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施用羊粪生物质炭和堆肥对沙化土壤性质以及养分淋溶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羊粪生物质炭和堆肥能够显著增加土壤p H、有机质含量、土壤总氮、碱解氮、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在试验的初始阶段,土壤中铵态氮含量明显增加而硝态氮变化不大;随着试验的进行,铵态氮含量逐渐降低,硝态氮含量逐渐升高。此外,施用羊粪生物质炭和堆肥可以提高土壤总磷和有效磷的含量,同时,还可以促进土壤有效磷的产生。对比而言,当只施加羊粪堆肥时,改良效果最为显著。总之,施用生物质炭和堆肥可有效地改善土壤性质和增加土壤肥力,并抑制养分的淋溶,对沙化土壤治理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2.
武帅  许佳霖  张进  吴胜春 《科技通报》2019,35(2):205-212,219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添加不同比例生物质炭(0%、1%、2%、5%)条件下伴矿景天和玉米在单、间作种植模式时的生长状况及其对锌镉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1)添加生物质炭可以显著降低土壤中的重金属有效性,伴矿景天与玉米各部位锌镉含量均随着施加生物质炭量的增加而降低,伴矿景天的生长亦受到抑制,但添加5%生物质炭时与伴矿景天间作的玉米生物量最大。(2)在不添加生物质炭条件下,伴矿景天与玉米间作将土壤中的锌镉含量降至国家二级标准(GB15618-1995)以下所需时间最短,分别为4.73和2.77年;在添加5%生物质炭条件下与伴矿景天间作的玉米可取得最佳收益,但土壤锌镉含量降至国家二级标准以下的时间要延长至13.07和8.31年。在适当牺牲修复时间的前提下,采用伴矿景天与玉米间作结合施加适量生物质炭的修复技术是一种锌镉复合污染土壤"边生产、边修复"可行的修复模式,为我国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工程实践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生物质发电企业可持续发展对于改善生态环境、缓解能源短缺和促进循环经济至关重要。论文运用 修正的 模型,对2018年21家从事生物质发电业务的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价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生物质发电企业经 调整的 效率显著低于初始 效率值;生物质发电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不同企业存在显著差异;专业化程度,产业链完善程度,废弃物处理量和运营能力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呈显著正相关;而企业治理制度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绿色农业与生物质能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被誉为“绿色能源”的生物质能日益引起了各方关注。“生物质”(Biomass)是指自然界含有合成太阳能的各种植物、及其衍生的人畜排泄物及城乡有机废弃物,所谓生物质能是与“化石能”(Fossilfuel)相对应,由生物质人工转化成的能源,包括沼气、固化高密度生物质燃块、燃料乙醇、生物柴油和生物制氢等。生物质能的可再生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农业生产,两者的关系十分密切。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生物质水煤浆技术,利用棕榈油废水和棕榈油固体废物生产生物质水煤浆。该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同时,解决了棕榈油废水处理问题,避免传统处理方式的二次污染和高治理费用,使废液中的可燃物得到充分利用,实现棕榈油生产伴生的固、液废弃物的资源化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6.
论文运用Bootstrap修正的DEA-tobit模型,对2018年21家从事生物质发电业务的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价,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 表明,生物质发电企业经Bootstrap调整的DEA效率显著低于初始DEA效率值;生物质发电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不同企业存在显著差异;专业化程度,产业链完善程度,废弃物处理量和运营能力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呈显著正相关;而企业治理制度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通过收集杭州市近几年农业生产的统计数据并辅以实地调查,结果表明:杭州市每年产生大量的农业废弃物,随意丢弃和无控焚烧成为主要的处理方式,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因此建议对农业生物质能源进行循环利用,基本杜绝废弃物或污染物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秸秆、稻壳、食用菌基质等农林废弃物现在都成了宝贝。在辽宁省岫岩县洋河镇,这些垃圾被装在可移动式的大铁炉里,经过一天一夜焖制,第二天竟变成了黑黝黝的生物炭,再经过加工,成为炭基缓释肥、土壤改良剂和炭化生物质煤。农林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尤其是生物炭的研究与产业化开发近年来备受关注。生物炭具有负  相似文献   

9.
