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科学家寄语     
魏炳波,汉族,1964年4月生,山东省惠民县人。1983年毕业于山东工业大学材料系,1986年在东南大学材料系获硕士学位,1989年在西北工业大学材料系获博士学位。1990年获德国洪堡基金,先后赴德国宇航院、Max-Planek金属研究所和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作洪堡学者。1992年从讲师破格晋升为教授。现任西北工业大学应用物理系主任、材料物理与化学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2.
见到魏炳波时,他刚从北京捧回由中组部、国家人事部、中国科协联合颁发的“第四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奖杯,眼里荡溢着笑意。西北工业大学空间材料科学研究室是魏炳波1992年底回国后,为了跟踪和抢占80年代的空间材料新兴学科前沿而组建的。环顾宽敞明亮的研究室,各种仪器错落有致,房间略显空旷。魏炳波介绍说:“研究室计划在1995年底建成。现在时间过去了2/3,建设工作基本上是同步的。超高真空悬浮无容器处理装置等5件主要设备正在抓紧研制,标准件已经定购,自己设计的非标准件图纸已交付出去。”刚过而立之年的魏炳波,对事业充满自信:“研究室建成后,将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从事空间材料地面模拟研究的基地,研究能力与水平与国际机构相当。”  相似文献   

3.
2001年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组织对西北地区创新研究群体的现场考察中,有一支平均年龄才30岁多一点的年轻的研究群体,他们的研究工作和研究成果在评委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的敬业与团队精神,感动了所有的评委.评委们一致认为这个群体很具有代表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应给予持续的支持.这个群体就是西北工业大学应用物理系主任魏炳波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空间材料科学实验室".这个独具特色的实验室是魏炳波及其合作者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其他部门的支持下建立的.  相似文献   

4.
日前,德国SES专家组织成员、名金属防蚀专家胜格弗里德博士来到山东蓬莱市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技术咨询和指导,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胜格弗里德博士是德国电镀和表面处理工程协会主席、混合材料科学和表面处理工程教授,并获得材料科学注册工程师职称,在德国工业领域一直从事金属防腐蚀及表面处理工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古城西安有一位西北地区高校唯一的女院士,几十年来,她以赤诚的爱国之心和强烈的报国之志深深扎根于西北这块热土中.把自己的理想追求融化在国家的强盛之中,以一个科学家勇于探索的奉献精神在她所钟爱的材料科学领域,创造了令人瞩目的业绩。她就是西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博士生导师西北工业大学复合材料研究中心主任.超高温复合材料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立同教授。  相似文献   

6.
刘林:1978年考入西北工业大学铸造专业,1982年在著名材料学家、原西北工业大学校长傅恒志教授指导下,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同时着力于材料物理的研究。1990年赴美参加首届先进航空材料国际会议并作短期访问,被特批为美国材料学会会员并获得德国亚历山大·冯·洪堡研究奖学金,先后在柏林工业大学和马克斯──普朗克金属学研究所从事客座研究。1992  相似文献   

7.
日前,由西北工业大学空间材料科学技术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与中科院力学所合作完成的“空间材料科学地面模拟实验系统的遥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通过国防技术工业委员会组织的技术鉴定。 该研究成果是一种用于空间材料科学地面模拟实验系统的遥科学控制技术,它将空间材料科学技术与相应的自动控制技术相结合,通过自行研制成功的通用型遥科学硬件接口界。和用户控制软件系统,利用普通通讯网络和微机,实现了异地用户对“多功能空间材料科学地面模拟实验系统”的遥科学操作和管理。该项目学科交叉性强,涉及的专业面广,技术难度大,其研究成…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我院有关研究所在空间材料科学中的砷化镓单晶空间生长及其地基研究、光电子晶体的空间生长及其地基研究、空间金属合金凝固和物理化学特性及其地基研究、空间高温氧化物晶体生长研究及空间和地基实验硬件研制等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 ,并提出我院空间材料科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近日 ,西北工业大学兼职教授、总装备部高新技术局陶平局长为西北工业大学师生做了题为“空间技术发展趋势及对策”学术报告。报告会由该校副校长高德远教授主持 ,陈士橹院士等 3 0 0余名师生参加了报告会。陶平局长向与会者介绍了国际上空间技术发展现状和空间利用、空间争夺、攻防对抗发展趋势 ,受到师生热烈欢迎。西北工业大学举行“空间技术发展趋势及对策”学术报告会@向和  相似文献   

10.
王启东,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21年9月出生于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王醚(字季梁)为著名教授,母亲孙多薏为优秀小学教师。王启东教授现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教授,学术带头人,他同时兼任浙江台州广播电视大学名誉校长、浙江台州社区大学名誉校长、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浙江省金属学会名誉理事长、  相似文献   

