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微污染、富营养化的水库水进行了以高锰酸钾预氧化替代预氯化的实际应用.应用结果表明,在水库水中投加部分高锰酸钾既提高了藻类的去除,同时又提高了混凝效果,降低了出厂水的浊度、色度和异臭异味.  相似文献   

2.
滤池是地表水厂中不可缺少的净化构筑物,其过滤过程是指以石英砂等粒状滤料层截留水中悬浮杂质,从而使水获得澄清的工艺过程,它通常置于沉淀池或澄清池之后。过滤的功效,不仅在于进一步降低水的浊度,而且水中有机物、细菌乃至病毒等将随浊度的降低而被去除。残留于滤后水中的细菌、病毒等在失去浑浊物的保护或依附时,在滤后消毒过程中也将容易被杀灭,这就为滤后消毒创造了良好条件。因此,在生活饮用水的净化工艺中,有时沉淀池或澄清池可以省略,但滤池是不可缺少的,它是保证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地表水源易受环境影响导致潜在的供水安全风险。本文以湖州河网水源和水库水源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处理联合深度处理工艺,通过现场中试研究各个水处理工艺单元对水源特征污染物指标的去除效能,考察水源类型对工艺去除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中试工艺对六项常规水质指标的去除效果受到水源水质的影响,因初始浓度较低水中锰的去除受水源类型影响不明显。各项指标中,工艺装置对浊度和铁的去除能力最强,对高锰酸盐指数去除率最低。比较不同工艺单元,混凝沉淀对水质提升效果最好,砂滤次之,对于微污染水源增加深度处理工艺可以有效提升水质,并应对季节性水质波动风险。  相似文献   

4.
试验表明,以硫酸铝为混凝剂处理低浊度水的过程中,加入聚丙酰胺可提高水的处理效果,在硫酸铝投量为3mg/L至9mg/L,PHP投量在0.0008mg/L至0.0125mg/L之间,处理出水浊度保持在3度以内。  相似文献   

5.
上海城投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制水分公司长桥水厂供水规模140万m3/d,水源引自青草沙水库,目前是一个大型的常规工艺处理的水厂。整个制水工艺包括混凝、沉淀、消毒、过滤。其中混凝是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是出厂水浊度达标的关键。要确保混凝剂投加的安全、合理,那么加注设备的良好性能和自动化程度的优越就是混凝剂投加的保障了。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福建省晋江优兰发纸业有限公司深度处理系统工程的设计和运行参数。深度处理采用采用Fenton氧化-斜板沉淀-砂滤处理为主体的处理工艺,去除1mg/lCOD需投加0.8~0.9mg/lH2O2,同时Fe2+投加量是H2O2投加量的1.2倍(质量比),氧化池的pH控制在3.2~3.8,PAM投加量控制在2mg/l。系统出水澄清,无微小絮体,水质已达到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GB3544-2008),并连续稳定排放。  相似文献   

7.
金华群 《内江科技》2010,30(1):93-93
侧向流斜板浮沉池在处理松花江源水时,只有采用了正确的运行方式才能使成本最低化,本文根据运行经验提出了在气浮运行时以固定回流量、调节混凝剂投加量来保证出水浊度,混凝剂投加量以观察矾花、测定浊度为依据。  相似文献   

8.
包磴口水厂是包头市东河区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供水水源,于1983年建成投产,设计规模50000ms/d,由于黄河水含沙量大,在每年洪峰季节高浊度水一临时,现有预沉池处理能力降低影响加速澄清池和滤池的正常工作效益,导致出水水质浊度增高,出水量降低,严重时水厂无法运行,大大影响了向居民区正常供水。为此,经多方论证,决磴口水厂增设两处旋流式预沉池,以改善和提高高浊度水处理效果,保证水厂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9.
介绍一种新型多功能助留剂在箱板纸生产系统中的应用。该助剂的应用使得干强剂、助留助滤剂等常规化辅的使用量有一定下降,降低白水浓度,提高浆料留着率,改善纸机湿部环境,促进其良性循环;提高浆料滤水性能,提升纸机车速,增加白水多盘流量,降低蒸汽消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0.
分析我国目前水资源污染现状、主要危害及微污染水源水水质特点。综述了微污染水的处理工艺进展,分析了包括强化常规工艺、生物预处理、深度处理工艺及组合工艺等多种水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1.
松花江是哈尔滨市的主要水源,其冬季具有低温低浊、有机物及氨氮浓度高、水体复氧差的特点,而采用传统的常规工艺处理松花江水已不能满足日益提高的水质标准的需要。为了适应新标准和新水质的要求,改造以松花江为水源的供水三厂现有的处理工艺,通过强化常规处理工艺,并增加深度处理工艺,从整体上提高哈尔滨供排水集团水处理工艺的技术水平,以确保哈尔滨市的供水安全。  相似文献   