作为绿色能源的一种,生物质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在我国尚处于初级阶段,需要相关政策的有利推进与支持。本文搜集了1996-2013年我国颁布的相关生物质能源政策,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关理论框架从政策力度、政策结构两方面对我国目前生物质能源政策进行了阶段性分析,明晰了目前政策发展的趋势及优缺点,并提出相应提升建议,以期对我国生物质能源政策的制定与提升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生物质及其开发利用的价值与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质经济是以生物质资源为基础的经济,是一种古老而新兴的经济。生物质经济能够帮助人类较好地摆脱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保护环境和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必须抓住机遇,建立生物质产业发展协调机制,制定生物质产业化发展规划,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加大投入,完善政策机制,建立生物质产业集群,实现国民经济尤其是农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田土壤酸化调控的科学问题与技术措施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南方日趋严重的农田土壤酸化不仅导致农作物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而且促进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在农产品中吸收累积,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和民众健康。但因酸性土壤分布详情不清,作物酸害阈值不明,土壤酸化预测的研究不足,酸化防治技术严重缺乏,红壤酸化没有得到有效控制。采取有效措施改良酸化农田土壤、遏制土壤的持续酸化,将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土壤酸度维持在较低水平,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长期定位施肥试验与农业可持续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肥料长期定位试验能揭示农业生态系统长期的变化趋势, 对探索农业可持续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在简述我国农田土壤肥料长期试验网络基础上, 从土壤有机质演变、作物产量变化、土壤酸化机制、土壤生态功能演变以及施肥的环境效应等方面, 详细阐述了30 余年长期试验所取得的成果, 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和展望未来发展, 以期推动我国土壤质量特别是土壤肥力演变研究, 提升国家耕地质量和农业生产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3.
China has traditionally placed tremendous importance on agricultural research. Meanwhile, in recent years,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has been increasingly highlighted in both policy agenda and the capital market. However, while terms like environmental friendliness, low carbon, organic and green agriculture have become buzzwords in the media, few meaningful discussions have been raised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What''s more, some environmentalists stress that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should abandon modern agriculture''s heavy reliance on science and industrialization, making the link between agricultural S&T and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seem problematic. What is the truth? If S&T are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advancing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what is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field? What factors have cause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China? At an online forum organized by the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NSR), Hepeng Jia, commissioned by NSR executive editor-in-chief Mu-ming Poo, asked four scientists in the field to examine the dynamic relationship between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and agricultural S&T in the Chinese context. Jikun Huang Agricultural economist at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China Xiaofeng Luo Agricultural economist at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Wuhan, China Jianzhong Yan Agricultur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tist at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China Yulong Yin Veterinary scientist at Institute of Subtropical Agricultur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angsha, China Hepeng Jia (Chair) Science communication scholar at Cornell University, Ithaca, NY, USA  相似文献   

14.
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区土壤质地黏重,透水性差,季节性降雨分布严重不足,极易发生水土流失;不合理的耕作措施加剧土壤侵蚀,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制约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979年中国科学院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以下简称"桃源站")建站以来,系统开展了区域农业生态系统优化管理、农业整体效益的提高和建立区域农业综合发展的技术体系与优化模式,并进行示范推广,为南方红壤丘陵区农田生态系统耕地地力提升和水土流失治理、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改善提供重要理论和技术支撑。