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在中国科学院等单位承担的“中国未来20年技术预见”实践中,发现我国专家的技术预见能力普遍比较薄弱。分析了我国技术预见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提高我国技术专家预见能力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风险社会逐渐成为全球面对的重要社会形态,其中技术风险是主要风险。为防止技术风险产生的"有组织的不负责任",需要通过"有组织的技术预见"来联合社会各界系统性预测技术发展态势和风险,凝聚社会各界共识,通过支撑政策制定来加强规划引导和前瞻治理。风险社会情境下,技术预见需要在技术评估的最大效益、技术决策的最大共识、技术实现的最优路径的基础上,预测技术研发和创新等各个阶段引发的潜在风险和前瞻评估风险治理体系,发挥支撑新兴和潜在风险技术的决策咨询、规训产业技术创新路径、提高公众风险意识和参与技术决策能力等功能,需要跨部门领导小组、面向公众的预见方法和多元化群体的参与。展望未来,需要加强公众参与技术预见的有效方法和组织流程研究、社会预见以及国际性技术预见的理论和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3.
《科学学研究》2021,39(4):673-682
面向社会愿景与挑战是科技创新政策转型研究的新发展方向,迫切需要解决如何把社会愿景与挑战和优先发展技术选择协同考虑,在实现经济目标的同时解决社会挑战。技术预见方法满足了这一发展需求,为面向社会愿景与挑战的优先技术选择提供了有效的实现途径和治理方式。本文结合日本11次技术预见活动,从技术预见方法、技术预见指导思想两方面系统梳理了日本11次技术预见的实践及演进历史,揭示了日本技术预见从经济效益导向到社会愿景与挑战导向的变化,并重点分析了日本第11次面向社会愿景与挑战的技术预见实践。针对我国技术预见研究现状,从技术预见导向、技术领域分类、信息技术应用、不同利益相关者创新政策研究和预见文化构建等角度对比了中日技术预见的差异。研究结果为我国改进技术预见实践以及推进以社会愿景与挑战为导向的技术预见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上海开展技术预见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文章在上海技术预见定位的基础上,对上海开展技术预见的基础条件及特点进行了描述,重点介绍了上海技术预见的具体实践,目的是为正在我国开展的和将要开展的地区技术预见研究发实践提供必要的背景支撑。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技术预见演变趋势和国内外“需求”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各地区以“需求定位”的面向高科技产业群技术预见的内涵及目标,多角度、多层次、较系统地剖析了“需求定位”技术预见的特点与演进.  相似文献   

6.
自从技术预见的理论提出以后,我国也进行了系统的研讨,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制定出了20年的发展计划,技术预见是一种战略性研究内容,对于社会、经济、科技和环境建设都有着关键的作用,通过对自然科学和社会发展的综合分析,确定未来的建设重点,集中资源构建和谐的社会。文章对技术预见的内容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在科技管理中的应用,及进一步的应用措施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主要介绍了技术预见基本理论、应用方法和基本流程,综合分析了日本、德国、韩国、英国等国家的技术预见方法应用实例,概括研究了技术预见对我国科技管理的促进作用,最后围绕科技管理效率的提高,提出利用技术预见思想科学选择优先发展领域和重点项目、合理构建专家团队及创新网络、探索建立合作创新工作机制及平台、加强规划制定质量和实施效果评价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的2001-2009年期刊数据为基础,从文献的年代、作者、作者单位、发文期刊四方面对我国技术预见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归纳出我国技术预见研究的时间顺序、作者群、研究单位、期刊分布,揭示近几年来我国技术预见发展状况和特点,提出未来技术预见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比较国内外技术预见研究的核心期刊分布,对我国技术预见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结果显示,国际技术预见研究的核心期刊主要是美国、英国、荷兰和瑞士主办或出版的英文期刊,这些期刊专业性比较强,创刊的时间比较早。国际技术预见研究的核心期刊《技术预见与社会变迁》也受到国内技术预见研究者的高度关注和引用,表明了国内学者对国际相同主题研究前沿成果的借鉴和学习。国内技术预见研究的核心期刊包括中文和外文两部分,但与国际比较,国内技术预见研究领域尚缺少专业的"技术预见"核心期刊。随着我国技术预见研究实力的增强,和研究成果的增多,我国政府和有关研究学会等机构也应创办技术预见研究的专业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文献调研法对国内技术预见方法研究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对单一型技术预见方法及组合型技术预见方法分别进行了分析,指出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组合型技术预见方法.最后从4个角度对技术预见方法未来的研究走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论技术竞争情报在技术预见活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对技术竞争情报的基本知识和技术预见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述评;然后分析了技术预见活动中技术竞争情报的重要性;最后重点以专利情报为例,探讨了面向技术预见活动的技术竞争情报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2.
