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南美洲古老农业文明孕育的暗色肥沃土壤引发了全球生物质炭研究热潮。将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弃物经过低温热裂解技术转化为生物质炭并施用于农田土壤中,是一种新的土壤可持续管理途径,且服务于生物质废弃物治理与生态农业。我国生物质炭工业化生产技术及炭基肥制备与施用技术已经形成,土壤增碳与农业增产、减肥、增效潜力显著。大规模生物质炭工业化生产的推广催生了一个新兴的科技领域——生物质科技与工程。该科技服务于中国巨大的生物质废弃物治理和土壤改良、化肥减量及绿色农业等需求,这一学科领域尚待系统整合和提升。文章提出,研究生物质炭的有机质组分、结构、性质与功能的表征与有机质-矿物-微生物相互作用的基础研究是未来土壤可持续管理中的重要研究方向。这些问题将揭示生物质炭对于农业生命的系统健康及绿色农业的巨大价值,也进一步彰显了土壤学服务于中国农业可持续管理与生物质产业融合的巨大价值。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安徽省生物质能源利用的现状分析以及对所采集的企业数据的经济分析,探讨目前安徽省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当前,节约资源、减少排放已经成为全球的广泛共识。要达成这一目标,以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为原料,开发新材料作为化学材料的替代品是必由之路。东北林业大学生物质材料团队针对国际、国内节能减排、开发可再生替代品的战略思路,设立了“生物质复合材料”学科,王清文教授为学科带头人。从促进学科发展和推动原始创新出发,王清文教授提出了“生物质材料塑性加工”的学术理念,引起国际同行的共鸣,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的经费支持,目前已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从国家重大科技需求出发,针对产业重大技术,王清文教授组织进行了生物质资源利用的战略研究,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通过拓展生物质产业链条,建立“生物质一生物质材料一生物质能源”产业链新模式,并为实现生物质资源的高效利用进行了开创性研究,相关成果“木塑复合材料挤出成型制造技术及应用”获得201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4.
洪浩  叶文虎  宋波  张显学 《资源科学》2010,32(11):2172-2178
发展生物质成型燃料,对于优化我国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从资源收集、市场定位、应用推广方面归纳了生物质成型燃料产业的特点,梳理了该产业发展所需经历的萌芽、快速发展、持续发展三个阶段。指出该产业在我国尚处于萌芽阶段,制约其发展的瓶颈问题主要在于观念落后、政策滞后、龙头企业缺少扶持,提出中国生物质成型燃料的市场重点在于替代分散供热市场中的中小型燃煤、燃油、燃气、燃电锅炉。以辉南宏日新能源公司为案例,分析了其建立在资源收集、生物质颗粒燃料加工、锅炉设计与配套、供热服务4个环节之上的产业链运行情况,提出依托中小企业培育龙头企业,重点扩展中小锅炉区域供热市场,是我国生物质成型燃料迅速产业化的合理路径。  相似文献   

5.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3,(12):F0004-F0004
当前,节能减排已经成为全球的广泛共识,要达成这一目标,以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为原料,开发新材料作为化学材料的替代品是必由之路。东北林业大学王清文教授针对国际国内节能减排、开发可再生替代品的战略思路,开创了“生物质复合材料”学科。他提出“生物质材料塑性加工”的学术理念,引起国际同行的共鸣。他带领团队进行生物质资源利用的战略研究,提出通过拓展生物质产业链条,建立“生物质→生物质材料→生物质能源”产业链新模式,并为实现生物质资源的高效利用开展了开创性研究。相关成果“木塑复合材料挤出成型制造技术及应用”获得201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6.
生物质发电燃料收集成本测算模型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物质发电成本过高是制约生物质发电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秸秆燃料的收集成本是生物质发电燃料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应用微积分法建立秸秆燃料收集成本模型,以25MW生物质电厂为例测算秸秆收集成本,并分析了秸秆收集成本的构成。实证研究表明,运输成本是秸秆收集成本的关键组成部分。敏感性分析表明,秸秆收集半径是影响秸秆收集成本的最敏感的因素。同时模拟分析表明秸秆收集成本、秸秆运输成本与经纪人数量呈U型关系,因此科学合理地确定经纪人数量有利于降低秸秆收集成本。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促进生物质发电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生物质发电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在中国过去的几年得到快速发展,但发展时间短,面临的环境复杂,遇到诸多挑战,该产业的竞争环境和发展状况亟待研究。本文从波特五力的五个影响因素对生物质发电产业影响力方面进行分析,评估我国当前生物质发电产业的内外部竞争环境和发展态势,并为制定我国生物质发电产业发展战略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唐峰 《大众科技》2012,(7):267-271
生物质产业是指利用再生或循环的有机物质,包括农作物、树木和其它植物及其残体、畜禽粪便、有机废弃物,以及利用边际性土地和水面种植能源植物为原料,通过工业性加工转化,进行生物产品、生物燃料和生物能源生产的一种产业.文章主要介绍生物质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广西生物质产业的发展前景及制约因素,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的基本支撑。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能源问题已经逐渐成为影响我国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现阶段我们国家的能源十分缺乏,研究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十分重要。生物质发电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也对环境保护有推动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生物质发电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然后对生物质发展的完善政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王树锋 《今日科苑》2007,(24):180-181
生物质资源二次开发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随着人口急剧膨胀,消费需求与农业资源供给的矛盾日益突出,人类生存面临危机。我国生物质资源存量丰富,如能开发利用一半就等于创建出年产5000万吨原油的大庆油田。实施生物质及其能量的产业化开发,创造农业再生资源,既能变废为宝以弥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物质需求缺口,又能从资源配置、生态环境保护、农业成本效应等方面,发挥其特有的推动效应,全面推进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