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图书评论是一门科学,加强书评理论研究有利于书评事业的发展。随着出版事业的发展,人们对书评的认识逐渐深化和提高,认为书评学和编辑学、印刷学、发行学、读者学一样,都是出版学的组成部分。为建立完整的出版工作的理论科学体系,应在研究编辑、印刷、发行、读者等理论问题的同时,建立书评学,从事书评理论研究。所以,书评学的建立,是  相似文献   

2.
“编校合一”的问题,大概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让做编辑工作的同志也做一些校对工作,可以熟悉校对业务以及版面设计等知识,有利于提高书刊质量。另一方面,让做校对工作的同志也做一些编辑工作,可以在发稿前帮助责任编辑弥补一些原稿上的疏漏,或者在校对中发现一些遗留的问题,提请编辑或作者解决。这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代书刊时行责任编辑署名,编辑由过去的隐姓匿名,一变而为显姓扬名。这一方面提高了编辑的社会地位和知名度。一方面也促进了编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本使读者爱不释手的好书,不仅作者扬名天下,编辑的“为他人作嫁衣裳”的业绩也同  相似文献   

4.
“责任编辑”与“编辑责任”概念的提出,绝非搞文字游戏,简单地将它们看作是“责任”与“编辑”二词的两种不同组合形式。“责任编辑”与“编辑责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彼此有各自的内涵。“编辑”一词,具有动词和名词两类词性。于图书出版而言,它一方面是指出版单位...  相似文献   

5.
如今编辑前面的头衔越挂越多,尤其是“策划编辑”的出现.并在实际工作中越用越多,使得大家对责任编辑的认知似乎有些迷茫。原来的责任编辑与策划编辑是什么关系?策划编辑是不是比责任编辑更强,是领导责任编辑的,或者两者是相等的?由此而引发的责任编辑“责任”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作者以为,责任编辑的这“责任”二字重于泰山,工作中还是要重点强调这责任二字。以下,将结合作者的工作实践.谈一谈对责任编辑“责任”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编辑写书评     
我国出版界历来提倡和鼓励编辑写出评,把它看作是训练编辑素质、提高图书质量、扩大图书宣传的重要途径之一。的确,编辑写书评有其优势,可以其独有的视角向读者与社会展示图书精华,扩大图书的社会效果,又有助于自身,很值得倡导。 一、编辑写书评的优势和作用 顾名思义,所谓编辑写书评,是指编辑对自己责编的图书写评论文章。它有别于贵编写编辑报告,又不同于社会上各界人士的书评。编辑写书评具有如下的优势和作用。 首先,从编辑报告与书评  相似文献   

7.
一、责任编辑的含义《现代汉语大词典》(2000年修定本)是这样解释“责任编辑”的:“出版部门负责对某一稿件进行审阅、整理、加工等工作的编辑人员,简称责编。”这一解释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理解:首先,责任编辑是出版部门的编辑人员,是建立在编辑基础之上的,对某一稿件负责的编辑。要想当好责任编辑,应先当好一名合格的编辑。其次,责任编辑有其工作的独立性和负责性。责任编辑的独立性就是指独立负责某一稿件的编辑,这也给编辑的工作展示了巨大的想象创意空间,可以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同时,也给编辑人员个人素质提出了更…  相似文献   

8.
编辑与书评     
据统计,现在一年的书评文章总数与年出新书品种数之比不足千分之一。由此可见,图书评论与图书出版不相适应,图书产出与消费之间出现了很大的盲目性。读者面对数量庞大的图书,确实存在着难辨优劣的问题。在这种情形下,读者对书评的需求显得越来越迫切,书评对图书出版的重大意义由此可见。一般来说,书评的写作者不外乎有五种人:作家、学者、编辑、职业书评人和普通读者。在这五种书评写作者中,编辑所写的书评往往旨在宣传,近乎广告。这是人们对图书编辑所写书评的成见,但这成见正是图书编辑的特定身份和自身写作时的功利性所导致的。编辑写书…  相似文献   

9.
责编与书评     
对责编写自己编辑图书的书评,目前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前者,认为责编应该而且能够写好自己编辑图书的书评;后者,不提倡,认为责编不宜也不可能写好自己编辑图书的书评。我历来赞同前者的看法。下面就责编与书评问题谈二点肤浅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黄强 《中国编辑》2011,(3):34-37
责任编辑与美术编辑都属于出版编辑人员,是出版物生产流程中的重要角色,也是出版物编辑生产过程中重要的合作者。他们之间是否拥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对于出版物质量至关重要。文章从责任编辑和美术编辑的工作职责及基本关系、责任编辑与美术编辑关系中的问题、处理好责任编辑与美术编辑关系的根本原则、处理好责任编辑与美术编辑关系的具体做法四个方面,探讨了责任编辑与美术编辑在出版物编辑出版过程中如何合作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书评编辑几年前,有人向某大报投寄一篇近三千字的书评稿件,经编辑的删削,砍成百把字的书讯发表了。事后了解,这位编辑说:发表书评,岂不影响出版社登广告了吗?这自然是个别的例子,但这位编辑根本不懂得报纸发表书评的意义和职责,则是十分明显的。国外报刊一般重视发表书评,且有权威性书评版;报纸的书评编辑,要求有较高的素养,和很强烈的责任感。 19世纪俄国伟大的民主主义者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都做过书评编辑。1857年,杜勃罗留波夫在中央师  相似文献   

