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指出:品德课旨在促进学生良好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因此,品德教学要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优化德育教学情境,则能很好地吸引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知识。下面笔者以《认识广告》一课为例谈谈如何优化情境教学。  相似文献   

2.
武金福 《学周刊C版》2014,(8):134-135
从基本理念上来讲,小学《品德与社会》就是回归儿童生活。要想实现这一理念.就必须要做到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实际生活又是儿童学习思想品德与社会的基础。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现实生活作为教育的源泉.结合儿童的实际生活来开展教学.不断提升儿童的生活能力。在此,笔者就对《品德与社会》的生活性来略作论述。  相似文献   

3.
周庆凤 《考试周刊》2011,(91):233-233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品德与生活学科具有双重意义和作用,既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又要对学生的思想产生引导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充分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在教学内容选择、过程组织、情感渗透和空间拓展等方面综合着力,全面提升教学成效。我在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学科教学中,立足于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生活实际情况,将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和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4.
正从基本理念上来讲,小学《品德与社会》就是回归儿童生活。要想实现这一理念,就必须要做到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实际生活又是儿童学习思想品德与社会的基础。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现实生活作为教育的源泉,结合儿童的实际生活来开展教学,不断提升儿童的生活能力。在此,笔者就对《品德与社会》的生活性来略作论述。一、让学生在学习当中学会生活,热爱生活小学生的世界充满精彩,也充满纯真。但是,他们往往会因为课外事物与课内知识之间  相似文献   

5.
生活与教学本就息息相关,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更是如此,教材内容的设置来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因此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生活元素融入高年级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分析高年级品德与社会课堂以生活元素为依托的现状,探究生活元素在高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从而提高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质量,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6.
<正>多年来,我在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中坚持让品德与生活课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让学生的生活以活动、模拟等形式在课堂中再现,让学生的生活经验在学习活动中不断丰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成长。一、教学内容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内容虽然来源于学生生活,但是它与生动的社会现实有一定距离。因此,为使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社会生活,在教学中我尽量选取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把生活中的感受与体验表达出来。我结合班内存在的浪费现象:教室里的电灯  相似文献   

7.
正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教育要回归生活,品德培养更要回归生活。品德来源于社会生活,是"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教育。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因此,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学生的生活过程之中进行。为此,新课程理念倡导品德教学要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在教学中做到让品德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一、立足生活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品德与生活课标》指出:"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  相似文献   

8.
品德与社会学科在我们的小学教学中举足轻重,因为它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项长期的育人工程。因此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要凸显教育的功能,这样会使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育人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品德与社会》中很多内容有利于拓宽孩子们的学习视野,因为视野与信念有直接关系,品社课程中关于劳动素养的教育,不是单一的、灌输式的,而是通过扩大认识视野和自我经验等学习活动而渐趋形成的自我认同。这就要求我们面对学生社会生活的实际,面对学生的成长要求,进行有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一定要落实到学生的实际生活,这一切需要围绕着现实社会问题来学习,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尊重自然法则、人文关怀的态度,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  相似文献   

9.
教师通过小学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主要就是教给学生如何生活,因此,品德与社会课程和小学生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儿童品德的形成主要是源于他们对于生活的认知和体验,因此,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联系生活,使学生参与到生活当中,在学到知识以后回归生活。本文简要阐述了品德与社会是如何联系生活,又是如何回归生活的。  相似文献   

10.
小学品德教学的实效性问题是长期以来困扰一线教师的一个难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这就要求教育者首先要尊重学生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在实际教学中,关注现实生活,构建生活化的品德课堂,才能真正提高品德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要求《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要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努力提高教育的实效。在教学中,我一直为此思考和探索,希望找到一条有效的途径,将《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增加学生与社会的接触机会,丰富学生的社会知识和经验,使教学更有针对性,更具实效。  相似文献   

12.
品德与社会在对小学生进行德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起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品德与社会教学由于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脱节,难以起到应有的教育作用。新课改下的品德与社会教学要源于生活、回归生活,教师要用生活化的学科教学让小学生感受到这门学科和现实生活的关联,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当中体验品德,在生活化的教学讨论当中构建正确的道德观念并在生活化的课外活动当中践行品德,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3.
品德与社会课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适应社会的生活能力。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行为的发展与其生活紧密相连,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形成良好的品行。  相似文献   

14.
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品德课程承担着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务,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要使学生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就必须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以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因此,我们要加强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开发和利用各种各样的课程资源来满足学生各种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空间资源是众多课程资源中的一部分,它包括学校、家庭、公共场所、社会实践基地等。我们在品德教学中拓展教学空间,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空间资源,能给学生以更真实的生活体验,使他们从自身的真切体验中获得情感的升华和良好品行的养成。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延伸至生活,在品德教学中,教师要树立起"教学即生活""生活即教学"的观念,既要让教学走进儿童的生活,又要让生活走进成长中的儿童。因此,教师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挖掘生活中教育资源,让品德与生活相融,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塑造新型社会公民。  相似文献   

16.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要抓好常态教学,因为公开课上的很多教学过程与手段: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是难以实现的。一个人的良好品德是在日积月累中逐步完善的,不是一朝一夕、一节课就能培养形成的。因此,我们要抓好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的常态教学。  相似文献   

17.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因此,在品德课堂教学中,我们应重视引导学生从书本走向生活,帮助他们从个人品德、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几方面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以全面提升其品德水平。  相似文献   

18.
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依赖于学生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因此,在品德与社会中关注学生参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重要的内容之一。下面,我就教学实践谈谈个人体会。一、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是每位教师着力关注的,怎样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仍然需要我们一线教师在教学实际中不断探究。从学生自身来看,只有在他们感受到的、观察到的、正在过的生活基础上,才能过更有意义的生活。如果在课堂教学活动中…  相似文献   

19.
<正>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在情境中熏陶学生的品德。文章从创设导入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创设生活情境,体验生活乐趣;创设感悟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创设体验情境,感悟现实社会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在新课改的教育模式下,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需要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创设生动的"社会"情境,可以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的品德,而且生动的教学情境可以供学生深入地探讨相关的问题。因此,教师最好要创设一系列生动形象的情境,  相似文献   

20.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是综合性很强的新型课程,它融合了思品、社会、劳动、健康教育等多项内容;它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关注学生的需求与体验;它以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引领学生发展。因此,在以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课堂上,我们需要切实提高活动的有效性,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促成品德的养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