基于文献计量、主题模型、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构建一种文献综述分析框架,针对技术预见中的定量方法作系统、客观的综述性分析,尝试识别定量预见方法与技术预见研究问题及其演进趋势。研究发现:定量方法中基于现有路径预测未来发展的探索性方法仍然是主流,多局限于路径依赖的渐进式创新预见;同时,也逐渐出现了基于数据挖掘的组合型技术预见方法能更好地识别针对未来不确定性的颠覆性技术及其路径跃迁,这也成为技术预见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基于德尔菲法的技术预见活动方法体系在主观性方面存在较多争议,改善技术预见方法成为各国技术预见活动中普遍关注的问题。文章在分析已开展的技术预见主要方法和问题、科学计量和知识可视化方法在技术预见中的作用基础上,提出了区域产业科技创新规划和企业技术创新中的技术预见模型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技术预见的发展,德尔菲法和技术路线图作为技术预见的两种重要研究方法,正在出现相互融合的趋势。以上海开展技术预见研究为例,分析德尔菲法和技术路线图的优劣势,并通过整体设计实现德尔菲法与技术路线图法的对接,为技术预见的发展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面向技术预见的专利情报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先对技术预见和专利情报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简单述评;然后构建专利情报分析方法体系,在此基础上从管理和技术两个层面对面向技术预见的专利情报分析方法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技术竞争加剧,面向产业发展需求科学预见工程科技的重点发展领域十分迫切。技术预见活动经历了从技术预测到技术预见的发展历程,从定性到定量再到综合分析的方法演变。通过归纳分析定性技术预见、定量技术预见、组合型技术预见、面向需求的技术预见的不同含义和具体方法,在总结各国技术预见方法与实践基础上,提出重点产业发展对工程科技需求研究的实施路径。技术预见活动要从经济社会发展愿景出发,结合国家重大战略导向,基于重点行业发展预测,运用多种定性定量方法,综合判断和识别重点产业发展的工程科技需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本文想通过对国内外有关评估技术预见的研究与实践进行概述分析与总结,以为今后的技术预见效果评估实践提供参考与启示。[方法/过程] 通过收集和整理国内外有关评估技术预见的研究和部分国家技术预见评估报告,采用案例与对比分析方法,重点论述了英国、奥地利、日本、韩国等国家的评估结果,然后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本文的观点。[结果/结论]文章表明,评估技术预见的效果可以有力证明技术预见的有效性,而国内外有关技术预见评估的研究与实践有助于技术预见实践者解决“评估什么?如何评估?”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8.
发展基于竞争情报系统的技术预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竞争情报与技术预见虽然存在一些差异,但在基本理念和研究方法上具有很多一致性。从企业和政府两个竞争情报系统层次对如何处理竞争情报与技术预见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提出在不同层次上整合两者优势,发展和建立基于竞争情报系统的技术预见,以促进形成准确、及时而又具战略前瞻性的科技决策体制。  相似文献   

19.
李牧南 《科研管理》2018,39(3):141-153
随着新兴技术的不断涌现,技术预见理论及方法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基于国内外技术预见的主要文献,通过主题词共现、文本聚类和突引分析等文本内容挖掘方法,综合运用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分析工具,本文对当前国内外技术预见的研究热点,及其演进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理论和实证研究显示,国内外技术预见的研究重点,以及研究热点的演进模式存在显著性差异。通过比较和分析这种差异,本文探讨了技术预见在未来几年的潜在前沿和新兴研究方向。此外,本文在传统的文献计量方法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综合、动态和中外比对的量化分析框架,也具有一定的新意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通过技术预见来选择能产生最大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战略研究领域,对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实现社会和谐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以青岛市高技术产业优先发展领域的技术预见为例,采用统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评价法对德尔菲调查问卷信息进行了分析评价,结论是:电子信息、海洋科技、生物医药、新材料、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领域分别排在前五位.通过青岛市技术预见的实证研究,就如何充分发挥技术预见的作用以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