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路遥小说塑造了当代文学史中经典的女性群像,但作为文学重要母题的母爱叙事几乎处于“空白”,叙述中即使有母亲在场也处于“失语”状态。一方面作家客观地再现了当时社会女性的真实处境,另一方面也是作家成长经历中缺失的母爱体验使然。作家笔下尖酸刻薄的城里母亲形象和宽厚朴实的农村母亲形象的塑造及作家的情感倾向是受到乡土情结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母爱主题在现代女性作家笔下是重点描绘的内容。冰心在作品中对母爱执著不倦的讴歌使她成为最有代表性的母爱作家;推崇母职赞美母爱的陈衡哲,她的母爱闪耀着更为宽广博大的人道主义光芒;徘徊在母爱与情爱之间的冯沅君深陷其间难以突围;而张爱玲的作品消解了母亲形象的传统美感,通过暴露其丑陋展示出畸形的父权社会对人性的压抑与摧残……在不同阶段女作家的倾情演绎下,母爱的涵义被演化得丰富而多变。  相似文献   

3.
赛珍珠、张爱玲笔下的母亲都有自私、利己性的一面。但由于赛珍珠思想中的人道主义和宗教精神,使她以爱为良剂,最终赋予了母亲崇高的精神境界。而张爱玲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明的双重失望,使她根本就不相信母爱的存在。她认为时母爱的提倡说明了“母性”一方面是男权社会为女性设置的角色定位,另一方面,是处于边缘地位的女性对男性话语的无可奈何的认同,充分表明了“母爱”的虚妄性。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女性作家在经历了"文革"的伤痛之后,呼唤人性的复归,塑造了一批伟大、善良的母亲形象,与此同时,在女性主义的影响下,一部分作家解构母亲神话,发现母亲的世俗性,反思母亲的人性恶,并追寻理想的母爱。她们对母性的重新书写为文学史提供了复杂、真实的母亲形象系列。  相似文献   

5.
母亲的等待     
刘周玮 《当代学生》2011,(20):48-49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有人认为母爱是点燃的蜡烛,因为母亲给予的爱是一点一点融入孩子生命的;有人认为母爱是狂舞的火簇,因为母亲传递的爱是一滴一滴滋润孩子生命的。母亲的等待,是在黑暗与浓雾的笼罩中、狂风与巨浪的洗礼中,直射于深海的灯光。母亲便是科林,用她  相似文献   

6.
日本当代著名女性作家角田光代所著《第八日的蝉》,以纤细动人的笔触塑造了众多不寻常的母亲形象。在伟大母爱的光辉下,同时表现了处于人生困境中的女性在自我救赎过程中的艰难痛苦的心灵跋涉,显示了作家对女性生存和命运的成熟、理性的关怀。  相似文献   

7.
母亲     
母亲的腰弯了她把挺直的脊梁给了我母亲的手皱了她把灵巧给了我母亲的皱纹深了她把青春给了我母亲的身体老了她把不老的心灵给了我啊!母亲你给了我的一切无私奉献,让我拥有你是条默默航行的船母爱就是那无形的帆载着我驶向成熟的彼岸母亲@马波宁$陕西扶风县揉谷中学二年级6班  相似文献   

8.
凌叔华作为一名女性作家,她着力描写女性的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但作为一名京派作家,她看到了女性在现实生活中要真正改变处境的艰难,由于在现实中难以找到女性出路,她将目光回归到了人类的初始阶段——"童年"。  相似文献   

9.
在文学的天地里,母爱是个古老而永恒的主题。作家的笔下,母爱常常感天动地,让人铭心刻骨。然而,这类文章所颂扬的母爱大都是以血缘维系的母亲对儿女的爱。世上还有另一种母爱,它超越了血缘亲情,有一种特别的厚重感,当代著名作家肖复兴的《母亲》,写的就是这样的母爱。《母亲》一文中的“母亲”是一位继母。在中国,后娘自古难当,面对一双懵懂无知的继子,这后娘如何当才算称职呢?几十年中,继母以自己的善良、忠厚和大度,以自己毫无保留的付出谱写了一曲千古绝唱:她尊重继子的感情。爱不是施舍,不是恩赐,爱他人首先是尊重、理解和包容他人。继…  相似文献   

