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的传媒时代的到来,要求电视媒体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整合范式。为了有效地配置整合资源,首先需要明确目标和方向,然后把频道资源配置作为核心,再围绕“频道”这个中心,合理配置电视台内部人、财、物等支持系统资源。另外,跨媒体资源的交叉配置和信息化管理都是实现对有限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手段,从而使电视媒体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胡立德 《现代传播》2006,(4):156-158
一、省级电视媒体面临的主要问题省级电视媒体目前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三个:一是频道设置过多,二是频道整体定位不够科学准确,三是节目同质化问题较为严重。从电视媒体的发展历程来看,增设节目频道客观上丰富了电视屏幕,更大程度地满足了广大观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但从媒体的出发点考虑,抢占频道资源、争取更多的广告份额才是这一行为的内在动力。当主要频道广告增长趋缓时,开发新的频道无疑会有效提高广告收益,并使媒体得到壮大和发展,所以在世纪之交,在全国范围兴起了一股增加频道的浪潮。省级电视媒体设置的频道大多都在五、六个左右。单…  相似文献   

3.
面对日益激烈的电视市场竞争,如何让媒体整合现有资源、锁定目标受众、赢得市场先机?频道专业化似乎已成为媒体走向市场化的一个手段,成为中国电视媒体发展的新趋势。从中央电视台到省级电视台,到地方电视台,新闻、经济、科教、体育等专业频道相继出现。  相似文献   

4.
周贤芳 《视听界》2004,(3):82-82
广播电视集团化本质是产业层面的资源整合。资源整合是解决中国广播电视目前共性问题的内在要求。目前,中国电视存在的共性问题主要是资源有限却使用效率不高、浪费很大。一是资源配置不合理。电视内部资源配置的方式主要是以频道、栏目为基本单位,即频道制、栏目制。将电视资源按频道划分, 再划到栏目,形成以栏目为基础、频道资源为主体的设备、人力、内容和制作资源的配置结构,这容易造成对有限电视资源的“封建式”分割,形成若干“小而全”的小农经济生产单位。加之栏目设置种类繁多,加剧了资源配置的分散性与小型化。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资源的配置层次越低、结构越散,生产能力就越弱,生产水平就越低。其实,任何一个企业不能指望去垄断整个市场,只要能控制或占有市场链中一个环节,就拥有了对整个市场的操控权和主动权。要把分散的资源整合起来,以弱胜强,以小搏大。如果  相似文献   

5.
一、地方台海外频道的发展现状除中央媒体外,我国的省级海外电视媒体成立的时间很短,真正完整频道而不是单个节目覆盖海外的历史可以从中国电视长城平台的建立算起。2004年中国电视长城(美国)平台开播,除了中央级媒体如央视4套、9套,凤凰卫视和香港有线外,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省级电视台建立了国际频道,开始了完整频道的海外覆盖,由此拉开了地方电视台拓展海外市场的序幕。  相似文献   

6.
频道专业化无疑是21世纪中国电视媒体发展史上的一场革命,目前我国许多电视台都已完成了其在频道专业化方面的改革,但是有关频道专业化的讨论却依然在进行着,其引起的思考是深远而广泛的。频道专业化是指在现有的电视频道  相似文献   

7.
随着频道专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电视竞争在多频道竞争时代更多地表现为同质竞争,即相同或相近定位的类型化频道之问的竞争。目前电视媒体市场的现状,传受众感到“有节目,无频道”即品牌节目给观众留下的印象  相似文献   

8.
随着"限娱令"等广电新政频出,加上新媒体的挤压,电视媒体遭遇极大冲击,省级卫视经过洗牌后,竞争中被边缘化的地面频道重回人们的视野。省级地面频道因其灵活的节目编排、多变的节目制作和地域接近性,被认为会迎来发展的春天。在各媒体争抢市场的今天,这已不再是电视媒体内部的此消彼长,而是混杂着多方力量的复杂棋局。地面频道如何应对广电新政的激荡?如何在全媒体时代的竞争压力下找到生存之路?地面频道面临四面楚歌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电视媒体已进入产业化发展时代,面对新媒体发展态势和频道间日益激烈的竞争,电视媒体的运行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现在卫视频道是全国省级电视媒体力保的重点,是电视产业带动的龙头。本文从节目、管理、服务、运营几个方面,论述和探讨安徽卫视频道运营策略,并提出了频道产业化运行的思路和构想,期望能引发大家对频道整合运营的关注和重视,探讨出一条适合电视媒体发展的频道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时代已经来临.新媒体给传统电视媒体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电视媒体的转型升级刻不容缓.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媒体时代电视媒体的发展现状,然后以央视纪录频道为例,分析电视媒体转型的成功经验,提出电视媒体转型升级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运作的层次与载体不断升级,先后经历了节目建设阶段——栏目建设阶段——频道建设阶段。目前,电视媒体运作的核心载体是频道,随着数字技术的推广和运用,频道资源变得十分丰富,媒体之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在市场份额的争夺战中,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栏目  相似文献   

