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现代性语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实现主导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在现代社会,这一使命的实现正面临着一系列难题。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进入了现代性的语境中。领域分离、世俗化、实用主义等现代特征改变着传统社会主导价值的生成机制,冲击着以思想政治为主要内容、理论教育为主要途径的传统主导形态。现代思想政治教育需从单一的思想政治主导向恩想、政治、文化、价值等多层次的系统主导转换,需从单一的理论教育向全方位立体式的教育途径与方法转换。  相似文献   

2.
在传统与现代交替的社会转型期,通过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使传统教育资源为新一代青年所继承和发扬,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的光荣使命。艺术教育就是使传统教育资源得以承传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劳动教育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劳动教育的本质和目标逐步向价值观教育聚焦和靠拢。培养学生树立“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劳动光荣”的正确劳动价值观和劳动态度是当前我国劳动教育刻不容缓的任务和使命。分析我国劳动价值观教育的历史和现实处境,发现劳动价值观教育面临三大价值难题,即“传统劳动价值观念的现代遗留”、“现代多元主义价值观念的消极影响”和“‘泛劳动’时代劳动本身的价值危机”。正视和澄清这些价值难题,对我国劳动价值观教育的有效实施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4.
教育信息化与教师角色的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信息化给传统教育带来了深圳变革。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在变革中其传统角色遭遇挑战,其权威、功能、教育使命和与学生的关系将发生现代化转换。教师只有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能结构,完善其人格品质,强化终身学习的意识,注重对学生的人关怀,才能顺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成为现代社会中合格的新型教师。  相似文献   

5.
要克服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有具备开放式知识结构、动态式知识结构和纵横式知识结构的创新型教师,选用能提高学生创造能力的教材,运用创造性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良好的化和社会环境中,掌握好创造性的学习方法,最终使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全面综合的素质,以及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融合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特点和信息类专业的特色,形成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信息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教学存在着一最大的弊端就是强调统一标准,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造成了原本富有生命活力的孩子变成了一个模式,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而现代的教育理念认为,差异在一定意义上是教育的财富,而不是包袱。教育应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实现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各自的特长和个性能得到健康、充分的发展。因此,承认差异、正视差异、尊重差异应成为当代教师的共识。  相似文献   

7.
今之众人一谈起当今教育的弊端,便归罪于中国传统教育。在这里,暂且不说归因之谬误,先说何为传统教育?许多人头脑中的传统教育到底指古代教育?近代教育?还是现代教育的“过去时”?以笔者之见,划分中国传统教育应当大体有个时代的划分和内涵上的确认。以时代而论,中国传统教育应当大体截止于康粱变法的“废科举,兴新学”。自此以后的教育应是不断革故鼎新的近、现代教育。以内涵而论,中国传统教育应理解为“不断传承的教育”,而非人为拼凑弊端的集合体。  相似文献   

8.
广播电视大学必须把培养创造性人才作为自己办学或教学的目的。从传授、继承已有的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转变为着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现代教育,是转变教育观念的关键。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影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影响创造性人才培养,必须加以克服。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目前的开放教育试点是一突破,要不断总结经验。  相似文献   

9.
谈现代教育技术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与知识经济的形成,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对之,全世界的教育工作者正在日益深刻地检讨过去教育的弊端,探讨革除这些弊端的方法,并逐步取得共识,这就是:必须运用现代教育理论、现代教育观念和现代教育技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现代教育技术是20世纪中叶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它以通信、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以信息处理为核心,集声、色、文、形于一体,从而使知识信息容量增大,内容更充实丰富,它改变了传统教育中知识线性输出的模式,是教育领域一次深刻的技术革命。因此,认…  相似文献   

10.
黄海兰 《考试周刊》2011,(92):35-35
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一批又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语文教育改革的一个主要方向。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具有独立思考、勇于质疑、敢于实践、善于创造的现代素质,这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实施素质教育、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正确方向,也是时代赋予教育的使命。  相似文献   