10.
"五四"女性作家从女性的角度出发,以母亲的名义进行书写,讴歌母爱,抒发母女之间的真挚情感,同时也反思母性的缺陷,来拆解传统母性价值,解构母性神话,重新认识母亲的地位。她们对父权社会中神圣母性的解构,一方面体现在对父权话语强加于母亲身上的虚构神话的清除,重塑一个新的母亲形象,另一方面,也是建构女性自身的性别文化价值,建构女性自身传统的开始。  相似文献   

11.
母亲     
母亲啊,很平凡平凡得像你手里一根不知疲倦的毛衣针为女儿挡住秋的箫瑟,冬的严寒母亲啊,很平凡平凡得像你身上一条朴实的围裙静静地为儿女收拾一个温馨的家母亲啊,很平凡平凡得像你脸庞饱经风霜的皱纹把伟大的母爱无私献给儿女看我们一天天长大岁月流逝母亲老了但平凡使她年轻皱纹使她更美丽母亲@杨丽萍  相似文献   

12.
讴歌母爱、塑造母亲形象是文学的一个母题。近代的女作家们在传统角色被冲破后,她们借"母亲"的名义,张扬新女性与新女性观,在历史与文学中创造别样的她。  相似文献   

13.
丁玲和她的母亲北京第一师范周德耀丁玲是一位坚定的革命者,享誉中外的女作家,妇女中的佼佼者。丁玲的母亲也“不是一个普通的母亲,不是一个平凡的女性。”(丁玲《魍魉世界》)丁玲走上革命和文学道路,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了她母亲的影响。丁玲原名蒋冰之,1904年1...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闪耀着许多女性作家的名字:庐隐、张爱玲、梅娘、凌叔华、冯沅君、冰心、丁玲、萧红、林徽因、林海音、杨绛……在这个庞大的阵容里,有一个人,以她特有的笔法,特有的姿态,书写着女性的苦难,她就是萧红。在《弃儿》《王阿嫂之死》《生死场》《呼兰河传》中,萧红都血淋  相似文献   

15.
奔跑的母亲     
古往今来,写母爱的文章多如牛毛,数不胜数,这篇《奔跑的母亲》却以独特的视角撼人心魄。母爱创造的奇迹竞让人如此动容、肃然起敬。有人说:“当爱达到极致时,人的潜能也发挥到极致。”文中的母亲为了她的孩子能读书,以超乎寻常的坚韧的毅力练习长跑,最终获得了国际马拉松比赛长跑冠军,取得了一个令自己、令家人,也令所有人都出乎意料的结果,而这个结果细细琢磨起来,却又在情理之中。母爱是博大无私的,她的博大足以和日月齐辉。  相似文献   

16.
永恒的母亲     
谁没有自己的母亲?又有谁不爱自己的母亲? "母亲"是-个永恒而神圣的话题,有着说不完道不尽的感人故事。看看作家笔下的母亲,感受一下中学生笔下感人的母爱。值此母亲节来临之际,你也试着写写自己的母亲吧,.把它当作送给母亲最好的礼物。  相似文献   

17.
母爱是五四时期许多作家喜爱的一个主题,他们以此表达其战胜黑暗的要求和信念。鲁迅笔下也多次出现过对母亲的描写,但他突出的却是母亲的坚强。从艺术的母亲形象出发,本文依次论述了现实生活中作者的母亲、母亲与作者的关系,以及她所给予鲁迅最重要的人生启示——坚强,并且证明正是通过母亲坚强性格的塑造,鲁迅为自己确立了一个新的传统,一个帮助他战胜所有困难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18.
我的母亲很干瘦,似乎经不起风吹雨打,一阵风就可以把她吹倒.她蓬乱的头发,怎么也梳也梳不整齐.尽管母亲的外表平凡,可在她的肩上,我看到了不一样的母爱.  相似文献   

19.
凌叔华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文坛涌现出的众多女性作家之一。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凌叔华创作的高峰期与成熟期,她的创作以短篇小说为主,以描写女性形象与儿童形象见长。她的小说既受到西方小说创作技巧的影响,又完美地融入了自身的才情、生活经验与审美取向,使作品既得西方小说技法之妙,又具有浓郁的本土化风格。其代表作《酒后》鲜明地体现了她的这一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20.
我的母亲很干瘦,似乎经不起风吹雨打,一阵风就可以把她吹倒。她蓬乱的头发,怎么也梳也梳不整齐。尽管母亲的外表平凡,可在她的肩上,我看到了不一样的母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