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即将到来的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人们将面临着瞬息万变的社会需求,信息传播之快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知识更新的速度更加迅速,上一世纪知识更新的速度是50年,现在却只需5年;有人估计,下一世纪初大约每隔70天就得更新。大学毕业生刚迈进社会,而所学的知识就有一  相似文献   

2.
状元是中国科举制度的产物,科举起始于隋朝。状元又称状头,是数以万计举子的代表。唐载初元年(公元689年)首创殿试,把殿试第一名称为状头或状元,以后逐渐得以习用。中国科举史上第一个状元是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的孙伏伽,最后一个状元是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的刘春霖。前后  相似文献   

3.
罗马宫博物馆是一座考古遗址博物馆,位于英国苏塞克斯郡奇切斯特附近的费什博恩。该馆创建于1968年,隶属于苏塞克斯考古学会。费什博恩曾是古罗马时期的一个重要港口。其最初是在公元一世纪作为一个军事供应基地而发展起来的,后一直沿用至公元三世纪末。公元一世纪的最后二十五年间,在此港口附近曾建造了一座庞大而豪华的宫殿,即罗马宫。本世纪60年代,考古工作者对此进行了发掘,并在发掘基础上,在原罗马宫的北翼建造了一座保护性建筑。其下原状展示了当时的马赛克地面和墙体的下半部分。其间的过道可以让观众清楚地看到里面的细部。…  相似文献   

4.
中国,一个令人振奋的概念,而世纪之交中国的对外宣传该是怎样,又直接影响到下一世纪中国的形象。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的今天,回看中国百年,真是忧患与发展并存。上一世纪末,一代仁人志士还在为民族的解放与独立呐喊,如今可以告慰他们的是,中国终于做为一个独立与正在走向富强的国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了。因此,站在历史的交汇点上看待对外宣传就具有了不同凡响的意义,在宣传中国的对外形象,显示中国社会的变革方面,五集电视片《中国牛王》是一个很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5.
公元10至13世纪,草原游牧民族契丹、女真相继崛起在中国北方,先后以武力打败后晋、灭掉北宋,建立起辽、金两个封建政权。辽自公元907年太祖耶律阿保机登位至公元1125年亡于金朝,共历219年。金自1115年完颜阿骨打收国元年至1234年末帝完颜承麟投...  相似文献   

6.
百年一世纪。在中国史研究中,14、18和19世纪可谓是学术明星。14世纪之成为研究热点,与伊懋可有关。1973年,伊氏提出中国历史发展的“14世纪的转折论”,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热烈讨论。19世纪则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7.
“渤海”是指一千二百年前大唐时期粟未靺鞨人在我国东北地区建立的地方政权,共传十五世,历时229年,人称“海东盛国”。文籍院是海东文化中的一颗明珠,现谨就其产生的历史背景、机构性质和社会作用等问题做些探讨。一靺鞨是女真、满族的先人,其远祖商周时称肃慎、秦汉时称挹娄、魏晋称为勿吉,自古就与中原汉王朝建立了联系。在《竹书纪年·五帝纪》中就有帝舜有虞氏二十五年“息慎氏来朝,献弓矢”的记载。公元七世纪末,靺鞨族中粟末部兴起,唐圣历元年(公元698年)大祚荣率众在牡丹江上游东牟山(今吉林敦化敖东城)建立“震国”。唐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册封大祚荣为“忽汗州都督、渤海郡主”,自此“始去靺鞨号,专称渤海”。公元755年,大钦茂迁都上京龙泉府(今宁安县渤海镇)。唐宝应元年(公元762年)“诏以渤海为国”,下辖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一百三十余县,有居民十余万户。  相似文献   

8.
王丽红 《大观周刊》2011,(35):155-155
当前,素质教育是教育界的一大课题,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把学生培养成为下一世纪的合格人才,是21世纪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教学工作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它是一个发展着的动态过程,如何把这一过程上升为一个优质高效的环节,抓好教学工作是我们作为教师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如果说历史就像一串糖葫芦,那么,纪年就是那根竹扦。纪年和纪事,时间和空间,构成了历史的一个个坐标段位。纪年有种种。如在西方,以传说的耶稣诞生年为根据做元年推算,在中国称“公元”纪年;如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以皇帝的年号为纪年根据,到了中华民国,皇帝没了,纪年就称“中华民国×年”或简称“民国×年”。还有就是“干支”纪年,即将“天干”和“地支”相配,六十年一轮回循环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中国纪年从此开始顺用“公元”。也就是说,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那一年,不再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年”,而是称为“公元1949年”。  相似文献   