12.
编辑写书评,众人议论纷纷,褒贬不一。依我所见,编辑写书评之于读者于作者于编辑都大有裨益。借胡绳先生的话来说:“从出版社的编辑里面可以产生书评家”。编辑写书评之于读者的裨益是显而易见的。编辑最了解自己所编的书的出版过程。从选题的确定、同类书的比较、出版写作意图到反复修改、编辑加工、装帧设计、印刷成册,编辑皆参与其中。成书中有许多轶  相似文献   

13.
张霞 《新闻采编》2012,(3):39-40
众所周知,在广播节目中,每一档节目或栏目都会有相应固定的责任编辑,责任编辑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有精准的选材、识别能力,要有编辑剪裁稿件的能力和文字处理的能力。责任编辑特别是新闻类节目责任编辑必须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在稿件编辑、节目策划统筹中,成为名副其实的"责任"编辑。  相似文献   

14.
9月4日至6日,第四届全国书市系列文化活动之一的“书评夏令营”在广州南湖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书评作者、书评报刊编辑以及新闻出版界的130多名爱书人聚集一起,交流书评信息,共商建立书评队伍大事。营员们围绕着书评的功能和作用、分层次及多样化和书评的编辑、作  相似文献   

15.
所谓书评的社会性及其现代意识,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书评不仅不能停留在旧的水平上,要从传统的狭窄的小天地里走出来;一方面是强调书评的社会义务及其文化功能,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书评写作方法与形式的变化。书评的社会性及其现代意识,是由多种原因  相似文献   

16.
责任编辑与科技期刊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鸿瑛 《编辑学报》1990,2(4):235-236
长期间许多科技期刊的编辑部从不同角度探讨过责任编辑的责任问题。其目的是进一步明确责任编辑的职责,以利于提高刊物质量,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另一方面职责分明,也有利于调动编辑的积极性,做好编辑工作。一本刊物从组稿、审稿、改稿、定稿、校对以至出刊的每个环节,编辑都要付出大量的劳动,但决不意味着责任编辑对整个出刊过程都负有责  相似文献   

17.
责任编辑要关注图书装帧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岚 《出版科学》2004,(5):61-62
责任编辑往往只注意对书稿内容进行把关,对图书的形式则撒手不管,任由美术编辑和有关技术编辑负责处理.如今市场经济的大潮把编辑推到竞争的风口浪尖上,使编辑处于策划、审稿、编辑加工、出版、发行的中心.有的出版社已经出现了一部书稿从选题策划到成书上市,皆由责任编辑一揽子负责到底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质量是期刊的生命,而科技期刊的每篇论文文末标注"责任编辑"或"本文责任编辑",有助于编辑职责分明,赏罚分明,更好地调动编辑人员对工作的积极性,不断地提高刊物质量.  相似文献   

19.
之所以想着去探求一番叶圣陶的书评,是因为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编辑应如何写作书评?近年来,随着书评重要性的日益显现,编辑写作书评的热情高涨。但有些遗憾的是,不少编辑的书评往往容易以两种面目出现:要么满纸学术名词,艰涩难懂,令人见而生畏Z要么流行语汇充斥纸间,大作广告,缺乏应有的文化气息。寻寻觅觅中,我把目光投向了叶圣陶,希望他能给我们一点启示。叶圣陶从事编辑工作长达六十余年。他深深地热爱着编辑这个职业。他觉得,做编辑、办报刊可以启蒙民众、提高国民素质,从而实现他救国救民的理想。因为这种想法,…  相似文献   

20.
顾名思义,责任编辑就是要负责任的编辑。但是,究竟应当负有哪些责任呢?翻遍所有有关编辑方面的书刊,也难找到一个清楚的答案;同时,责任编辑又不是一种职称,有关的职称条例上也找不到确定责任编辑的“责任”规范。虽然如此,作为一个已有一定实践经验的责任编辑,却可在日常工作中,深深地体会到责任编辑的责任究竟何在。我的体会是:责任编辑责任重大,但要真正负好这个责,却很不容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