通过系统分析南方潜育性和次生潜育化水稻土的形成原因,为我国潜育性水田的治理提供技术支撑;研究红壤稻田生态系统可持续生产力与系统健康的协调机制,为稻田生态系统持续、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系统解析驱动稻田N2O和CH4排放关键过程的微生物作用机理,为我国农田温室气体减排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系统解析我国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细菌和反硝化微生物的分布格局和主要驱动因素,为大尺度刻画我国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机构及生态功能奠定基础;研究猪日粮功能性氨基酸代谢与生理功能调控机制,提升我国科学养猪水平和养猪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探明了多年蔬菜连作对土壤氮素转化功能的影响及其微生物作用机制,并提出相应调控措施,为蔬菜土氮素的调控提供强有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研究典型农田生态系统养分流失特征及影响因素,构建丘岗复合农业生态系统氮磷拦截与生态消纳模式和稻田流失氮磷生态湿地消纳技术,为防控农田生态系统氮磷面源污染提供技术支撑;构建南方丘陵区坡地种草养羊与农牧资源循环利用模式并开展示范推广,服务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未来,桃源站在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指导下,将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从问题到解决方案:土壤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不可再生资源,土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保障粮食安全、维护生态环境健康、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维持生物多样性等人类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不合理的土壤资源利用和管理将不可避免地对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带来一系列问题,如养分利用效率低下、污染加剧、生态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降低等,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必须重新回到土壤本身。我国现阶段的诸多优先发展领域如粮食安全、精准脱贫、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等既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对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积极响应,而土壤资源高效利用和可持续管理是重要的应对措施。土壤科学亟须加强更有针对性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增进与相关学科的交叉合作,政府、企业及公众需要增强对土壤生态系统服务的认知,尊重并共享土壤科学成果,共同促进土壤利用和管理政策的协调,制定更严格的土壤保护政策,服务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土壤微生物学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微生物作为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引擎, 驱动土壤圈与其他各圈层之间发生活跃的物质交换和循环, 在维系陆地生态系统地上-地下相互作用, 支撑陆地生态系统过程和功能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土壤肥力形成和培育、污染土壤修复和全球环境变化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土壤微生物学是现代土壤科学领域的研究前沿和热点。然而, 长期以来由于土壤生物系统的复杂性和土壤生物学研究技术手段的限制, 人类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功能的认识十分有限。近年来, 随着微生物分子生态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土壤微生物研究取得了诸多重要进展, 为促进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手段。文章简要回顾了近年来土壤微生物学领域的主要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并抛砖引玉提出了未来发展的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土壤微生物组: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分析了国际土壤微生物组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阐述了土壤微生物组研究的前沿科学问题,综述了中国土壤微生物组的主要科研进展,提出了中国土壤微生物组研究的机遇和挑战,探讨了土壤-微生物系统功能及其调控所需的主要技术手段与能力建设,期望通过"土壤-微生物系统功能及其调控"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研究,为深度发掘土壤微生物组资源,定向调控土壤微生物组功能,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生态环境、农业生产及资源瓶颈等问题起到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60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农垦事业为新疆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文章通过对兵团水土资源开发过程及其生态建设成就与问题的分析,提出兵团农垦按土地开发规模和速度可以划分为初具规模、波动增长、缓慢增长、快速发展和转型跨越5个发展阶段。兵团农垦在农业、林业、草地、水域、城市等生态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同时,也存在自然植被退化和生物多样性降低、土壤次生盐渍化、农田防护林退化、土地沙化等生态问题。文章指出新疆兵团生态建设的核心是维护人工绿洲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重点是遏制荒漠生态系统的进一步退化,关键是协调生产用水与生态用水的关系。实现从"生产建设兵团"到"生态建设兵团"的跨越。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东北黑土地经过60年高强度利用和不合理耕作导致其有机质减少、碳氮严重失衡、微生物群落失稳等一系列退化过程,严重威胁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黑土有机质含量降低是黑土退化的核心问题。生物是一切有机质的源泉,生物驱动的有机质动态平衡是维持农田生态系统稳定及土壤质量的基础。然而,东北水热资源限制致使生物驱动的土壤有机质转化困难,制约了黑土质量提升和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工程(黑土粮仓)”设立了“黑土地产能和质量提升的现代生物学技术”攻关任务;该攻关任务围绕绿肥等生物驱动的土壤有机质动态平衡机理、秸秆低温腐解的生物学机制等重大科学问题开展研究,研发黑土质量提升相关的变革性、颠覆性生物技术,突破黑土有机质转化技术瓶颈,促使黑土地物质循环和生态系统功能趋于良性平衡,为黑土地质量和产能提升提供重要理论和关键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我国西南喀斯特生态环境在近50年中发生了巨大变化,森林覆盖率大幅度下降,土地质量退化,石漠化严重。近几年,我国西南已进行了有效的喀斯特生态环境治理,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石漠化严重发展的势头并没有受到明显抑制。云南省石林风景区乃古景区主要有自然灌丛、次生柏树、原生草地、次生草地和裸露红土地等5种不同植被覆盖生态系统样块地。在该地按不同土壤深度采样, 分析了土壤含根量,土壤生物的群落构成, 进行了土壤生物多样性指标计算。研究样块地共采集到土壤动物标本5门10纲28目(类)共935头,表明该区土壤动物生物量较同纬度森林生态系统小, 并且以蜱螨目、弹尾目、线虫目、鞘翅目和后孔寡毛目为优势类群, 线蚓目、蜘蛛目、鳞翅目、双翅目为常见类群。土壤生物多样性指数在1.5以下, 并随植被退化而急剧降低至裸露地的0.11。派盾螨科在石林景区各种环境下均有较多分布, 是本灰岩红壤地区的适生类群。螨类中的礼服甲螨科和士革螨科对生态系统退化十分敏感; 而螨类/弹尾类总个体数比值> 1.5, 与同纬度森林生态系统中<0.55有根本不同。喀斯特区域的生物量(个体密度)和类群数都大大低于同纬度低海拔非喀斯特区森林生态系统下。说明喀斯特景观在土壤动物多样性角度上的脆弱性, 并说明生态系统保护对于喀斯特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