10.
纸简并用考     
当今书志学或其它历史著作一般认为,自从蔡伦革新造纸技术成功以后,历史上出现了三百年的纸简并用时期,然后才是简被纸完全代替。蔡伦于东汉和帝元兴元年上奏皇帝造纸成功,此为公元105年。到东晋未年,篡位后的担玄下过一道命令:“古无纸,故用简,非主于敬也。今诸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初学记》卷二十一、《太平御览》卷六百五)这是公元403年或404年的事。从105年至404年,便是纸简并用的三百年。认为蔡伦以后为纸简并用时期,这是对的。但是,笼统说纸简并用三百年,却并不确切。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个金风送爽的秋天,这是一个喜获丰收的季节。已经胜利落下帷幕的党的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召开的历史性会议,这是一次圆满地完成了历史赋予的重大使命,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大会。大会的最大贡献,是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这时于我们胜利实现本世纪末的奋斗目标.进而在下一世纪开创更加壮丽、更加辉煌的前  相似文献   

12.
当代文化发展的十大趋势邴正我们正在经历人类文化的全面、深刻的变革,文化研究和文学创作不应忽视这一重大文化背景,而应顺应时代要求调整自身的内容、形式和观念。我们正处在跨世纪的转折点上。从20世纪迈向21世纪,是人类历史上千载难逢的跨世纪转折。自有公元纪...  相似文献   

13.
货币战争宋鸿兵编著,中信出版社,2007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货币的起源无从考证,但原始货币的形式多种多样:非洲曾用过贝壳,太平洋上的雅普岛用石头,俄国曾用毛皮,等等。小亚细亚的吕底亚王在公元前七世纪开始使用铸币。到了15至16世纪,美洲的白银借助欧洲在亚洲的贸易进入印度和中国,对原始的货币形成了巨大的冲击,随后,金银或金属货币逐渐成为了各国主要的货币形式。公元七世纪中国就有了纸币,但后来被废止,直到17世纪欧洲才  相似文献   

14.
开国大典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大盛事,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的一大壮举。当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全国人民无不欢欣鼓舞,中华民族也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开国盛典铭刻了无数个闪光的"第一",记录了那个让世界为之惊叹的伟大历史时刻,并将永远载入共和国史册!  相似文献   

15.
《出版发行研究》1988年第2期,《“发行”一词源流考》一文的“发行”一词“是中国从日本形成后吸收过来的外来词”之说,尚需商榷。文中提出的根据之一,是“发行”一词据所见资料始见于公元1718年日本刻印的书上,我国使用“发行”一词晚于日本180余年。但据新编《辞源》(商务印书馆1981年12月修订1版)“发行”条,公元一世纪我国东汉时已有此词,原义为启程。根据之二,是说日本开始使用“发行”一词与在这  相似文献   

16.
迎接新世纪--喜逢本刊出版50期致读者及同仁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2000年是历史性、标志性的一年.世纪之交的2000年就要过去了:人类就要迈入公历纪元的第三个千年.在这个伟大时刻即将来临之际,让我们共同欢送20世纪胜利的最后一年,喜迎即将来临的21世纪的第一年.  相似文献   

17.
高坤 《青年记者》2012,(17):78-79
古罗马,中世纪时间段释义 古罗马时期,通常指从公元前9世纪初古罗马在意大利半岛中部兴起到1453年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廷帝国)灭亡,其发展可以概括为三个时期:王政时期、共和时期、帝国时期.公元前27年,屋大维确立元首制,共和制度瓦解.他被元老院授予“奥古斯都”称号,罗马历史也就以此为标志进入了帝国时代. 中世纪时期约为公元476年至公元1453年,这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  相似文献   

18.
没有研究方法的学科,很难成为成熟的学科。诞生于上一世纪末的新闻学和本世纪四十年代的传播学都是年轻的学科。在学科逐渐形成并走向走熟的过程中,对于研究方法的研究或是对于理论框架的探讨都是有着相当意义的。本文试图就研究方法谈中国新闻传播学术研究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世界新闻的演进,从烽火传递信息的古代,到以电子计算机和通信卫星为标志的今天,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世界上报纸的雏形是在文字发明以后产生的。在东方,它最早产生于中国。相传在我国唐代已出现了一种封建朝庭的机关报——邸报。最近在伦敦发现的敦煌邸报,是现存的中国最古老的报纸,也是现存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报纸。它发行于公元887年,距今1100年。在西方,报纸的雏形则首先问世于古罗马,它称为《每日纪闻》是公元前60年按凯撤大帝指令出版的政府公报。《每日纪闻》直到公元后四世纪还存在。 作为传递信息工具的报纸,是在资本主义初期形成的。资产阶级报纸是在资本主义纪元开始后资本主义发展的产  相似文献   

20.
永清县春秋时期属燕国封疆之地。先秦时期属广阳郡。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1年),置益昌侯国。东汉世祖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废益昌侯国置安次县。三国至隋属幽州。为安次、方城二县地。隋大业七年(公元611年)置通泽县。唐如意元年(公元692年)置武隆县。景云元年(公元710年)改名惠昌县。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取“沙漠永清”之意,改惠昌县为永清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