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的古诗讲究含蓄。含蓄就是用极少量的具体的可感的艺术形象,来表现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感情;以瞬间表现永恒,以有限传达无限,以少少许胜多多许;用富于概括性和内涵丰富的形象去遥指天外,给读以想象的无限广阔的空间。诗愈隐而不露、意在言外,其味愈浓郁强烈。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是靠意境来体现美的.而意境的创造,最讲究的就是含蓄.含蓄是中国文化的特征,也是文学的基本特征.诗是最具文学性的文学门类.诗的美正美在其含蓄.无论是赏读诗歌还是创作诗歌,都应该从含蓄入手.在诗歌创作中,要做到含蓄,手法多样,比如空白、虚实.现代新诗更应注重含蓄,应以创造含蓄的意境为主要表现手法和目的.但含蓄不同于朦胧.不能因过分追求朦胧而戕害诗意.含蓄应是在易懂基础上的含蓄.  相似文献   

3.
<正>含蓄就是用极少量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来表现极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感情;以瞬间表现永恒,以有限传达无限,以少胜多;用赋予概括性和内涵丰富的形象去遥指天外,给欣赏者以无限广阔的想象天空。艺术贵在含蓄,含蓄是艺术的极为普遍的形态,含蓄美是艺术审美的重要方面。对艺术含蓄美孜孜不倦的追求使古今中外艺术家们留下了许多对含蓄的精辟论述。  相似文献   

4.
张丽 《教育教学论坛》2011,(32):169-170
现代诗歌鉴赏首先要注重诵读。要根据诗的不同品种,诵读时着重欣赏其某一方面的意境、风采、韵味。应理解诗的内涵和情感特征,这是诵读的基本前提,如果对诗的内涵理解有偏差,就无法正确地进行诵读。再次,要把握诗的语言特点。现代诗歌鉴赏要通过意象领悟意境。想象是诗的翅膀。在诵读中我们还要驰骋想象,再造新的艺术形象,这样才能"超以象外,得其环中",获得美的享受。现代诗歌鉴赏要咀嚼"看似平常却奇崛"的诗歌语言。把握住诗的形象,才能心领神会,分析出诗歌所创造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  相似文献   

5.
高宝臻 《青海教育》2003,(11):22-23
诗词意境的模糊表现,简而言之就是在有限的偶然的具体形象里充满了无限的必然的内容。从语言文字的有限中求得无限,从个别中求得一般,从偶然中见得必然,达到“以少总多”。“象外之象”、“韵外之致”的境地,把深广的社会生  相似文献   

6.
我们教诗,与教其它文体一样,是为了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必须要按照诗歌的特点去教。必须分析诗的意境、艺术形象和思想情感;学习诗的艺术手法、结构、语言和修辞等技巧;引导学生欣赏诗的声凋、节奏,音韵等形式美。这里,我仅就通过诗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问题,略抒己见。一、只有通过想象、联想、才能再现诗中的意境。诗歌,要用形象思维创造艺术形象。诗歌艺术形象的主要形式则是意境。诗人在运用形象思维创造意境的过程中,想象和联想是其主要的思维方式。要再现诗中的意境,必须通过想象、联想。  相似文献   

7.
从三种意境误读看意境的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意境研究中的“情景交融”说、“艺术形象”说、“想象联想”说三种代表性观点,没有揭示出意境的特殊规定性,错把艺术的基本属性当作意境的本质特征,是对意境本质的误读。对意境范畴的重构,应克服 论学范式的局限,合理吸纳古代意境论的精华,明确意境自身的特殊规定性。所谓意境,就是艺术家用心灵构筑的灵性空间,它具有深广的人生历史 蕴函和宇宙生命意识,又有转实为虚、象外生象,给人以广泛联想与无穷韵味的审美特征,是艺术作品中超超时空、富有形而上意味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8.
诗歌是语言艺术的精华所在,它从来就代表着文学艺术的最高成就。诗是心灵的火花,具有强烈的抒情性;诗的语言生动形象,具有高度的凝练性和含蓄性;诗清新优美,具有优雅高远的意境;诗是生活感受与生命体验的艺术结晶。读写诗歌就是一个心灵感悟、心灵交融的过程,是一种绝佳的语言渗透过程。利用诗歌教学激  相似文献   

9.
要的就是把青春写成一种辉煌要的就是离开太阳也能发光这并不是所谓孤芳自赏宛若滴水能折射出万道光芒要的就是在自己的舞台上缤纷闪亮要的就是在梦中也能自由翱翔不要去理会世俗的目光让自信的涟漪永远在心中荡漾在每个易逝的日子里毕露锋芒用充满执著的目光去期望不要将含蓄作为青春的内涵让生命之花在自信中尽情绽放要的就是微笑着走过岁月的长廊要的就是把多愁善感深深埋藏尽管成长的道路写满了沧桑穿越棘林的鸟儿才能飞向远方[议一议]写诗不要写成散文的分行。诗毕竟不是散文。诗有诗的特征,那就是要含蓄,要凝炼,要有意境,还要有诗意。…  相似文献   

10.
诗歌是诗人思想感情的抒发,也是诗人生活体验和人生感悟的体现。我们要真正解读它深邃而独特的内涵,做好古代诗歌鉴赏题,就需要指引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把握诗的形象,领会诗的意境诗人的感情蕴含在诗的形象和意境之中,这一特点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表现尤为突出。诗忌直露,讲究含蓄,或情景交融,或写景寄情,或移情于景。因而领会诗的意境必须从把握诗的形象入手。如只有把握住杜甫《登高》中的客观形象“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才能体会出作者由此产生的苍凉之感。领会诗的意境首先应注意根据诗词的具体内容进行具体分析,从诗…  相似文献   

