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实心球出手无力,或未完成掷球动作,实心球就离手产生原因:1.两手没有用力握球,只是用手指轻托住实心球,造成手指与实心球之间的摩擦力减少,掷球时作用到实心球上的力量随之减少;2.掷球时,不是向前上方挥臂,而是肘关节先向前下降再掷球,造成手指无法控制实心球的方向,力量也  相似文献   

2.
教学设计思路本课主要力图解决学生前掷过程中如何利用身体各关节力量进行投掷,增强身体各关节对球的控制,提高控球手感,掌握双手正面前掷实心球中的肩关节带动肘关节挥臂用力技术动作,体会全身协调用力,为完整的前掷实心球教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正>一、实心球的技术原理分析双手前掷实心球的动作做法和要求:两脚前后或左右开立,面向投掷方向,双手持球至头上方,身体稍后仰,原地用力蹬地、收腹、挥臂,将球向前上方掷出。背弓充分、蹬地、摆体、甩臂、扣腕、拨指用力顺序完整,出手有力,控制好球的方向,各关节协调用力,将球掷远。[1]通过以上  相似文献   

4.
掷实心球动作实质上是投掷动作中最后用力的后一部分,即从“满弓”开始完成动作,因此,关于动作要领及其错误动作的纠正方法,查找投掷教材即可。这里我们着重分析头的作用,其实学生投掷中的许多错误也都与头有关。   一、投掷理论分析头的作用   投掷理论指出,头在投掷中起着重要作用,它直接影响肌肉的拉紧与放松,并有助于身体的平衡和完成超越器械,推球前的抬头有助于提高出手高度和出手角度。   二、准备姿势时头的动作及其作用   投掷实心球动作是从“满弓”开始。此时,头的动作应该是充分后仰,这有利于“满弓”更加充…  相似文献   

5.
正中考体育考试项目的设置各地区各不相同,但是由于实心球在力量素质考查中比较容易实施,对场地要求也相对简便,所以很多省份都选择了实心球作为中考体育的考试项目之一。任教十多年,笔者就以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的一些经验与大家一起交流。一、影响实心球远度的几个因素实心球是一项力量性、柔韧性和动作速度项目,是以力量为基础,以动作速度为核心的投掷项目。影响实心球成绩有三个因素,实心球的出手初速度、出手角度及出手高度,其中出手初速度是最重要的因素。实心球出手初速度主要是由最后用力投掷球的距离和时间决定,用力距离越大,时间越  相似文献   

6.
<正>前掷实心球能有效发展学生上肢力量和协调性,是落实体育核心素养、培养“运动能力”的载体。在前掷实心球过程中,最后的挥臂鞭打用力是投掷动作的关键一环,此环节中易出现“没有鞭打动作”“用力鞭打意识不强”“鞭打用力不够”等问题;教学中如果只用“远度分值”判断强化“最后鞭打用力动作”是否有效,  相似文献   

7.
陈利军 《体育世界》2014,(12):108-109
正面双手原地前掷实心球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投掷项目,在练习和体质测试中往往见到不少学生由于身体素质较弱,再加上没有正确掌握实心球投掷技巧,成绩不是那么理想。那么如何提高投掷实心球的成绩呢?通过为期9年(3个循环教学)对我校学生原地双手前掷实心球的教学研究、训练实践中摸索出一点体会,并进行本研究,得出结论:1)反弓训练是双手原地前掷实心球教学的基础,他能够保证以后出手速度和出手角度操作的可行性也让学生对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有个准确的切入点,大幅度的提高了学生投掷实心球兴趣与能力。2)根据人体肌肉用力特点和原地双手前掷实心球的投掷工作原理,从学生了的视角给出了一些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超越器械形成满弓的训练方法,旨在抛砖引玉,与同行进行探讨,为学校体育教学的进步提出参考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正>对于原地双手头上掷实心球看似简单的动作,如何才能使学生正确掌握投掷技术并提高成绩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从投掷力量、投掷方法、出手角度和出手高度四个方  相似文献   

9.
<正>笔者在教双手头上掷实心球的过程中发现:一些学生总认为技术动作不重要,只要胳膊粗、力量大就能把球掷远,对于投掷用力顺序、投掷高度、出手角度等均没有过多的关注。针对这些情况,笔者巧设分组,在对照的基础上引导、启发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调动学生主动学、练的积极性,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在进行原地双手正面掷实心球教学时,会有不少学生出现"两次用力"的错误现象。所谓"两次用力"现象就是在投掷的过程中技术动作有短暂停顿,用力不连贯,不能把全部的力量集中传递到实心球上,  相似文献   

11.
1 前言实心球掷远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测试项目之一,也是高等学校体育课教学内容.实心球的技术规格是:两脚前后开立或左右开立,身体面对投掷方向,双手举球到头方后仰,原地用力把球掷向前方.当两脚前后开立时,球出手的同时后脚向前迈出一步,但脚不能踩线.通过实心球的练习,可提高上肢、腰、腹、背的爆发力,达到强身、健身的目的.因此,它是衡量学校体育教学效果、群体工作开展的客观标准.  相似文献   

