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全面深化改革,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新政下,高职生就业将迎来新的曙光.他们的择业观正确与否,势必影响就业的成功率及人生发展方向.本文通过大量的实证调查,对高职生择业观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为高职生择业、高职院校开展就业指导及政府劳动就业相关部门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择业观和择业行为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这一就业政策背景下,大学生的择业观、择业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高校要为大学生择业、就业提供指导和服务;政府要为大学生就业西部、基层、农村提供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3.
自由择业,双向选择的就业政策,给高职毕业生带来了就业的灵活性,提供了更多的择业机会,但也带来严峻竞争和挑战.由于高校扩招,毕业生数逐年攀升,国际性金融危机和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等影响,我国经济有下行趋势,加上高职学生在学历层次上的特殊性,就业存在很大困难,部分学生因此出现焦虑、恐慌、茫然、困惑等心理问题.就业指导工作必须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调适和引导,让学生从容就业.  相似文献   

4.
在全面深化改革,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新政下,高职生就业将迎来新的曙光。他们的择业观正确与否,势必影响就业的成功率及人生发展方向。本文通过大量的实证调查,对高职生择业观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为高职生择业、高职院校开展就业指导及政府劳动就业相关部门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高职学生就业心理的调查研究与工作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莹  陆旸 《辽宁高职学报》2012,14(8):105-107
为真实、准确、全面地掌握高职学生就业心理状态,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了学生的择业心理活动状态,并分析了影响高职学生就业的相关因素。针对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心理问题,有的放矢提出方法对策,帮助学生走出择业的心理误区,摆脱不良心理的困扰,客观认识评价自己,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健康的择业心理。  相似文献   

6.
当前高职生就业有很多问题,而就业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着高职生就业,主要表现为高职生择业心理误区和就业认识误区。笔者认为要解决高职生就业心理问题,必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调整就业期望值、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同时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再创业"的思想、培养四种基本职业能力并掌握一定的求职技巧。  相似文献   

7.
姜希 《华章》2011,(26)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也日益凸显.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是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本文广泛深入地了解高职学生的择业意向和择业期望值,试分析高职学生的就业心理特点,探索适合高职学生的心理辅导模式,帮助学生提高就业意识,提升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我国高职教育中,强化学生的就业、择业教育是一项最为紧迫的任务.为此,必须充分认识在职业教育中加强就业、择业教育的现实意义,真正把职业教育转变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正确轨道上来,切实转变角色,把握好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院校实施就业、择业教育的各项基本要求,将择业、就业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9.
在目前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下,医学专业就业的形势出现了新的变化趋势,尤其是地方高职院校的医学生就业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抉择.文章通过分析高职医学生择业心理矛盾和出现的原因,提出了心理调适的方法,以期对高职毕业生进行合理引导,帮助他们克服择业心理矛盾,摆正择业心态,实现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0.
随着师范专业"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就业政策的推行,师范生的就业选择更加多元化,就业行为的城市和地区指向性更加明显,择业中利益与价值观矛盾更加突显.师范教育要适应这些变化,深化教育改革,加强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理想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职院校毕业生"学校推荐、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市场就业制度的实行及各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容,各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实施机构改革,企业减员增效,职工下岗分流等原因,高职院校毕业生面临着就业难、难就业的困惑。面对这些现实,优化高职院校职业指导教育,积极培育校园就业市场,帮助毕业生转变择业观念,强化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12.
2016年正好是"95后"高职生大规模就业的"元年",他们无论是择业观还是价值观都有与"80后""90后"不同的新特点。本文从"95后"高职学生择业就业心理出发,以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为样本,通过调查法和访谈法,调查"95后"高职生择业观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中国梦视域下高校培育高职生择业价值观的对策和途径。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职院校的扩招,高职生的就业压力逐年增大。影响高职生就业的因素较为复杂,本文将从宏观经济与国家政策、学校教育与就业指导、家庭环境三个外部因素;高职生自身综合素质、择业观念两个内部因素进行分析,对高职生就业的影响因素作尝试性研究。  相似文献   

14.
理性择业观是高职生正确择业的行动指南。高职大学生理性择业观的构建需要依托"就业政策"、"社会需求"、"自我认识"三维路径。  相似文献   

15.
对于每一位即将毕业的高职学生或者正在学校学习的高职学生来讲,在求职、择业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矛盾和问题.尤其今年是第一批大学扩招毕业的第一年,就业和择业的形式十分严峻,高职学生的就业压力就更大了,及早的做好高职学生的就业工作,正确的指导他们更新就业观念,选择好就业方向,把握好就业机遇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高职生择业心态分析与就业指导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铭 《教育与职业》2006,(30):77-78
当前,高职生的择业心态呈多元化趋向,积极与消极并存,但总体上心态平稳。高职生就业指导工作要根据高职生的择业心态,拓宽就业工作的广度和深度;着力转变高职生的就业观念,形成正确、健康的择业心态;还要突出就业指导工作的个性化。  相似文献   

17.
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对人才市场规则、就业的有关政策和就业的基本知识了解不够,缺乏就业的有关准备,缺乏对择业技巧的掌握,对就业市场的适应度比较低.为此,开设职业指导课,加强职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是高职院校领导和教师应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对开设职业指导课的目的和要求、主要内容和应该遵循的原则、教学重点和教学建议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双向选择"、 "自主择业"的就业政策下,大学生在面临择业时的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自身能力的充分发挥有着重要的意义.国内外研究者们对择业效能感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包括其理论基础、概念界定、测量工具、影响因素和干预研究等几方面,以期为提高大学生择业效能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分析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择业心理,提出通过创立品牌特色、树立现代"营销"理念、推进校企合作、加强对外宣传、构建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体系等途径来改善和促进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重点问题.高职院校毕业生要想顺利就业,更须摒弃传统就业思维定势和落后的择业观念,树立全新的择业观念,开辟新的就业渠道.通过对高职毕业生择业观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教育与引导高职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对策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