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程所倡导的校本教研制度,在教学实践中遇到了种种问题.作为校本教研一部分的区域教研,以解决教学实践问题为出发点,具有跨地域、跨校际、形式多样灵活的特点,使其具有了唤醒教师课程意识,开发课程资源的课程论意义;具有了研讨教学设计、促进课堂生成、改进教学评价的教学论意义;具有了使教师观摩他人、反思打磨自己教学行为的教学行为优化意义.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教学研究,由于未能给予教师必要的人文关怀,加之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规范性限制太多,阻碍了教师作为教学研究主体在课程实施中创造性的发挥,不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而与新课程理念相匹配的教学研究,要求教研人员走下“神坛”,走向教师的教学生活,走进教师的心灵,与教师展开积极有效的教育对话,促进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帮助教师实现对旧有认知、信念的解构,催生出既符合新课程理念又适应教师个人风格的教育实践智慧。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所倡导的校本教研制度,在教学实践中遇到了种种问题。作为校本教研一部分的区域教研,以解决教学实践问题为出发点,具有跨地域、跨校际、形式多样灵活的特点,使其具有了唤醒教师课程意识,开发课程资源的课程论意义;具有了研讨教学设计、促进课堂生成、改进教学评价的教学论意义;具有了使教师观摩他人、反思打磨自己教学行为的教学行为优化意义。  相似文献   

4.
主题教研是在新课程背景下一种崭新的教研方式.开展主题教研活动,是针对新课程教学中出现一些不成熟的问题,同伴一起集思广益,共献计谋,以便达到教学的有效性.它的开展不仅是学校提升教师的有效渠道,更是丰富教师的内涵,提升教师的心灵课堂,为教师的成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作为邢台市第二批实验区,我县于2003年进入新课程改革。在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认为,教师足实践新课程的执行者和创造者。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教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顺利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前提。为此我们在认真学习新课改精神的基础上,着重抓实中学地理教师教研方式的改革和创新,[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如何深刻理解与把握课程改革精神实质、切实落实课程改革的各项目标已成为直接影响新课程改革实验成败的关键。为此,学校需要将教师的发展放在首位,在组织、制度、课堂、评价、管理等方面加以调整和重构,把教师的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学习培训等有机融为一体,构建校本教研文化,为教师专业发展和新课程实施提供全方位支持和强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7.
教研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对新课程改革深化、学校发展、教师成长、教学质量提升都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当应试教育的管理束缚和传统灌输式教育已无法满足当代社会人才需求时,教师急需向研究者转变,结合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开展研究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满足社会人才需求.本文立足教研,从多个角度探究优化教研活动的实践路径,以期提高教...  相似文献   

8.
随时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在日常的实践新课程的过程中,碰到了许多的问题和困难.而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研活动是解决问题与困难,实现理念与实践沟通的有效途径.本文从主动准备、积极参与和反思实践三方面,详细地描述了教师如何依托教研活动,提升自己,使自己更趋成熟,真正成长为一名新课程要求的合格教师.  相似文献   

9.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民族地区小学教研现状值得深思,为早日实现“教育均衡”,应着力抓好民族地区的教研工作,促进教育改革.抓好教师的岗位培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教育教学实践和科研能力,优化教师队伍,推动新课程改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0.
谌利军 《江西教育》2004,(20):11-1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新课程对教师在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教学能力以及教学手段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这就需要我们更新教研观念、转变教研职能.变教研指导为专业引领、服务于教学实践.紧紧围绕地方和学校课程实施的问题把握重点.提高教学研究的层次和水平。东湖区教研中心从实  相似文献   

11.
"通过教学"是指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教师通过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及教学效果,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校本教研的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新课程产生了一系列创新理念,学校教育教学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越来越多的复杂问题。为此,如何对新课程理念进行进一步实践验证和理论创新;如何使新理念更好的指导教学;如何解决学校所面临的具有个体化的复杂问题,就成了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崭新课题。在这样的形势下,校本教研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出来。  相似文献   

13.
张振 《甘肃教育》2011,(3):27-27
在中小学,“教师即研究者”的观念渐入人心,成为研究型教师是大多数从教者的追求。但是,目前大多数中小学存在着日常教学的“去研究化”和教师研究的“去教学化”,教学与研究日益割裂,理论与实践脱离。新课程呼唤学者型教师、科研型教师,而学者型教师、科研型教师的锻造途径之一,就是进行校本教研,切实地实现日常教学的研究化和教师研究的教学化。  相似文献   

14.
传统意义上,教研员是专业的教学研究人员,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在一线教师中享有较高的威信,指导教学工作驾轻就熟。新课程实施后,教研员和一线教师处于同一起跑线。一线教师借助生动的教学实践,不断摸索,教学理念更新很快,他们凭借鲜活经验和自身感悟提出的问题,教研员依赖过去的专业知识往往难以圆满回答。“现在搞教研比过去难多了”的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5.
教研员作为研究、指导和服务于教学的主体和新课程实践的参与者、合作者、探索者,在各级各类校本教研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教研员对教师专业理论的引领和指导作用 理论指导、专业引领是校本教研得以向纵深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专业教研人员是引领一线教师把教育理念转化成教育实践的带头人,实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和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重建.  相似文献   

16.
一、务实有效的校本教研方式探寻2005年秋开始,高中新课程在江苏省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新课程与原课程相比,在教学理念、目标、内容等方面有了明显的改变,给一线教师自主创新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课程改革亟需教师的课程理念和教学行为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为了帮助教师胜任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教学,不断提升新课改的执行力,各校都非常注重组织教师开展校本教研  相似文献   

17.
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证明,教师的成长与发展直接决定着教育的质量.在新课程改革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如何促进教师发展、提升教师素质,是学校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结合工作实践,我们学校围绕"校本教研与管理"这一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教育》2004,(9):21-21
校本教研是以学校为本位,教师为主体,针对具体教学问题开展的教研活动,也是将新课程标准落实于教学实践的必经阶段,是专家与一线教师沟通观念、提高认识的中介活动。本期我们辑发了三篇校本教研的思考与实践的文章,以促进广大教师思考。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开始对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教师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开展校本教研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需求,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求。我们认为,开展针对农村地区的校本教研的实践研究是新课程改革实验中十分重要的课题。为此,来宾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于2006年初向广西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申报了“推进农村校本教研的实践研究”课题。同年,经有关专家组审定,本课题被确定为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6年度A类课题。  相似文献   

20.
正在分步实施,即将全面铺开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教育教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平台。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强烈呼唤发挥教研的应有功能。新课程的合作探究、学科综合、开放多元、个性化及实践性、人文性等特征在对教研提出新要求的同时,也给它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丰厚的土壤。全新的课改实验必将打破过去封闭的教研空间与单一的组织形式,形成多元化、开放式的研究格局。那么,具有提升教师素质和教学效率本质功能的教研工作,如何在落实新课程中充分发挥作用呢?一、构建教研“立交桥”,拓展教师互动空间过去的教研主要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