12.
试验研究了在模拟平流沉淀池中,设置挡板、溢流堰对浊度去除效果的影响,以及在沉淀区中投放短管填料对浊度去除效果的提高。通过控制不同进水流态、短管填料不同投加方式、不同投放位置、不同投放量的对比,提出提高浊度去除率的最优方法。  相似文献   

13.
针对某自来水厂原水受到微污染、出厂水不达标的问题,在原有常规工艺的基础上,增加了生物接触氧化预处理工艺和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运行结果表明,出厂水的CODMn降至2mg/L、氨氮降至0.5mg/L、浊度降至0.3NTU以下、色度降至5度以下,且水中的溶解氧和活性氧含量得到增加,嗅味和口感明显改善,出厂水水质大幅提高,达到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保证了用户的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14.
出于对呼和浩特市某污水处理厂出水总磷达标排放且对新型药品去除率的测试及核算投加成本的目的,通过生物处理工艺A2/O+微絮凝过滤+消毒工艺流程,开展了实验室小样试验和生产性试验,实验室小样试验以生物池出水为试验用水,使出水总磷浓度可降低到0.5mg/L以下,符合排放要求。考虑到进水量和负荷的波动,在保证出水达标排放的前提下,为保证药剂的有效利用,通过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生物除磷效率,以有效减少药剂的投加量及污泥的排放量,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松花江是哈尔滨市的主要水源,其冬季具有低温低浊、有机物及氨氮浓度高、水体复氨差的特点,而采用传统的常规工艺处理松花江水已不满足日益提高的水质标准的需要。为了适应新标准和新水质的要求,改造以松花江为水源的供水三厂现有的处理工艺,通过强化常规处理工艺,并增加深度处理工艺,从整体上提高哈尔滨供排水集团水处理工艺的技术水平,以确保哈尔滨市的供水安全。  相似文献   

16.
通过某市北环水厂一系列措施的机理分析和工程实例总结,中小型老水厂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特点提高水厂处理效果及水处理量.改造措施包括常规混凝沉淀工艺的原水预氧化处理、涡旋混凝沉淀给水处理及多点投加混凝剂,气水反冲洗滤池应用等处理方法为中小型水厂水处理工艺的新建与改造提供一个可行的方案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在用生物慢滤技术处理微污染窖水的过程中,研究了填充火山岩滤料的生物慢滤柱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滤速为0.2m/h情况下,火山岩滤柱挂膜成功的时间为29天,对浊度、氨氮、CODM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4.26%、97.18%、43.62%。  相似文献   

18.
试验研究了在模拟平流沉淀池中,设置挡板、溢流堰对浊度去除效果的影响,以及在沉淀区中投放短管填料对浊度去除效果的提高。通过控制不同进水流态、短管填料不同投加方式、不同投放位置、不同投放量的对比,提出提高浊度去除率的最优方法。  相似文献   

19.
我国许多城市污水属于典型的低碳氮比污水,低碳氮比污水本身所能提供的碳源已经不能满足高效脱氮的要求。以强化活性污泥脱氮性能为目的,本文探究了Fe~0、Fe~(2+)及其投加剂量对活性污泥脱氮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Fe~0和Fe~(2+)对活性污泥脱氮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当Fe~0投加浓度为0.1g/L时,硝态氮去除率最高(35%),比不添加Fe~0时脱氮效率提高了5%。当Fe~(2+)投加浓度为0.05g/L时,硝态氮去除率最高(43%),比不添加Fe~(2+)时脱氮效率提高了8%。  相似文献   

20.
文章采用混凝技术提取木薯黄浆废水中的植物蛋白质物质,实验通过选取最佳的混凝剂和助凝剂种类及其最佳用量,并研究p H、沉淀时间对混凝效果的影响,为木薯黄浆废水的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分别以1%的PAC、1%的氯化铁和1%的改性玉米淀粉处理木薯黄浆废水,三种絮凝剂的最佳投加量分别为0.133g/L、0.133g/L和0.05g/L,最佳絮凝p H分别为9、2和8,三种絮凝剂的沉淀时间均大于15min时处理效果较佳,此时木薯黄浆淀粉废水的浊度去除率均到达80%以上,COD去除率达到50%。复配实验结果表明:PAC与PAM的复配投加后,PAC投加量为0.02g/L,PAM投加量为0.002g/L,浊度去除率从80%左右上升至98.2%,COD去除率上升至51.8%,复配絮凝剂相比单一絮凝剂提取植物蛋白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