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分步水热法合成了不同质量比(Ag:WO3=1%、2%、3%)的银掺杂还原氧化石墨烯三氧化钨(Ag/r GOWO3)纳米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表征了Ag/r GOWO3结构和形貌,并对合成的Ag/r GOWO3复合材料进行了气敏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2wt%的Ag/r GOWO3与纯的氧化钨(WO3)和还原氧化石墨烯三氧化钨(r GOWO3)相比,表现出对丙酮更高的响应特性。  相似文献   

2.
Fe/AC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载Fe2+的椰壳活性炭的三维电极电催化氧化法,处理酸性大红3R染料废水来研究Fe/AC催化剂的稳定性,并对Fe/AC催化剂进行XRD表征,进而对Fe/AC活性炭催化剂的性能及形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技术主要采用溶剂热法,通过调整助催化剂MoS_2与UiO-66-NH_2八面体微粒的结合方式,合成了三种具有不同形貌的UiO-66-NH_2/MoS_2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及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等方法对三种形貌的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并对其光催化制氢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助催化剂MoS_2的加入,提高了UiO-66-NH_2八面体微粒的光催化制氢活性,且UiO-66-NH_2/MoS_2复合材料的形貌对其光催化性能存在较大影响。其中,以MoS_2纳米片包裹UiO-66-NH_2八面体微粒所得的包覆型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催化制氢性能,产氢速率可达到10.1mmol g~(-1)h~(-1)。UiO-66-NH_2/MoS_2复合材料同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重复利用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电催化氧化法,以RuO2-Ti板作为阳极,不锈钢板为阴极,研究了pH值、槽电压、电解质种类和浓度及最佳条件下对茜素红模拟染料废水处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槽电压为15V、初始pH为2.0、NaCl浓度为2.0g/L为实验的最佳条件.在此条件下电解15min后,茜素红模拟废水COD降解率可达到35.49%,脱色率可达到99.50%.研究表明,采用电催化氧化法可以显著提高能量效率和电流效率,降低处理成本.  相似文献   

5.
建立微芯片电泳-电化学检测技术分析细胞内还原型(GSH)和氧化型(GSSG)谷胱甘肽的新方法.分别考察缓冲液pH值、缓冲液浓度、SDS浓度、分离电压、进样时间、检测电位等因素对GSH、GSSG分离检测的影响.在最优实验条件下,在3 min内实现GSH和GSSG的有效分离和检测.GSH和GSSG的线性范围分别为5.0~200.0μmol/L和2.0~100.0μmol/L(R2>0.99),最低检测限(S/N≥3)分别为4.87μmol/L和1.98μmol/L.最终将所建立的方法应用于细胞样品中2种物质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常规浸渍法研制不同碳材料(AC-1,AC-2,AC-3和CNTs)担载纳米钴基催化剂。通过XRD、TEM、XPS、H 2-TPR、N 2-TPD、CO化学吸附、BET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微观结构、氧化还原能力、载体与活性位相互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测试,并在400~500℃,空速为6000~24000 h-1条件下考察其氨分解催化性能。TEM和CO化学吸附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活性炭载体担载纳米钴催化剂,高比表面积载体具有高的钴分散度,其纳米钴颗粒尺寸从小到大的关系为:Co/AC-1Co/CNTsCo/AC-2Co/AC-3。然而氨催化性能大小关系为Co/CNTsCo/AC-1Co/AC-2Co/AC-3。碳纳米管载体催化活性要优于几种不同的活性炭载体。这表明碳纳米管载体也是一种不错的可适用低温下氨分解催化剂的载体,这可能归因于其较高的电子传导性以及给电子性能。  相似文献   

7.
用水热法,分别在0.01、0.02和0.05 mol/L的Zn2+浓度下生长了ZnO纳米棒,并用扫描电镜和光致发光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发现Zn2+浓度的提高增加了ZnO纳米棒的长度和密度.然而当Zn2+浓度超过0.02mol/L时,会引入较多的Zn间隙杂质,降低结晶质量.  相似文献   

