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丹·拉瑟:1981年接替超级明星克郎凯特出任哥伦比亚广播公司(GBS)《晚间新闻》节目主持人,是当今美国公认的口才最好、风度最佳的一流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观众从饱经风霜的丹·拉瑟身上看到80年代美国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最理想的气质:成熟、权威、魅力。 提到新闻节目主持人,常听到有识之士作如下感慨:“中国的新闻节目主持人中缺少‘克朗凯特’、‘丹·拉瑟’?中国会不会诞生‘丹·拉瑟’?何时出现‘丹·拉瑟’?”闻此言论,令人亦喜亦忧,喜的是: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利于弥补缺陷,促进我国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发…  相似文献   

2.
观摩丹·拉瑟直播新闻白谦诚纽约时间1993年9月16日下午5点多钟,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代表团一行14人到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总部新闻中心的演播室.观摩著名新闻节目主持人丹·拉瑟直播新闻。前一天,该公司的接待小姐就叮嘱我们不要录像和拍照,因此,这...  相似文献   

3.
丹·拉瑟是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新闻节目主持人。1988年2月初,该公司“晚间新闻”电视电目安排了拉瑟采访布什的实况节目。采访约十分钟,拉瑟与布什之间就“伊朗门事件”进行了唇枪舌战。美国的电视观众与政界人士对此表示震惊。本文是美国《新闻周刊》对这次采访的报道。  相似文献   

4.
“如果我失去了沃尔特·克朗凯特,我就失去了这国家。”——美国前总统林登·约翰逊。“当我要证明一个论点的时候,克朗凯特是我第一批要找的人物之一。”——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以美国CBS节目主持人的身份,沃尔特·克朗凯特得到了美国政界要人的高度重视,博得了美国无数观众的依赖和亲近,并获得了本世纪70年代“美国最有影响的决策人物”的称号。在现代中国,成为“克朗凯特”式的人物,仍然是众多新闻节目主持人心中的目标。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主持人水均益,1995年接受《中国广播电视学刊》记者采访时就说:  相似文献   

5.
如果说20世纪是电视的世纪的话,那么当今的电视发展则进入到了一个“主持人时代”。比如:在美国,像沃尔特·克朗凯特(walter Cronkite 1916—)、丹·拉瑟(Dan  相似文献   

6.
中美电视明星的会见──赵忠祥会见丹·拉瑟纪实白谦诚1993年9月,赵忠祥同志率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代表团访问美国。纽约时间9月15日,代表团访问美国三大广播公司之一──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总部,会见了CBS《晚间新闻》的著名主持人丹·拉瑟先生。赵...  相似文献   

7.
在新闻、娱乐、教育、服务各类节目的主持人中,新闻节目主持人应该是最具发展前景的主持人,许多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成功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点:美国ABC广播公司《夜晚简讯》主持人特德·科帕尔被评为“全美最聪明的人”;美国CBS晚间新闻节目主持人克朗凯特五次当选“美国十大有影响的决策者”;新闻节目主持人对社会的影响在美国排在第五位。当然这些都是发生在美国,但从先行成熟起来的美国同行身上,我们看到了新闻节目主持人那不同凡响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杨莅 《现代传播》2002,(4):125-126
说到主持人的职业寿命 ,我们不由得想起国际电视界几个令人敬仰的名字 :沃尔特·克朗凯特、麦克·华莱士、丹·拉瑟等。他们直到花甲之年依然受到亿万观众的信赖和追捧 ,具有跨越几十年的持久魅力。而在国内 ,能将主持人这一职业真正红红火火地干到退休的 ,屈指算来 ,也就赵忠祥一人。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当然 ,中国电视短暂的发展史是重要的客观原因 ,但是 ,细酌我们培养主持人的机制 ,我们的观念、敬业精神等等 ,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1 观念问题文艺界过去曾经有一种比较偏激的看法 ,说搞文学的看不起搞电影的 ,搞电影的又说搞电…  相似文献   

9.
1981年11月,丹·拉瑟离开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名牌电视节目《60分钟》,接替超级电视明星沃尔特.克朗凯特,成为CBS《晚间新闻》节目主持人。四年来,丹·拉瑟不负众望,把《晚间新闻》节目推向新的水平。观众和电视新闻批评界认为,丹·拉瑟是当今美国一流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他主持的CBS《晚间新闻》代表了美国电视新闻的最高水平。丹·拉瑟在美国广播电视界历经30年的磨炼,是一位久经风霜的电视记者。他1933年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父亲是个工人,母亲是饭店里的女招  相似文献   

10.
节目主持人这种形式,广播电台、电视台并非是对其种种优势深思熟虑后才采用的。1952年,美国第34届总统大选,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节目负责人挑选了沃尔特·克朗凯特报道这一年的美国两党代表大会。这位负责人和制片人唐·休伊特觉得,为更有力地报道这次大会,应让最有力的记者在最后把所有的报道串接起来,高度概括一番。休伊特把他的这种设想比做接力赛跑的最后一棒,这个人就叫“主持人”英文为“ANCHORMAN”(英语里还有HOST,与“主人”是同一个词)。休伊特借用了这个名称,克朗凯特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节目主持人。看来,节目主持人的出现似乎是缘于一种偶  相似文献   