11.
我国戏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从肇始到现今,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目前,由于戏曲的不景气与我国教育体制上的缺陷,其生源与培养质量迅速下降,已不能为戏曲振兴事业服务。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包括把好招生关,宁缺勿滥;遴选具有较高戏曲艺术素养的人员做导师;积极探索与戏曲院团联合培养研究生之路;坚持论文选题要和戏曲实践相结合等。  相似文献   

12.
生活在物质至上的时代,科技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精神教育却越来越被冷落。当下的教育忽视学生的精神塑造,易导致反精神教育的盛行。精神教育的实现需要具备四个基本条件:教师应在提高自身修养的同时,关注学生的精神发展;大学教育在保证学生自由学习的同时,还应给予教师教学的自由;精神教育需选择经典文化作为教学内容;师生间的爱贯穿前面三个基本条件及精神教育的始终,是其实现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13.
传统道德教育由于受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影响,学生被看做是教育的对象,是被认识的客体,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和个体生命性。现代道德教育则又矫枉过正,学生被置于中心地位,教师则保持价值中立,它由于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权利,而忽视了教师的价值引导作用。不论是传统道德教育还是现代道德教育都忽视了道德教育主体之间的关系和互动作用。而主体间性道德教育就是建立在关系思维中的道德教育,它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注重师生间的理解和对话。主体间性道德教育既是对传统道德教育的扬弃,又是对现代道德教育的留守和超越,具体表现为:从以“知识”为本到以“人”为本;从对象性活动到交往活动;从个人主体性到类主体性。  相似文献   

14.
在教学过程中看到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经常不被学生所重视,笔者从传统文化入手来考察影响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文化障碍。笔者认为在高等院校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过程中讲授传统儒文化的健身思想时,难以运用实证论的方法讲出令学生信服的内容,在介绍中国传统道家养生文化时又缺少具有说服力的理论支持。而传统意识和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还控制着大学生的体育与健康行为。这种由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碰撞而产生的尴尬必然影响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生命教育理论的基本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生命教育理论以生活教育理论、人本主义理论等为依据,以教师和学生生命价值的充分发展和发挥为宗旨,以教育价值和教育意义的充分实现为最终目标。它试图重新发现“人为何生”的最终价值,试图重新发现“师为何生”、“师何以为生”的最终价值,试图重新发现“生为何生”、“生何以为生”的最终价值。这一理论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幸福是教育的根本旨趣和最高追求。高职教育应克服功利性、工具性的弊端,实施幸福教育,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让教育过程成为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学生体验教育的幸福的过程,提高师生幸福感,为师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相似文献   

17.
确立学生主体性是“两课”教育的基本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两课”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两课”教育要尊重学生的意识,确立其主体性地位。在认识论上,要改变理性主义的机械式教育方式,运用建构主义的基本理论,重视学生个体的发展,完成其经验的重组与价值实现。在个体特征上,强调使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习者能以不同的方式最大限度地享受教育。在教学方法上,教师积极地与学生对话。用心灵、用理解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在课程文本的理解上,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在于帮助学生把文本的意义变成学生自身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观念滞后是当前制约我国教育的主要障碍。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必须转变旧的教育观念而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例如,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学习观和师生关系观等都发生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学生德育主体性的匡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德育主体性是影响德育实效性的重要因素。传统德育的突出问题是抑制了学生主体性:目标和内容上,以社会为本位的价值取向造成对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方法上,单一的道德灌输,抑制了个人主体性;实践中,德育与生活世界阻隔造成学生主体地位缺失。当前正处于"从传统德育向现代德育"的转型期,因此,要匡正学生德育主体性,提高德育实效:建立交往德育新模式;使德育回归生活世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主体性教育需把握的几个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是引导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己、提高素质的过程 ,在本质上是对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培育过程。因此 ,教师必须冲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 ,以学生为本 ,把主体性发展作为教学首要目标 ,通过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 ,发展和提高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建构学生丰富和全面的主体性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