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暖暖的星星索》是一部优秀的儿童散文,其叙事结构呈现平行分布特征,以人物为线索,串联几十个没有必然联系的童年场景,使整个叙事浑然一体.她的叙事语言是诗化的,具有自由灵动和美文风格.作品的主题表现出丰富性和含蓄性的特征,青春成长、苦难死亡等主题无一缺席,而含蓄性的表达使其作品更具震撼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2.
《匆匆》是朱自清先生早年写的一篇散文诗。作品以委婉细腻的笔触,将看不见的时间的流逝具体化、拟人化,抒发了作者对时日匆匆的惋惜情怀和虚度年华的无限感慨。既然是散文诗,就兼备了散文和诗的特点。《匆匆》一文,形式虽为散文,篇幅短,不分行,没有诗的格律,但却不乏诗的韵味。整个作品由无懈可击的、朴素的诗的语言组成,而且大量的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段,更进一步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使文章更具诗的意境、情思及诗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3.
朱自清的散文《匆匆》含蓄隽永、短小精美、感人至深,有多种英译本。本文以张培基《匆匆》英译本为例,从词汇、结构和音韵层面进行分析,认为译本符合散文翻译"信、达、美"的原则;进一步论证了张培基散文翻译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正>古诗传递着古代文人的文学情愫和个性情怀,其精炼的语言、优美的意境和深厚的情感值得我们去学习、品味。而阅读涵咏、鉴赏品鉴能够让我们的思想情感受到熏陶,文学素养得以提升。一、有的放矢,明确诗歌鉴赏要求学生要能够把握和理解诗歌中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诗歌作品景物形象、事物形象和人物形象都是作者情感寄寓、生活理想和哲学思考的载体。而凝练、简洁、含蓄富有变化、具有音韵和谐之美的语言,是我们语言能力提升,感悟能力增强的体现和显现;而表达技巧是诗人驾驭与运用语言来表现思想、显现生活并  相似文献   

5.
意境是艺术家主观情感与客观生活形象有机的融合。形象是意境的形象式,情感是意境的内涵。情感是抽象的,只有通过形象显现。由于情感及情感活动中的美感总是与形象相联,构成意境的形象就带有情感性和美感性。所以,意境的特征便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和含蓄的情感性及景与意谐的美感性.笔者在《论意境美》一文中已略加论述,本文对意境的模糊  相似文献   

6.
“含蓄”属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美的重要范畴,这种美最忌直露,主张将作者情感的表达包含在作品所创造的形象和意境之中,能够启发人产生联想,耐人回味,使人越看越感觉有味道,感觉美。本文仅就中国古代诗歌中含蓄美的形成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我在语文教学中力图有意识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美育。现以朱自清的《绿》为例,谈谈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朱先生的散文既有清新秀丽的自然美,又有浓郁的人性人情美,还有含蓄隽永的艺术美,《绿》就是这几种美的和谐统一。教学中,要使学生充分感受理解领悟这几种美,教师就要巧妙地引导学生欣赏作品,由浅入深地感受和潜入作品中美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相似文献   

8.
蔡莹 《语文知识》2001,(7):71-73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高尔基称“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而散文更因语言优美被称为美文。以下从四个方面分析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匆匆》的语言艺术美。  相似文献   

9.
含蓄属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美的重要范畴,这种美最忌直露,主张将作者情感的表达包含在作品所创造的形象和意境之中,能够启发人产生联想,耐人回味,使人越看越感觉有味道,感觉美。本文仅就中国古代诗歌中含蓄美的形成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对散文阅读的基本要求是:“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根据这个标准,我们可从以下4个方面梳理散文的阅读方法,应对中考散文阅读题。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初中散文阅读教学的目标是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那么,我们怎么做,才能有效达成《新课标》的规定呢?  相似文献   

12.
鲁迅散文《阿长与<山海经>》,构思精巧,叙写真实,情感浓郁。动作、神态、语言等细节描写生动逼真地表现了人物热心、朴实、善良的性格特征。作者运用抑扬结合等写作手法,突出了人物形象,丰富了作品内容。文章具有细节、情感、对比等多样化艺术美。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诗的国度,古诗词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它以丰富的情感,优美的意境,生动形象、含蓄凝练、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成为人类极佳的精神滋补品。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教学提出:“诵读优秀诗文,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诗文大意;注意通过语调、  相似文献   

14.
叶宏 《现代语文》2006,(7):88-89
文学意义上的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剧本等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它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的文学体裁,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语文教材中,有抒情性散文如冰心的《谈生命》,叙事性散文朱自清的《背影》,议论性散文如鲁迅的《灯下漫笔(节选)》等等。散文最大特点是接近生活,抒写作家的真实感受和生活境遇,阅读散文最重要的就是体验作者精神感受和领悟生活的人生百态。《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初中学生散文的阅读教学目标明确提出,学生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俪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相似文献   

15.
“审美情感是人所特有的本性”。但学生的审美情感是自然地形成的,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发挥教材的潜在因素,有机地渗透美的教育。散文《小站》结构精巧,文笔质扑,意境优美,教学中应贯串美感这一红线,把学生带进如画的意境,从而使他们产生深刻的审美体验,净化自己的心灵。一、引导学生感知形象美  相似文献   

16.
宣沫 《学语文》2013,(3):11-13
散文是高中语文教材中数量最多的一种文体。《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散文鉴赏有如下要求:“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而且,根据新课标对中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方面所提的具体要求,散文教学是达到这一要求的最佳途径。因此,散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韩琪的散文可谓身边散文,大多数作品所写的都是自己人生旅途中的记忆片断、思想的火花或瞬间的审美感悟。其散文情感绵延浓郁,可他情感的潮水并没有淹没理性的思考。他在把自己的心交给人情、人性,让心在其中沐浴、陶醉时,又以生命的慧眼感悟着,不失时机地在作品中撒下智慧的灵片。韩琪对艺术关的痴心追求不仅表现在章法结构,意境创造上,也表现在对语言的创造上。韩琪散文的语言精致、典雅、收放适度、富于音乐美感。  相似文献   

18.
歌唱艺术的魅力取决于情感的运用和表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是歌唱者追求至善至臻表现具体声乐作品舞台艺术创作表演的最终目标。要充分昭示歌曲的情感,其表现方式:一是要用心表达歌曲的意境美,表现要如身临其境;二是要用技艺创造声腔美,以丰富的音色变化作为表现不同情感的手段;三是要用情演绎音乐美,恰到好处地使用各种音乐语言要素,充分表现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美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象征,就是用此物暗指彼物,用某种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近的抽象的精神品质或现实关系,表达与之相似的思想感情的一种含蓄的艺术手法.用这种手法为主写成的散文,称为象征散文.象征散文的主题深邃,在作品形式内容之外,总含蓄着更丰富更深刻的意义.象茅盾的《雷雨前》,写的虽然是自然天气,但曲笔见真情,鲜明而形象地抨击了旧中国停滞、沉郁的社会生活.作者说,这是“用象征的手法写了三十年代整个中国的政治与社会矛盾.”(《茅盾散文速写集·序》)  相似文献   

20.
<大学语文>精选的优秀古典文学作品,熔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生活美于一炉,具有美的音律、美的形象、美的意境.通过对古典文学作品之美的体验,提升高职学生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