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2年,按照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的要求,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要扩大新闻、经济、文化、科教、少儿、纪录片等多种类型节目播出比例;对节目形态雷同、过多过滥的婚恋交友类、才艺竞秀类、情感故事类、游戏竞技类、综艺娱乐类、访谈脱口秀、真人秀等类型节目实行播出总量控制。其实"限娱令"对于各地电视上星综合频道来说,并不像观  相似文献   

2.
2011年10月25日,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从2012年1月1日起,34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要提高新闻类节目播出量,同时对部分类型节目播出实施调控,以防止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倾向,满足广大观众多样化多层次高品位的收视需求。"此项政策被称为"限娱令"。"限娱令"对于电视节目内容大规模的调整,是否能够促进电视产业的发展,是否能够满足受众对于文化多样性的需求等等问题随之而来。  相似文献   

3.
2011年10月25日,广电总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限娱令"出台。11月28日,《〈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的补充规定》,"限广令"出台。电视限令接二连三的颁布,在行业中掀起轩然大波。业内人士预测,限令会导致各地电视台损失不少  相似文献   

4.
2011年10月,国家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在此期间,恰逢中央召开十七届六中全会,并做出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策。这就更加增强了总局《意见》成为"限娱令",普遍认为,总局的《意见》不仅是对国内上星综合频道的要求,也是对除上星频道外所有电视台站的"限娱令"。因此,所有电视综艺节目必须认真对待,领会总局《意见》精神,分析综艺节目现状,端正节目思想定位,提高节目品位质量。  相似文献   

5.
戴元初 《视听界》2011,(6):115-115
10月21日,国家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正式下发,这一被称作“限娱令”的意见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反响。打开新浪微博,到10月31日,限娱令相关的微博量就超过35万条,这还不包括面广量大的转发和评论。众多网民分为多个阵营,争辩与嬉笑声混杂,可这一切并不能减少《意见》对于省级卫视形成的政策性压力,以及对于整个电视行业的节目播出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自2011年10月25日国家广电总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即民间俗称的"限娱令",至今已有一年时间。从猜测、质疑到不绝于耳的争论与误读,再到各项措施实施后荧屏面貌得到较大改变,《意见》出台并实施一年的效果究竟如何?大刀阔斧的改革是否真正去除了电视荧屏上庸俗、低俗、媚俗的"泛娱乐化"现象?电视节目格局与媒体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电视媒体的文化生态环境真正得到改善了吗?本文作者试图通过对这一年电视实践的梳理分析,观察并思考《意见》  相似文献   

7.
在所有媒体中,电视提供的娱乐无疑是最直接最充足的,尤其是近年来各卫视看中了娱乐节目低投入、高收视的特点,一哄而上发展娱乐节目,以至于娱乐节目充斥荧屏,甚至出现低俗化倾向。2011年10月,国家广电总局正式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被大众俗称为"限娱令"。该意见要求电视上星综合频道提高新闻类节目播出量,同时对部分类型节目播出实施调控,以防止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倾向,满足广大观众多样化多层次高品位的收视需求。由此看出国家对卫星综合频道节目的管理和整改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邓瑜 《中国记者》2012,(1):46-48
政策推动卫视定位调整2011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几度下文规范中国电视业界的诸多方面,其内容概括如下:电视剧中间不得插播广告、省级卫视削减娱乐节目、电视剧片头片尾禁止用贴片广告、时政新闻节目禁用企业冠名、四大名著翻拍被叫停、影视作品中吸烟镜头被严控.这六条"禁令"涉及中国电视内容制作、经营的诸多方面,具体而微.其中,所谓"限娱令"最受关注.严格地说,"限娱令"的说法并不准确,其全称实为《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简称《意见》).该《意见》于2011年10月25日出台,对我国电视上星综合频道未来数年的节目运营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9.
王万尧 《东南传播》2012,(9):188-190
针对电视荧屏上娱乐节目的低俗化与同质化现象,国家广电总局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简称“限娱令”),对各卫视台从2012年起在娱乐节目的播放时间、内容和数量上作了严格的规定。针对“限娱令”的生效,不少老牌娱乐节目纷纷做出调整。本文以山东卫视的《闯关》为代表,分析其在“限娱令”背景下,对节目的播出时间、节目形式与节目内容作了相应的调整,以获得更好地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11年10月以来,国家广电总局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的补充规定》以及《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境外影视剧引进和播出管理的通知》,这套政策组合拳,对电视媒体的内容构成、经营模式、竞争格局等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在笔者看来,广电新政的要旨在于净化电视文化环境,是为中国电视文化的重构传递信号,进而推动中国广播电视发展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1.
鄢然 《新闻前哨》2012,(7):71-73
今年1月1日,国家广电总局正式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意见》(以下简称《娱乐节目管理意见》),34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要扩大新闻、经济、文化类节目播出比例,限制婚恋交友、竞技娱乐等七类节目播出时长,并明确提出了“三不”方针。这个被坊间传称为“限娱令”的政策实施后,全国各地以卫视频道为龙头,竞相改版变脸,大幅度停播娱乐节目,盛极一时的娱乐节目骤然坠入“寒冬”。  相似文献   