8.
以嵌段共聚物F127为模板剂,Ni(NO3)2·6H2O为Ni源,低分子量的戊二醛和木质素为碳源,KOH为扩孔剂,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以无定形碳或者聚合物为骨架的具有高分散性的NiO纳米粒子。通过XRD,TEM和BET表征其结构和形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纯的NiO纳米粒子被无定形碳包围,BET比表面积最高为802 m2/g并且具有窄的孔径分布。通过循环伏安和恒流充放电来表征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具有高的比电容和在1000次循环中具有很好的循环稳定性。在1 A/g到10 A/g的恒流充放电实验中,复合材料的比电容保持率为90%。因此,介孔NiO/C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做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采用高能球磨法制备出纳米CeO2/Zn、纳米CeO2/A1复合粉末,用粉末冶金真空热压烧结制备出纳米CeO2/Zn、纳米CeO2/Ai复合材料块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微波诱导催化剂Fe2O3/Al2O3处理有机废水的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波诱导氧化工艺(MIOP),以Fe2O3/Al2O3 为催化剂处理模拟废水及实际废水,考察了催化剂降解有机废水的活性及重复使用性能.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在微波功率900W、辐射时间5min、催化剂用量2g/L的条件下,处理不同的模拟废水表现出广泛的适用性.对实际废水的处理表明,在MIOP工艺条件下催化剂可去除50%的COD及80%的色度,具有较高的活性.  相似文献   

11.
微波固相法合成了MCM-41固定AlCl3固体酸催化剂,用FT-IR表征其表面酸性,用Hammett 指示剂测定酸强度,用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TBC)表征催化剂的性能,考察了诸因素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固相法制备的MCM-41固定AlCl3固体酸催化剂表面存在L酸中心,对TBC的合成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在醇酸物质的量比为4:1,催化剂用量为0.5 g,微波辐射功率为700 W,反应时间为10 min条件下,酯化率可达到93.4%.  相似文献   

12.
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程序升温脱附(TPD)考察了Mn/BaCO3、Mn/KCl-BaCO3和Mn/CeO2-BaCO3催化剂的物相及其表面酸碱性;同时考察了乙腈与甲醇选择性合成丙烯腈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随着Mn负载量的增加,Mn/BaCO3催化剂对乙腈甲基化制丙烯腈的活性呈提高趋势,其中Mn(20%)/BaCO3催化剂对丙烯腈的选择性最高,收率最大.添加CeO2、KCl对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均起到抑制作用.NH3-TPD、CO2-TPD结果表明,加入CeO2和KCl后,催化剂表面的酸中心数目与碱中心数目都有所减少,表明催化剂的活性与表面酸碱性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在最佳条件下(TiCl30.15 mol/L NaCl饱和溶液,170℃,4 h,含0添加剂/Ti摩尔比1/10)用水热法在玻璃基板上制备TiO2材料.SEM和XRD技术表征结果说明,生成的TiO2晶体为金红石型.与尿素相比,加酸性含O添加剂不能生成TiO2纳米棒阵列薄膜,但能生成的TiO2微米球或微米花,微米球或花由纳米棒自组装而成.加中性含O添加剂所生成的TiO2材料的形貌最差.  相似文献   

