式的本质就是实现高效课堂,即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对教学资源的整合、教学语言和方式的设计、教学难点的把握等程序,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自主探究新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9.
要想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构建高效课堂需要强有力的理论思想作为指导,所以教师要顺应教育发展趋势,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真正的高效课堂是使学生真正享受课堂,跟随老师引导,积极融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有做到这样,才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初中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生字,让学生熟读或背诵课文;它培养的是学生回答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更多语文技能,并且将所学语文技能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在日常的交流中体现出语文水平,这才是初中语文课堂的最终目的。所以初中语文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构建高效课堂,让课堂有限的40分钟发挥最大作用,让学生学到最多知识,掌握最多技能。  相似文献   

10.
<正>开展高效课堂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减轻",两个"提高",即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效益.高效课堂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因此,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就成为我们每个教师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在平时的教学和反思中,笔者认为,高效课堂就是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质量,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充满兴趣地学  相似文献   

11.
高效课堂要求教师充分放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教师不仅要更新教学观念,把握高效课堂的方向,更重要的是精心设置教学环节、巧设课堂情境、开发与利用一切有利于教学的课程资源,为践行课改理念,构建开放的、民主的、探究的高效课堂做好扎实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2.
课改,说穿了就是从教师的角色入手。传统课堂往往耗时较多,收效甚微,老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学生不快乐,教师不幸福。因此,要逐步实现从传统课堂向高效课堂的转变。但是要实现从传统课堂到高效课堂的转变,最根本的是要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论文《浅谈在高效课堂模式下如何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从转变观念,真正实现从传统课堂到高效课堂的意识的转变、重新定位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放手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实现角色转变等三个方面论述了教师在高效课堂模式下如何实现角色的转变,做到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还课堂于学生,真正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让教育发生在学生身上、让发展发生在学生身上。  相似文献   

13.
时下,教育教学改革有两个热词:有效教学、教学模式。究竟什么是有效教学,教学究竟要不要模式,教师能不能建构教学模式,对这些问题的认识还不是清晰、准确的,更为重要的是实践还很不充分,总结、提炼也不到位。《高效课堂:模式与案例》一书对有效教学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对教学模式进行了准确的把握和建构,为教学改革提供了  相似文献   

14.
<正>在日常教学中,课堂低效一直是摆在诸位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课堂低效导致学生厌学和教师厌教.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不少同行都在艰难地探索构建高效课堂的途径,希望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锻炼.那么,究竟什么是高效课堂呢?我们的课堂,有一点是既定的,就是时间.用最少的时间圆满完成任务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就是高效.那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呢?一、精心备课,是奠定高效课堂的基础1.把握教学内容、课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把握好课堂,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构建高效课堂是广大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所谓高效课堂,是指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通过教师的教学,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方  相似文献   

16.
作为语文教学生命的课堂实效性是语文教师追求的目标,在教学课堂中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否抓住课堂的实效主线,体现了语文教师潜在的功底.在粉饰课堂的过程中能否打造高效课堂,能否让高效的课堂延续下去,是广大教师思考的问题.对高效课堂的打造从钻研文本、培养语感、指导阅读与精确的提问入手,深入分析,提出打造高效课堂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正>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创建高效课堂,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以及英语运用能力。因此,教师要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把握学生的英语能力,选择适合高效课堂创建的教学策略。一、以生为本,教师要把握学生的英语基本能力要想创建英语高效课堂,教师首先要把握学生已经具备的英语基本能力。如教师新接手一个班级,就要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了解学生的英语能力。如在八年级He said I was hard-working教学中,课前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自由读写本课的单词,让学生课前自  相似文献   

18.
<正>高中化学教师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应以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基本理念及当前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倡导学生阅读自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索的积极主动性,并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预习——展示——反馈"的教学模式为基础,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教师指导为主导,让学生在体验化学知识发现与创造的历程,从而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高中化学教师应该抓住教学改革这次契机,转变教学观念,更  相似文献   

19.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产生一定的冲击,高中语文教学课堂面临新的任务与要求。高中语文教师要从传统语文教学课堂实际出发,构建高质高效的教学课堂。在这样的新形势下,高中语文教师要想打造出真正的高效课堂,不仅要从教学模式上进行转变,更要从课堂角色、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上进行转变。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积极的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并且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本文以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构建高质高效的教学课堂作为主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是高中教学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是学生接受知识的最主要途径.课堂教学的效率是决定学生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要打造高效课堂,体现新课程理念,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准确把握教材内容,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教会学生学习,使学生在主动学习过程中真正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