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面试.是求职者要闯的最后一关。人们往往关注如何在面试时“包装”自己.营造良好的个人形象.而忽略了面试前的准备工作。大学生要在面试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做好面试前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2.
第一关面试之前关--面试前的全方位准备 发出了简历.如果被招聘单位选上,那么,面试的机会就来了. 场景1:A虽然做好了相关准备,可是一提到面试,心里就发慌,不知所措,觉得自己没什么竞争力. 场景2:B不慌不忙,认为面试就是那么一会,又不知道问什么,全是碰大运,就等待运气降临好了.  相似文献   

3.
一、熟悉面试现场。熟中生巧。充分了解现场,这是作出正确决策的重要条件。对一个初次参加面试的人来说,心中本来就有许多紧张。如果面试的前一天去一趟面试地点,熟悉了通往面试地点的路线,并掌握了路途所需的时间,那就会减少由于迟到或提前太早而造成的慌乱;如果对现场做一次比较详细的考察,那就不会在第二天由于对一切感到陌生而心惴不安。我们知道,任何人处于一个熟悉的环境中都会产生放松的感觉。这一个环节是下一步面试环节的基础,以放松的心情对待面试就容易发挥一个人的对答能力。二、了解用人单位。做任何事都应该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4.
对于初次择业的大学毕业生来说,面试是获得择业成功的关键性环节。毕业生要想顺利通过面试,首先必须对面试的方式.面试中应答的问题,面试前的准备以及面试时的礼节等方面的问题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下面.仅就这些问题谈一谈自己的想法,供毕业生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5.
当今的高校毕业生在自己求职的过程中首先遇到的就是面试,面试往往成为毕业生能否成功走向职场的关键。毕业生经过简历关笔试关以后接到面试通知的时候,往往会很兴奋,但是在经过面试后,却往往被淘汰,要想攻克面试需要很多的方法和技巧。本文就从专业的角度来剖析一下面试的各个环节,教给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如何攻克面试的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6.
《海外求学》2004,(5):56-57
面试是申请学校过程中最重要的一关也是最后一关,如果面试成功,就意味着申请者可以获得录取资格或者奖学金,每年的2月到4月是面试的高峰期。  相似文献   

7.
面试是求职聘用的第一环节,就业的成功在于面试是否通过,当你参加完面试之后,往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通知,心中的焦虑自不待言.其实,面试成败是可以预测的,只要按下列办法检测一下,你面试的"成"与"败"就水落石出了.  相似文献   

8.
面试是求职招聘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一般来说也是最后一关,面试顺利通过的话,就有被录用的希望。如此可见面试的至关重要。鉴于面试的重要性,应聘者恐怕没有一个不看重面试的——从衣着外表到面试有可能涉及的内容无不作精心的准备。然而,这恰恰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即把面试仅仅看作是面试,而没有把面试视为第一天上班。不错,走到面试这一步,还不能算作是正式被录用。因此,许多人都仍以“局外人”的身份视面试为讯问,小心翼翼回答主持面试的“考官”们提出的各类问题,甚至唯唯诺诺,不敢多说一句话。这实际上是一种误区,也是…  相似文献   

9.
随着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但大学生就业率却越来越小,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如何在面试中脱颖而出就成了所有毕韭生的首要问题.本文针对面试的前期准备,面试过程的注意事项,面试后期工作三个过程提出策略,帮助毕业生正确认识面试.  相似文献   

10.
舞台面试与生活中的面试既有相同之处有诸多的不同,了解一个栏目的策划,就能知道它的特别之处,也就能知道如何面对这样的考试。  相似文献   

11.
个人陈述     
《海外英语》2012,(10):23-23,62
个人陈述,也就是自我介绍。是面试或应聘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个人陈述做得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个人陈述应该包含哪些信息?有哪些注意事项?不妨来了解一下。  相似文献   

12.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了当今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如何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是当前高校毕业生应该特别思考的问题。在投简历、参加笔试、参加面试等环节中,面试是决定求职是否成功的关键环节。因此通过模拟面试的历练提高面试的效果,将会大大提升求职成功的几率。  相似文献   

13.
Structuring job interviews is a method of decreasing bias and increasing the predictive validity of job performance, but research suggests that applicants can react negatively to structure (Chapman & Zweig, 2005) and that negative attitudes about selection tools can predict performance (Hausknecht, Day, & Thomas, 2004). The current exploratory study investigates how structuring the job interview in conjunction with priming the ethnicity and sex of the applicant, and in some conditions providing an explanation of the structure, affected post‐interview cognitive ability performance. Three levels of structure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hose who experienced a structured interview without an explanation of its purpose scored lower than those who experienced an unstructured interview, but those who experienced a structured interview with an explanation of its purpose did not score lower than those who experienced an unstructured interview. Scores differed for females and Hispanics depending on the structure condition, but not in the same manner. Implications for recruitment, selection, and performance management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在求职面试中的礼仪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大学生求职面试中在礼仪方面存在着很多具体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心理方面、形象方面。从以上两个方面找出常见的礼仪错误并提出解决的参考意见,让大学生在求职面试中给招聘者留下良好的印象,被理想单位录用从而实现自己的工作意愿。  相似文献   

15.
谈大学生求职应聘中面试的技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生求职应聘过程中,面试是最关键的一步,是大学生能否顺利签约的重要环节,因此,掌握求职应聘中面试的技巧是大学生面试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和输送合格的酒店应用型人才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高职学生薄弱的英语应用能力却成为国际化人才培养中的重大瓶颈。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相关专业为调研对象,发现学生对面试了解不足,缺乏有针对性的应试技能指导和仿真环境训练是导致面试成功率低下的主要原因。针对此现象,该院校相关专业进行了酒店求职英语课程的建设和教学实施,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依据2005-2009年间对中山大学975名本科生的问卷调查,以及对到该校进行招聘的32家企业的47名人力资源主管的访问,分析面试礼仪在大学生求职成功过程中的影响力。结果表明,近年来求职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学生对"礼仪"在求职中的重要性的认识逐年提升,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礼仪的要求也在逐年提升。大学生求职面试礼仪的价值日益彰显,其与求职成功与否的关联性愈来愈大。  相似文献   

18.
现代企业在招聘员工时,越来越重视通过面试的方式直接对其综合素养进行考查。一些礼仪细节在求职面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细节包括:求职信和个人简历应注意的礼仪细节、仪容仪表礼仪细节、行为举止和交流沟通的礼仪细节。很好地把握这些细节,求职者就能在面对面试官时,较好地展示自己,提高面试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加速了语言的全球化过程,中国英语学习主要在课堂进行,外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本文采用韩礼德的及物性分析,对英语面试新闻语篇与学生模拟英语面试语篇进行物质过程分析,揭示中国学生构建的面试者与应聘者角色与说英语的西方国家推崇的角色之间的差距,从而为中国学生在未来的英语面试中取得成功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20.
Internships during tertiary education have become substantially more common over the past decades in many industrialised countries.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impact of a voluntary intra-curricular internship experience during university studies on the probability of being invited to a job interview. To estimate a causal relationship, we conducted a randomised field experiment in which we sent 1248 fictitious, but realistic, resumes to real job openings. We find that applicants with internship experience have, on average, a 12.6% higher probability of being invited to a job interview.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