11.
正尹梅贞,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年6月8日在德国德累斯顿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系北京化工大学从德国引进回来的"高层次优秀人才",所从事的荧光分子探针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在应用基础研究工作中取得创造性的贡献和理论建树。作为北京化工大学"材料学"国家重点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尹梅贞长期从事荧光功能高分子材料的构建与  相似文献   

12.
张艳 《科学中国人》2006,(8):103-103
专家档案刘宗昌教授,1965年毕业于原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金属学系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任教于内蒙古科技大学四十余年,1992年任冶金系主任,1993年任材料系主任兼党总支书记。1992年晋升为教授。1986年被评为包头市先进工作者,1992年被评为冶金部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1993年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及奖章。199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历任中国热处理学会理事;内蒙古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分会理事长;内蒙古金属学会理事;抚顺特殊钢厂技术顾问;《金属热处理》、《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外金属热处理》等杂志编委会委员。  相似文献   

13.
材料物理领域的探路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庭栋教授1944年生于北京。1968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金属物理专业,1983年研究生毕业于该校,获硕士学位。1983年至1993年曾任教于武汉科技大学,讲师、副教授。1990年至1993年获洪堡奖学金,德国马普研究院斯图加特金属所访问教授,同期获英国皇家学会奖学金,去英国拉夫保大学从事合作研究。1993年回国在钢铁研究总院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庭栋长期从事非平衡晶界偏聚和晶间脆性断裂研究,  相似文献   

14.
高彤 《科学中国人》2012,(12):70-71
专家简介:孙强,北京大学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1984年于西南大学获物理学士学位,1987年于四川大学获统计物理硕士学位,1996年于南京大学获凝聚态物理博士学位。现担任北京大学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并兼任系研究生教学委员会主任及空间委员会主任。任美国物理研究院主办的"再生能源学报"副主编;  相似文献   

15.
杨延清,1982年在南昌航空学院本科毕业并留校任教,1985年考入西北工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至 1991年连续获得了硕士、博士学位,在国内著名固态变相专家康沫狂教授名下,从事贝氏体相变研究。1991年他进入南京大学物理系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实验室,从师于中科院院士王业宁教授进行博士后研究。现在杨延清为西工大401教研室教授,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陕西省金属学会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物理学会会员。 昌航、南大、西工大,不同高校的不同学术研究风格使杨延清受益匪浅。在西工大任教期间他主讲了《工程材料学》及研究生课程《固态相变原理》,自编了《固态相变原理》讲义,指导硕士生,协助指导博士生,还担任着班主任工作。  相似文献   

16.
在大学里三、四十岁的教授是很引人注意的,西北工业大学白暴力就是典型的一个.他生于1954年,从小就酷爱经济学研究.他广泛地阅读各类经济书籍,刻苦钻研理论,在经济学方面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得到了国外专家的肯定.1993年被破格晋升为经济学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现任西北工业大学数理经济学研究室主任、社会科学系主任,兼任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理事、中国数量经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是在原金属研究所和原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整合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新成立的金属研究所是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单位之一 ,于 1 999年 5月 1 9日启动。总体目标 金属研究所将瞄准国家需求 ,在材料科学及相关领域提供创新知识 ,为新材料的实用化和产业化 ,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重大贡献 ,并成为高级人才重要的培养基地。在院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争取将金属研究所建成国际一流的材料科学领域研究中心。主要研究方向及内容 根据金属研究所的总体目标和材料科学的发展趋势 ,确定了 1 0个研究方向 :纳米材料…  相似文献   

18.
姜莹 《科学中国人》2007,(11):70-71
王卫国 1965年8月生于山西省大同市。现为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金属材料系教授,山东理工大学"先进金属材料"创新研究团队首席科学家,上海大学兼职博士研究生导师。1988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物理系金属物理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94年和1998年在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分别获得材料学硕士和博士学位;2000年10月至2001年3月在日本国立材料科学研究院(NIMS)作客座研究员。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19.
日前,德国SES专家组织成员,德国电镀和表面处理工程协会工席,混合材料科学和表面处理工程教授胜格弗里德博士到人间仙境——蓬莱市进行为期两周的技术咨询和指导,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杨合是1962年出生的陕西蒲城农家子.他17岁便考入南京航空学院,在6年半的时问里连拿了飞机制造工程学士和航空宇航制造工程硕士两个学位.1990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得金属塑性加工学科工学博士学位后,在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宇航技术博士后流动站从师杨彭基教授做博士后研究工作.1992年出站后留在西工大任教,同年被破格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