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创造教育中,人们所关注的只是人类必教性的问题,即创造力如何教育、怎样培养的问题,却忽略了必教性的前提——创造力的可教性。创造力是不是教育培养出来的?从心理学思维与动机两个层面对创造力具有可教育性进行了详细的论证,从而充分肯定了创造力是可以通过教育的手段获得提高的,为个体创造力的提升乃至创造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心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影响个体创造力表现的非认知因素主要包括情绪、动机和人格特质三个方面.积极和中等激活水平的情绪有利于个体创造力的发挥,在某些情境下消极情绪也可能会起到促进作用.内部动机是促进创造力表现的重要心理动力,而外部动机、尤其是奖励是否会削弱个体创造力仍存争议.在5因素人格模型中与创造力有明确积极相关的是开放性维度,部分研究表明创造力可能与外向性存在正相关,与谨慎性、宜人性、神经质存在负相关.最后文章还介绍了情绪、动机和人格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创造力的影响,并在趋近—回避系统框架的整合下分析了三者与创造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论创造动机     
创造动机是支配创造者从事创造行为的内驱力.从创造动机的理论背景看,其研究领域较为复杂,通过了解不同学派和学者有关创造动机理论的研究,可以更加全面地探讨创造动机.从事创造活动的人所处环境不同,其创造动机也可能不同,不同类型的动机之间存在相互的联系和影响,使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到只有对创造动机进行深入研究,才能使我们更明确地选择创造力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4.
文章依据美育特有的内涵,认为审美教育蕴涵着培养大学生创造力的三大功能:有利于大学生创造动机的激发;有利于大学生保持旺盛的创造活力;有利于发展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5.
李凤珍 《考试周刊》2012,(62):189-190
功利性动机以外界要求为行为动力,随着个体的不断成熟,学生的学习动机结构也在随之改变,到了高中阶段,功利性动机已经成为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之一。功利性动机产生的原因一是来自于学生个体社会化成长的结果,二是学校教育的环境促使了学生功利性动机的出现。功利性动机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不利于创造力的培养,但它可以使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更明确,有利于矫正学生的偏科现象。教师应该巧妙利用功利性学习动机的利弊,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引导他们进行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从而实现内外结合,全面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在线教育游戏参与动机的作用机制,以此促进在线教育游戏的设计,创造更加丰富的积极体验,进一步激发在线教育游戏中的学习动机。通过获取461份关于在线教育游戏参与动机的有效调查问卷,利用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益智动机、探索动机、成长动机、创造动机、竞争动机、社交动机、扮演动机、管理动机、攻击动机、成就动机、想象动机、隔离动机12种主要的动机形式对在线教育游戏参与意向存在综合作用,从而为在线教育游戏更有效地激发学习动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有机整合动机理论为如何促进幼儿教师工作动机内化、增强工作动机的自主性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促进幼儿教师工作动机内化的策略包括提高教师的能力知觉水平、给教师专业自主权、让教师获得归属感。  相似文献   

8.
创造与创造性思维是近年来教育学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特别是高职学生的创造力缺乏的表现形式加以分析,结合教学实践,以商务英语教学为例,总结归纳了在教学中该如何渗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最终帮助学生提升职业能力,增强学生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动机是一种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创造动机对人的创造力的激发与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创新教育的角度出发阐述在物理教学中如何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创造动机。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是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也是传播志愿文化,提升社会道德水平的重要途径.从动机的角度出发,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安徽财经大学200名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动机进行调查,将大学生参与动机归纳为四种类型:自我发展型动机、功利型动机、消遣型动机、服务社会型动机,并对这四种参与动机所占比重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从而探讨出树立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增强大学生的情感体验、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培养大学生的志愿服务精神、完善志愿服务机制等建议,以促进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