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创作心理学和审美心理学的角度阐述并分析了布洛的“心理距离说”这一美学理论,重点阐述了“心理距离”的涵义、内在矛盾性、易变性和“心理距离”形成的因素等观点,并结合艺术创作和审美实践中的实例,分析这些观点的合理性和片面性,指出“心理距离说”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理论缺陷。  相似文献   

2.
余光中力图改变散文创作的固有模式,用新观念大气魄重铸散文之魂,以超越“五四”散文的强烈主体精神开启了中国散文的“重工业”时代。他的散文“重工业”说明确提出了现代散文发展的新目标。格局的宏阔性是他理想的“重工业”散文鲜明的形态特征,而品格的诗性是理想的“重工业”散文鲜明的内在特质。理解其散文“重工业”说的审美内涵,正可以从“扩大格局,加强感性”两个方面着眼。  相似文献   

3.
审美“心理距离”是构成和维持审美关系的前提和条件。小说主要是通过叙事物化作者的审美心理距离,同时也制约着读者的审美“心理距离”。从而有效地实现主体的审美目的。  相似文献   

4.
近十余年间,文学语言的超然性曾引起批评界的普遍关注。本文作者以“心理距离说”为依据,就变异性语言的特征,变异性语言在审美注意中的地位,变异性语言的非功利性,变异性语言同审美主体之间的联系诸问题展开论述,为寻求超然性语言间审美心理之间的联系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主体间性”这一范畴可以并且已经应用到不同领域,不存在所谓的“越界”问题;在区分了审美的“主体间性”与社会学的“主体间性”的基础上,说明只有在审美中才能实现充分的“主体间性”;第三部分主要说明“间性”泛化问题确实存在,不过将之应用于审美领域是在合理范围内的演绎;第四部分厘清了“主体间性”研究的意义,认为应该是恰当处理人与自然,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并且审美的“主体间性”能载人类飞翔的高度,远不止此.  相似文献   

6.
英语的一般过去时常表现出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之间的一种矛盾,即过去时态也可表示现在时间或将来时间.本文试用"距离说"理论来阐释这种貌似矛盾的语法现象,分析距离性的认知理据、距离与虚拟、距离与礼貌的内在关系,从而说明英语动词过去时的实质是距离性.  相似文献   

7.
主体性与主体间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体性从本质上说是活动主体在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功能特性,是活动主体区别于活动客体的特殊性。主体间性是指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性和统一性,是两个或多个个人主体的内在相关性。 主体间性是以个人主体为基础的。个人不成为主体,不具有主体性,人与人之间就不会有主体间性。但主体性与主体间性又是有区别的。主体  相似文献   

8.
陶渊明在诗歌艺术的审美创造上所提出的"心远说",不仅是诗人诗歌创作的经验总结,而且揭示了诗歌艺术审美创造中十分重要的"心理距离"问题。"心远"不仅让诗人成为精神上自由的审美主体,而且使他能够用诗意的眼光看待躬耕田园的生活,从而使得田园生活成为审美的对象,而诗人和农人一体的特殊身份以及诗歌意象选择上的个性化,则较好解决了"距离的内在矛盾"和"距离的易变性"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赵荷华 《课外阅读》2011,(11):118-119
有人说:距离产生美。根据美学的审美距离论,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要获得最佳审美感受,必须把握好审美的时间距离,主要是处理好审美时间的早与晚、快与慢、长与短、远与近的关系。“久居之处无美景”、“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说的就是由于审美时间过长而影响审美效果。但学校教育教学却恰恰相反,距离只能产生疏远和无知。  相似文献   

10.
普殊同既反对现代性的抽象普遍主义,也反对过于追求具体特殊性的后现代主义。他致力于突破抽象普遍性与具体特殊性的二元对立框架,将其置于特定的社会历史语境中加以理解,凸显一种基于内在批判的历史特殊性,并建构一种具有自反性的社会批判理论。普殊同在历史特殊性的方法论前提下研究现代反犹主义,将其指认为“拜物教化的反资本主义”。这种历史特殊性的方法论视角及批判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性原则与内在批判精神,但从根本上说未能达到马克思所说的“具体总体”的理论层面,因而仍然无法把握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