14.
以4,4′——二氨基二苯醚(ODA)、氧化石墨烯(GO)和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为原料原位聚合制备聚酰亚胺/氧化石墨烯(PI/GO)纳米复合薄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证实氧化石墨烯的加入使得复合材料的结构更加致密。通过拉伸性能测试发现由于GO在PI基体中有良好的分散性,所以在拉伸过程中应力能够有效的转移,从而提高复合材料薄膜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出的碳纤维为载体,采用两步水热法在碳纤维基底上先后生长硫化钼和硫化镍纳米颗粒(Ni_3S_4-MoS_2-C),制备了双金属硫化物/碳纤维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表征了其微观形貌和结构。将Ni_3S_4-MoS_2-C复合材料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在三电极体系中测试其电化学性能。在电流密度为1 A/g时,Ni_3S_4-MoS_2-C电极材料的比容量可达2261 F/g,与单金属硫化物复合材料(Ni_3S_4-C、MoS_2-C)相比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16.
应用循环伏安法和微分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研究了盐酸伐昔洛韦在多壁碳纳米管-Nafion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发现在该电极上有一灵敏氧化峰,并对其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初步探讨。此法测定的线性范围为4.0×10-7~1.0×10-5mol/L,检出限为1.5×10-7mol/L。用该法对盐酸伐昔洛韦片进行了测定,回收率为96.3%-100.4%。并探讨了盐酸伐昔洛韦在修饰电极上的电极过程和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人体血浆多相模型,研究了人体血浆体系中Tb(Ⅲ)物种的分布.结果表明,Tb(Ⅲ)的物种形式随着Tb(Ⅲ)的量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当Tb(Ⅲ)的量浓度低于4.000×10-8mol/L时,大部分Tb(Ⅲ)物种以可溶态存在;当Tb(Ⅲ)的量浓度高于4.000×10-8mol/L而低于1.667×10-2mol/L时,沉淀物种(TbPO4和Tb2(CO3)3)成为Tb(Ⅲ)的主要物种.可溶的Tb(Ⅲ)在量浓度低于1.0×10-4mol/L时,主要与运铁蛋白键合,分布于[Tb(Tf)]中;当Tb(Ⅲ)的量浓度高于1.0×10-4mol/L时,运铁蛋白耗尽,可溶的Tb(Ⅲ)主要分布于[Tb(HSA)],[Tb2(Tf)],[Tb(Ox)]和[Tb(Cit)]等物种中.  相似文献   

18.
布洛芬是目前地表水、地下水及饮用水等多种水体中频繁检出的新兴有机污染物。本文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了氟和氧化石墨烯共掺杂TiO_2光催化剂(FGT),探究了其在紫外光照射条件下降解水体中布洛芬的效能及影响因素,并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对布洛芬降解过程中生成的中间产物进行了分析并推断其降解路径。结果表明,在催化剂投量0. 05 g/L,pH为5. 2的条件下,在0. 1~10 mg/L的初始布洛芬浓度范围内,布洛芬的降解效能随着其初始浓度的增大而降低,100μg/L布洛芬约10 min即可完全降解;在0. 025~0. 1 g/L的催化剂投量范围内,催化剂最佳投量为0. 05 g/L;且其在酸性及弱酸环境下的降解速率高于碱性环境;布洛芬在FGT紫外光催化降解过程中主要产生脱羧产物和羟基化产物。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过渡金属磷化物(TMPs)由于其活性高、成本低等优点,在电催化析氢反应(HER)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研究在碳布上制备了Ni_2P/MoNiP_2异质纳米片阵列(CC@Ni_2P/MoNiP_2HNSAs)催化剂。制备所得的催化剂具有较大的电化学活性表面积,在0.5 M H_2SO_4介质中达到10 m A·cm~(-2_的电流密度仅需要74 m V的过电位,并且还表现出小的Tafel斜率值为63 m V·dec~(-1)。同时,由于高导电碳布的引入,当该电极直接作为析氢阴极进行电化学测试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本工作为双磷化物异质结构HER催化剂的设计提供了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0.
金属氧化物纳米点薄膜的模板法合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道了一种简便的金属氧化物纳米点薄膜的合成方法.首先制备了具有有序纳米凹坑阵列的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然后在模板表面真空蒸镀金属薄膜,对所制备的金属薄膜进行氧化处理,得到了具有有序纳米点阵列的金属氧化物纳米点薄膜.纳米点的直径约为 1 0 0nm,高度约为 45nm,以六边形有序排列,密度约为 2× 1 0 1 3个/m2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