12.
邢雪 《新闻窗》2012,(5):33-34
2011年10月底,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简称《限娱令》)下发到各卫视,2012年1月1日起,限娱令正式生效。限娱令的出台迫使娱乐成风的荧屏回归电视的本源,促使各卫视寻找新的出路。各省级卫视有着相同的生存困境,综合实力与央视相比,难以望其项背;同在央视的强势覆盖之下同时,卫视之间的竞争也十分激烈。  相似文献   

13.
2011年10月下旬,国家广电总局在先期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围绕《意见》出台的前前后后,值得关注的一大现象是,众多媒体纷纷以“限娱令”称之,就此,广电总局在答新华社记者问中公开回应称:“将《意见》称为‘限娱令’是不准确的,广电总局一直是鼓励办好积极健康娱乐节目的。简单用‘限娱’的说法,容易引起人们误解。”  相似文献   

14.
王同杰 《传媒》2017,(23):94-96
在文化强国建设的大背景下,精品电视文化节目自2016年底《中国诗词大会》之后,便不断以各种形式涌现.2017年更是文化类电视节目井喷式爆发的一年.解码电视文化节目缘何成为精品的深层原因,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受众心理以及传播效果两个角度剖析精品文化节目之所以受到认可的各种因素和原因,以期启发更多的电视文化节目成为精品.  相似文献   

15.
2011年10月下旬,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坊间称之为"限娱令"。《意见》除提出全国各地方卫视频道在黄金时间段每周娱乐节目不能超过两档外,还规定各台必须设立一档道德建设类节目。在"限娱令"背景下,全国各大卫视兴办了  相似文献   

16.
国家广电总局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的通知》两大规范性文件,引起了全社会关注,34家上星综合频道据此增设了思想道德节目。2012年1月3日,广电总局发言人评价:"节目类  相似文献   

17.
新政     
广电总局正式下发。限娱令”卫视须办道德建设栏目 10月25日,广电总局在其官方网站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明确指出.从明年1月1日起,34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要提高新闻类节日播出量,限制婚恋交友等七类节目播出时长.各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要开办一个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道德建设栏目。  相似文献   

18.
柳溪 《今传媒》2012,(7):81-82,89
2012年是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的第十个年头,也是国家广电总局下发的"限娱令"实施的第一年,各大卫视纷纷选择发展民生类新闻节目,并对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做了全面的升级。本文以湖南卫视2012年推出的《平民英雄》为例,从传播平台、节目形式和舆论导向三方面深入分析了"限娱令"背景下各大卫视对电视新闻栏目的全面升级。  相似文献   

19.
2011年10月24日,国家广电总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从2012年1月1日起,34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要提高新闻类节目播出量,同时对部分类型节目播出实施调控,以防止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倾向,要扩大新闻、经济、文化、科教、少儿、纪录片等多种类型节目播出比  相似文献   

20.
从《百家讲坛》看电视媒介文化传播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芳芳 《新闻传播》2006,(11):38-39
《百家讲坛》是近年来媒介和学界备受关注的节目,它通过电视媒介传播文化,其传播方式、传播内容都受到很大争议。电视大众媒介的本质,决定了电视传播的内容都会带有大众化、娱乐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