12.
世界对外电视传播资源配置 ,宏观表现为 :为配合本国政治、经济和外交工作的媒体对外传播的需要 ,不断调整对外广播电视机构和管理体系 ;扩大与其他国家的技术合作和业务合作 ,或者与其他电视媒体合纵联横 ,增强实力 ;跨地域信息的供应和地区性制作的优化组合。通过频道或项目交换 ,借助对象国的传播资源 ,达到“借船出海”、节省资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戴瀚熔 《视听界》2002,(3):37-38
中国电视事业的发展已经走过了初创期,正由发展期向成熟期迈进。几十年来,每一个电视机构都积累了大量珍贵的音像资源及作品,随着媒体产业的发展、第四媒体的崛起、数字多媒体的出现,频率、频道的扩充,媒体资源的多样性应用——一  相似文献   

14.
对于新世纪中国电视的改革,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设想。但从电视机构的整体布局来看,为从根本上解决电视资源配置不合理这个核心问题,越来越多的专家和电视从业人员在电视总体结构中引入电视频道专业化的概念。 一、频道专业化的时代背景 社会进步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是频道专业化发展趋势的大背景。回顾中国大地上电视的从无到有,  相似文献   

15.
论电视频道同质化时代的品牌化编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珠  王虹 《现代传播》2007,(6):157-159
面对众多同质化的竞争者,打造独具特色的媒体品牌已成为各电视媒体寻求发展的共识.频道品牌化不仅需要明确的频道品牌定位、有影响力的品牌节目和个性化的品牌包装,更需要品牌化编排.只有品牌化编排才能将品牌节目和品牌包装等资源有机整合起来,形成体现频道品牌定位的合力,即频道的品牌化.  相似文献   

16.
戚江华 《视听界》2013,(5):76-77
在卫视板块强势崛起的时代,地面频道的发展却捉襟见肘,资源配置、市场反应、辐射影响等方面都受制于卫视。尽管身处困境,但地面频道在长期发展中积淀下来的人才培育机制、节目创新能力、管理相对灵活、本土地利之便等优势,有助于其突围。地面频道应立足本土,利用政策优势,融合新媒体,通过与卫视的资源互补,推动所在媒体集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面对激烈的竞争态势,电视媒体品牌意识不断增强,催生频道包装的发展。本文分析了电视媒体品牌形象与频道包装的关系和品牌包装应遵循的原则,并以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电视经济生活频道在形象包装中的做法为例,介绍了标识形象包装、环境形象包装和文化形象包装等频道包装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伴随着电视产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各媒体的市场竞争形势十分严峻,市场给各电视企业的竞争压力很大。与此同时,先进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网络和手机侵占了电视的观众资源,电视媒体频道数量也激化了电视企业的内部竞争。基于此,如何提高电视形象包装和更好的体现电视包装特征等问题已经成为电视媒体工作者研究讨论的重点问题,本文对电视形象包装的特征和策略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中央电视台在推行频道专业化、栏目个性化、节目精品化改革中,建立了科学量化的节目综合评价体系,对栏目实施严格的警示和末位淘汰制度。 节目评价和末位淘汰制度,是电视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西方国家的一些主流电视媒体,为整合节目资源,优化频道资源配置,提高节目质量,增强竞争能力,推行了节目测评和栏目末位淘汰制度。 为了不断提高节目质量,迎接国际媒体挑战,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收视需求,中央电视台总编室根据授权,  相似文献   

20.
电视媒体是我国对外传播的重要手段,中央电视台的三个多语频道是我国电视媒体对外传播的主要窗口。正视我国电视媒体的发展现状,搭建一个健康、良好的对外传播环境,使之早日与国际接轨成为国际媒介的主导力量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