12.
<正>一、体育学习方式应用例析(一)教学设计案例教学内容:原地正面双手前掷实心球(水平四)教学目标:1.学生乐意参加实心球的各种练习,主动探究投掷实心球的方法,进一步掌握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的技术动作,并了解影响实心球远度的两个因素;2.通过各种投掷练习促进学生上、下肢力量的提高;3.培养学生勇于探  相似文献   

13.
<正>点击游戏:研究运用方法体现游戏价值在教学实践中,就投掷而言有很多投掷类游戏能帮助学生掌握投掷动作要领,发展上肢力量。笔者将教学中常用的几种小游戏与大家共享。一、双球乐游戏目的:发展学生的投准能力以及上肢力量。游戏方法:学生四人一组,每组两个实心球。画两条间隔3m的平行线,作为起掷线和目标线。游戏开始后,练习学生双手托双球,同时用力将球掷出,然后快速  相似文献   

14.
实心球能发展学生的爆发力,锻炼上肢力量以及腰腹肌力量,充分提高投掷能力。在教学中如何提高投掷实心球的成绩呢?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经过反复实践发现,只要具备了以下三方面因素,实心球就不愁投不远。一、掌握投掷实心球的技术动作掌握投掷实心球的动作技术是投掷实心球的关键,在这里必须注意三点:1.投掷时,身体成反弓,形成一个鞭打动作。因实心球是一种原地投掷项目,要提高它的初速度,只有尽量加长实心球离手前的用力距离和加大鞭打力度,才能保证实心球投得远。当然,过度的身体后仰和抬头,也是错误的,不但不会投得远,而且…  相似文献   

15.
抓好“四课”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教学中的一些常规教学内容 ,尽管动作技术看似十分简单 ,但实际上身体内在的协调用力是该动作技术的关键所在。只有对该动作技术的用力顺序、用力程度、用力方向、用力时间有明确的感知 ,才能正确掌握技术动作 ,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下面 ,以实心球教学为例 ,来说明抓好技术动作关键 ,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一、掷实心球动作的技术关键掷实心球动作技术中的技术关键是 :两腿蹬伸动作、腰部急振动作与探臂动作三者之间的协调配合和手臂挥臂至头前上方时手指有明显的向前上方拨球的动作。这是掷实心球动作技术的关键所在 ,前者解决了掷实心球…  相似文献   

16.
一、原地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的技术动作分析 原地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可分为三个过程:握持球及准备动作、最后用力、球出手后的平衡。1、握持球及准备动作。抛实心球最终是通过手指将球拨送出去的,所以握持球是整个技术动作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握持球必须符合以下要求:A握持球要稳定,  相似文献   

17.
正前掷实心球是一项以力量为基础,动作速度和协调性要求很高的投掷项目。目前实心球是体质健康标准内容和中、高考必测的一项指标。大家对实心球技术和训练方法探讨很多,老师们在训练实心球理论和发力方面也有研究。都知道身体做成"满弓形",用力顺序是:蹬地、展胸、收腹、鞭打、扣指等等。但为什么有力用不上?有劲掷不远?笔者也有这方面的困惑,仔细研究,通过近几年体育专业训练和教学实践,方知忽视了细节,这细节就是平常习惯动作,时间长了就是难题,直接影响前掷实心球效果。  相似文献   

18.
<正>一、技术学习要循序渐进由于掷实心球技术很难掌握,学生们往往感觉有劲使不出,或者用了很大的力气,投掷的距离很近,这些都是因为对掷实心球的技术动作掌握不扎实造成的。因此,在教授技术动作时切忌盲目练习,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1.学习动作时要由简到繁,从上到下逐步掌握动作要领。先带领学生学习压腕、拨指的动作(双手胸前持球做压腕、拨指练习),再过渡到快速挥臂鞭打练习(双手头上持球做前掷练习,要求挥臂快速有力,压腕拨指,出手角度在35°~42°,见图1),  相似文献   

19.
初中生初次接触实心球的练习,在教技术动作上掌握不好,许多学生的投掷用力顺序不准确,导致出手的球没有远度、高度。在上步双手向前掷实心球当中,总结以下几点教法与小技巧,仅供参考:1.练习前:练习前的准备活动要充分,尤其上肢的柔韧性要拉开,注重肩关节的拉伸。可以让学生互相搭在双肩上,轻轻下压。2.预备姿势:持球时需双手手心托住球体,切忌双手持住球体的两侧;下肢前后开立,左腿在前,右腿在后弯曲,上肢超越下肢后倾,双臂尽量向后伸直,肘关节高于肩关节,小臂高于肘关节。3.用力顺序:右腿蹬地、展髋、挺胸,形成“反弓”,大臂带动小臂,形成…  相似文献   

20.
通过连续3届体育高考实心球训练对比后研究发现,身体素质较差的考生原地掷实心球的动作技术反而更不合理,姿势框架搭建不利于身体最大发力;从运动力学分析表明,对于力量较弱的考生最好采用能够提高自己发力的接近式投掷方式,对于爆发力大的考生则采用拉长式的投掷方式是最好不过;文章介绍了2种不同用力工作距离的掷实心球形式的训练方法供指导教师参考,同时为帮助学生提高实心球成绩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