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稳,天下安;农民富,天下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党和国家最关心的问题,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一环.滕州市在全面落实"三农"政策,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同时,把涉及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作为一项基础工作来抓,绘出了一幅农村改革发展的清晰亮丽的画卷,留下了一份份厚重威严的维护农民权益的原始凭证.……  相似文献   

2.
所谓“三农”,基调是农业,基地是农村,核心是农民。农业兴,则百业兴;农民富,则国家富;农村稳定,则天下稳定。在国家日益重视“三农”问题并积极解决“三农”问题的形势下,三农报道也因此成为各级党报宣传工作的“重头戏”。作为新闻媒体,如何抓好“三农”报道,让“三农”问题唱主角,真实地报道新农村建设的成就,农民真实的生存状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到推动作用,为推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鼓与呼,这是摆在党报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立足本地突出特色--浅谈"三农"图书出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0 % ,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基础地位。农业兴,百业兴;农村稳,天下稳;农民富,国家富。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问题。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多次下发“一号文件”解决  相似文献   

4.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事关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我们党一贯重视“三农”工作,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又明确指出,要把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作为一份党报,通过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栏目和内容,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党在新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关键在农村,重点和难点也在农村。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供给问题得到解决之后,农民增收成为主要矛盾,农民收入上不去,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开拓农村市场,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就难以实现。因此,深入抓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不仅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着力解决的大事,也是新闻媒体必须在舆论导向上突出抓好的一项重要、长期的工作。认清新时期“三农”的新特点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  相似文献   

6.
<正>农业、农村、农民,俗称“三农”。其中农业是我国经济的基础,农村是我国政权的基础,农民是我国力量的基础。因此,“三农“问题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关系到我国政权的兴亡,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2004年,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农业问题的一号文件,2005年中共中央又一次下发了关于农业问题的一号文件。中共中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县级广播电台既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又是作为一级信息传媒、文化载体和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必须从贴近实际、贴近农村、贴近农民入手,改进新闻宣传工作,为“三农”服务。那么,县级广播电台要如何做好“三农”宣传工作呢?我们认为必须面对农村这一现实,从农民增收这个角度去寻找宣传的落脚点,明确宣传的价值取向。具体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7.
《中央宣传部、农业部关于深入开展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若干意见》中指出:“我国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没有农业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  相似文献   

8.
一张以农民为主要读者对象的县报,经常宣传农业科技知识,是责无旁贷的。我们《铜山报》一复刊就设置了《科学天地》专版,宣传农业科技知识,并逐步扩大科技门类的报道。用科学技术武装农民,给他们及时送上打开致富大门的“金钥匙”,因此,深受广大农村读者的欢迎。报纸发行量由复刊初期的8000多份,逐步增加到年发行量4万多份。回顾我们科技宣传的实践,坚持以下“四性”是行之有效的,并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经常性。农业生产是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迅速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的收入,加快农民致富的步伐,是党、政府和广大农民共同的愿望。尽快发展农村经济靠什么?实践证明:除  相似文献   

9.
罗璇 《新闻窗》2008,(4):113-113
党的十七大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的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的重中之重”,作为一位西部山区的新闻工作者,离不开做大量的农业类电视节目,如何走近农民兄弟、面对农民兄弟、了解农民兄弟,是新闻工作者必须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农业、农村、农民是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在“三农”问题日益为国家关注的新形势下,如何发挥档案工作的优势,为农业、农村的经济发展服务,为广大农民服务?近两年.北京市昌平区档案局努力探索,夯实基础,与时俱进.在“三农”档案管理工作中,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绩,为农业、农村、农民提供了有效服务。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党的强农惠农政策的有力落实,夯实了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民生活水平.但由于受限于历史上薄弱的基础配套,农村基础建设中还存在不少“短板”,尤其是农村危桥改造工程成为广大农民最急迫、最关心的“惠民工程”.如东地处沿海河网化地区(河流交通的末梢),沟河纵横,危桥较多.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保护农业、农村和广大农民的利益,对于全社会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那么,关系到基层农村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档案“农村经济合同”,不仅是加强农业、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实现民主管理、监督、民主决策中的真实记录,发展农村经济,维护农村政权及农民权益的重要凭证;也是构建和谐农村、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稳压、调节的依据。因为,没有农村的和谐,就没有全社会的和谐,没有农民的稳定,就没有全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3.
农业是安天下的产业。江西省宜春地区是农业大区。全区80%的人口在农村,农业总产值居江西省各地市之首。围绕农业、农村、农民(简称“三农”)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始终是我们宜春日报的大事。近年来,我们的“三农”报道从总体上看做了两篇文章:其一,宣传用特色农业填补市...  相似文献   

14.
我国13亿人口中大约有8亿人生活在农村。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三农”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适时提出农村改革和科技兴农战略,引导农民走脱贫致富之路。党中央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又做出了《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经济的现代化,向全党发出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号召。党的十六大又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号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难点在农村,广大农民实现了小康,全面实现小康就有了坚实可靠的基础。因此,“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各行各业都要从“三农”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5.
肖雁斌 《声屏世界》2003,(12):51-51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3年年初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为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统筹城乡社会经济的发展,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农村有线电视的发展水平和状况,与党的“三农”工作息息相关。如何进一步发展好农村有线电视,本文拟就该问题作出探讨。当前,农村有线电视的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农民朋友对收看好电视,有着十分强烈的要求,而当地政府由于财力有限,在较长一段…  相似文献   

16.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作为南阳市的一大新闻宣传媒体,如何发挥电视容易被广大农民所接受的直观宣传效果,为“三农“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是我们面临的一个  相似文献   

17.
由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署、农业部、共青团中央共同组织推动,由中国农业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农业科技出版社、农村读物出版社、科学普及出版社、金盾出版社和中原农民出版社联合出版的首批“农村版”图书即将与广大农民见面了,这是出版工作贯彻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决定,为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向八亿农民献上的一份厚礼。  相似文献   

18.
钟扬 《中国广播》2004,(9):32-34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今年初,中央对“三农”问题提到了重中之重的位置,再次把农业和农村问题作为中央一号文件下发,并首次就农民增收问题出台文件,提出了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前不久,温家宝总理又多次强调:加强农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关  相似文献   

19.
国家档案局高度重视“三农”档案工作,始终把扎实推进农业农村农民档案工作作为全国档案事业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在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以统筹城乡档案工作协调发展,建立与农村改革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需要相适应的、覆盖新农村建设各个方面和全体农民的档案工作体系为主要内容的新阶段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为适应以上形势要求,应将“三农”档案建设,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大国,农民问题及其与之相关的农业、农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中心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三农”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包括农村文化建设等问题。而在农村文化建设中,档案工作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创新档案事业发展模式,更好地服务于“三农”。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推动新农村档案文化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适应大力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新形势的需要,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档案局结合本地实际,在开展新农村档案建设和促进农村档案文化事业发展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其经验有着一定的和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