11.
诗是言志抒情的艺术,而一首好诗,往往意在言外,自蕴意味。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含蓄。含蓄以瞬间表现永恒,以有限传达无限,给读者以想像的广阔天空。它有如绝色美人,淡扫娥眉,不着艳妆,而自觉风韵天成,楚楚动人。那么古代诗歌的含蓄大体上有几种情况呢?  相似文献   

12.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与古典艺术的核心问题,山水画创作当以巧妙构思意境为宗旨.意境的表达离不开笔墨和虚实的运用,画家见景生情,景与情合,凭自己独特的感受创造出艺术形象,求得意境的创造和心灵的净化,使中国山水画在有限的空间表现出无限的意味.  相似文献   

13.
潘军 《现代语文》2005,(10):72-74
中华诗词相当重视艺术表现的含蓄性,诗人的志、情、意通常不是直接告之读者,而是以艺术形象为中介或载体来转告.我们在诗歌教学过程中,研究这些载有诗人思想情感信息的艺术形象中介时,一般较为重视对"意境"的认识与讨论.其实,在探讨意境时,还可以再深入一层,去关注比意境更基本的艺术范畴--"意象".  相似文献   

14.
古诗词是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闪烁着灿烂光辉的明珠,有着巨大的艺术魅力,是无价的精神文化财富。学习古诗词时,正确理解诗词中的精髓,了解诗人的情怀,对继承发扬古文化有着不可估量的深远意义。要做到这点,就要理解诗词的意境。意境是诗歌的灵魂。意,即思想感情;境,即境界,诗中所描绘的图画、艺术形象。意由境体现,境又以意为统帅。故所谓意境就是指体现诗人主观思想感情的图画,也就是说,诗歌的意境是诗中所描绘的图画、艺术形象和作者思想感情的统一体。怎样理解诗歌的意境呢?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要由词入境,由境索意,由局部…  相似文献   

15.
高小玉 《考试周刊》2010,(44):46-46
相对于其他文学样式来说.诗歌更具含蓄美。诗是诗人感悟生活、凝聚意象、升华并创造意境、终以语言将具体而真切的意象表达出来的文学形式。在读诗时,读者一方面要探究诗人借助于诗所要抒发的情感,深入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另一方面可以借助于自身的艺术修养、人生体验,并通过想象加以再创造,丰富诗的内涵。因而,要解读诗歌的含蓄之美,就要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而鉴赏能力的提高,又需要多方面素养的培养。本文谈及鉴赏诗歌时应遵循的一般规律,以求为解读诗歌找到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16.
在古诗教学中引导小学生展开想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诗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灿的明珠,它凝炼含蓄的语言,深邃的意境,倍受人们喜爱。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用极为有限的诗句表达尽可能多的意思。因此,要引导学生将诗人高度概括或省略了的生活内容、人物形象,以及诗句的言外之意,加以补充,领悟其情,这就需要想象和联想。 以诗的形象唤起学生的激情。诗用凝练的语句创造意境,勾画形象。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循着诗所创造的意境和它勾勒的形象去思考。如孟浩然的《春晓》,首句破题,二句即景,写悦耳的鸟声;第三句回忆昨夜的阵阵春风春雨;最后又回到眼前,…  相似文献   

17.
欣赏意象,是欣赏主体在欣赏活动中对艺术形象再创造的产物,与艺术形象相比,意象已是艺术的客观因素与审美主体的主观因素的有机整合,具有新的质的规定性。艺术形象与欣赏意象在形、质、用等方面的区别,是造成艺术有限与无限、确定与不确定、效应个性差别等现象的重要原因。一些艺术评论中常将两者混为一谈,因此,有必要进行理论上的辨异。  相似文献   

18.
吴奔星的旧诗具有含蓄与明朗兼容并蓄的风格特征,他的含蓄诗风借助意境的情景交融传达诗性的生命体验,以联想与想象为特征的虚实美学融入浓烈的乡土情结,通过立象尽意演绎中国文化的传统内涵;而他的诗中在自然情怀的抒发和爽朗幽默的个性塑造方面则体现了吴奔星旧诗的明朗诗风。吴奔星的旧诗是他的“诗学是情学观”的诗学理论的有效实践。  相似文献   

19.
赵京立 《现代语文》2007,(5):103-104
诗是语言的精华。创作者愿意用有限的语言去引导读者进行无限的审美创造。《蒹葭》这首诗含蓄蕴藉,言尽旨远,带给人无尽的审美感受。本文从音乐美、含蓄美、朦胧美三个方面阐述该诗的艺术特色,展示诗歌语言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20.
中国园林同中国文化艺术密不可分 ,通过诗歌、绘画和书法等艺术形式来达到其深远意境 ,这种意境是诗情画意通过园林中的景物表达其所蕴藏的艺术境界 ,使情与景统一 ,意与象统一 ,形成意境。园林意境还通过景题、匾额、对联、石刻、雕塑、建筑等 ,来直接传达思想情感的艺术形象 ,吐露作者的心声、造园的匠意。所以 ,中国园林被称之为“凝固的诗 ,立体的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