11.
美国三大电视网商业性的恶性膨胀——拚命追求广告收入——致使其新闻节目主持人变成了一种特殊“商品”。三大电视网的所有新闻节目中都要插入广告,以广告收入做为节目的主要资金来源。这种资金一旦贫乏或被抽掉,新闻节目就有停办或垮台的危险。因此,为了保住广告收入,各个电视网千方百计要保持收视率的稳定,并设法提高收视率。收视率越高,广告要价就越高;反之亦然。而要提高收视率,就非得有能吸引观众的新闻节目主持人不可。哪一家电视网有明星新闻主持人,哪一家的新闻节目收视率就趋于稳定,并能有所上升。因此,三大电视网像争购紧俏商品一样,四处奔走,不惜重金、使尽各种手段争夺明星主持人。八十年代初,三大电视网为争夺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名记者丹·拉瑟展开了一场白热化的人才争夺  相似文献   

12.
武楠 《当代传播》2008,(6):118-119
本文通过对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电视新闻节目“60分钟”播出的丹·拉瑟对时任伊拉克总统萨达姆的独家访谈进行个案分析,探讨新闻访谈类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角色定位和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3.
汤姆·布罗考是美国家喻户晓的新闻节目主持人。他以报道新闻干净利落、见解深刻、擅长即席发挥著称,号称有1千多万观众。他同CBS的丹·拉瑟和ABC的彼得·詹宁斯一起被誉为美国电视新闻界的三大明星主持人。1982年,布罗考经过20年的风风雨雨,终于如愿以偿:NBC任命他为《晚间新闻》主持人,年薪180万美元。他不但是新闻主持人,还是NBC首席记者、节目编辑部主任,对整个电视网的新闻采集、编排、报道、播发拥有很大权力。而在过去,这些权力都掌握在总编导手里。每天上午,布罗考自己开车到纽约曼哈顿中心NBC总部上班。到达办公室后,他首先浏览全国各大报纸的要目和世界四大通讯社的重要新闻稿,然后再审看NBC驻国内外各地记者发来的图象新闻和文字消息。最后他经过筛选,找到当天晚上需  相似文献   

14.
丹·拉瑟以75岁高龄再战江湖。不过,纵然有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之心,此次拉瑟的出手恐怕难成大气磅礴之势  相似文献   

15.
毕一鸣 《视听界》2009,(6):26-28
美国著名的新闻节目主持人沃尔特·克朗凯特于今年7月17日辞世,享年92岁。《华盛顿邮报》主笔霍华德·库尔茨认为,克朗凯特去世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没有一个主持人,没有一个新闻记者,能再次拥有那种公信力了”。克朗凯特留给人们的不仅仅是和蔼、可亲的荧屏形象,更是新闻节目主持人最简单却也最难做到的核心魅力——公信力。公信力既是公众信任的力量,更是一种社会系统的信任,也是公共权威的真实表达。  相似文献   

16.
1969年7月16日,美国首次向月球成功地发射了载人宇宙飞船阿波罗11号。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首席节目主持人沃尔特·克朗凯特,连续几个小时向全世界妙语连珠地直播了当时的盛况。由此,克朗凯特的名字家喻户晓,成为播音界的骄傲。10年后,1979年初,邓小平率中国政府代表团访问美国。37岁的播音员赵忠祥随电视报道小组登上美洲大陆。访问期间,赵忠祥与美国三大广播公司(NBC、ABC、CBS)的节目主持人进行了成功的合作,10次通过卫星向国内直播,引起极大的反响。赵忠祥游刃有余的节目主持能力,使美国同行不得不刮目相看,称许他是“中国的克朗凯特!”  相似文献   

17.
言论、专论筑起出版工作抵御和平演变的钢铁长城 ·’‘””’‘’‘’二‘·········……本刊特约评论员(1、4)坚守和发展社会主义新闻出版阵地 ·’‘”’“····························……宋木文(2、4)严厉打击非法出版活动 ·‘”‘”‘…‘·‘··········……本刊特约评论员(3、4)出版工作者要认清民主社会主义的实质 ·······································……袁亮(3、5)中国期刊述评 ······……中宣部出版局期刊调研课题组(3、7)…  相似文献   

18.
“丹就像瓶中的闪电——既灿烂又危险。”这是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新闻部主席霍华德·斯特杰对丹·拉瑟的评价。丹·拉瑟是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晚间新闻”节目主持人,是当今美国新闻界最有影响,也是最有争议的人物。他那穷追不舍、咄咄逼人的提问方式,听  相似文献   

19.
画中有话     
有时我甚至不能忍受。我清楚地知道,电视里人们看不到战争的真实嘴脸,因为人类的苦难是无法用镜头拍摄下来的。 德国总统约翰内斯劳说,对他个人来讲,伊拉克战争期间对战况的报道,勾起他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不愉快的回忆。 丹·拉瑟先生,我记得13年前你问过我同样的问题。 萨达姆在2月份接受了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主播丹·拉瑟的采访,丹·扭瑟的第一个问题是“总统先生,你是否认为这一次是  相似文献   

20.
“ABC晚间新闻”是美国广播公司的名牌栏目之一,由著名节目主持人彼得·詹宁斯主持。自1983年他开始主持该栏目以来.该栏目与哥伦比亚广播电视台(CBS)丹·拉瑟主持的“晚间新闻”以及全国广播公司(NBC)布鲁考主持的“晚间新闻”在美国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甚至“一度成为80年代新闻节目收视排行榜上的冠军”,“是报道突发性新闻事件的最佳节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