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国家重点实验室H指数与H指数的人员贡献Q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H指数是由Hirsch JE提出的一个用来评价科学工作者科学成就的指标.将H指数应用于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技论文水平评价,同时为了体现科研群体对其H指数的贡献,提出了实验室H指数人员贡献率Q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给出一个具体实例.实验室H指数和O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实验室科研人员的整体学术状况.  相似文献   

2.
从高层次人才构成看,国外引进人才与本土培养的人才是当前科研人才最重要的两个来源,是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聚焦国内新材料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分别选取12名相同年龄段的引进人才和本土人才,基于定量数据分析,从国际合作、科研成果产出、学者影响力三个维度对两类人才科研影响力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在新材料领域高层次人才群体中,引进人才在国际合作和成果数量产出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学者影响力方面,引进人才组的平均H指数更高,本土人才组的平均π指数和RCR指数更高,本土人才整体科研水平与引进人才保持一致。结果表明,中国在吸引海外优质人才的同时也要积极挖掘本土高层次人才,为其提供优质的科研资源和环境。  相似文献   

3.
科学计量学应用于科研人员绩效评价的挑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同行评议之外,科学计量学是科研人员评价的重要工具。比较了科学计量学在科研绩效评价实践当中应用的三种主要方式,对新出现的H指数的特点和优势进行了分析,对H指数的实际应用效果、存在的缺点及其改进途径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4.
利用CNKI和H指数评价大学科研绩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CNKI(中国知网)的文献资源和H指数评价方法,一是评价了国内大学的学术水平分层,把国内大学初步划分为九个层级,每个层级抽样调查5所大学,以第一作者单位进行文献检索,之后对各类大学的H指数进行排名分析,表明大学分层与H指数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二是对地方院校的高层次人才进行了抽样评价,显示正教授群体发表的科学文献H指数平均为4.26.  相似文献   

5.
李燕萍 《现代情报》2012,32(7):92-97
通过《中国引文库》,利用2001-2010年我国"985工程"第一期34所高校所发表的论文及其被引数据,根据相关指数的定义,分别统计计算出各院校的h指数及其G指数、W指数、A指数、H(2)指数、R指数、标准化指数 (h,G,W,H(2),R,A)i 和年代增长速率hy,从不同角度全面综合评价高校学术水平,结果表明,h指数、G指数、W指数和H(2)指数区分度小、灵敏度低,因此应该结合A指数、R指数与标准化指数和hy进一步区分开,为综合评价高校科研能力提供理论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杨倩倩  刘宪  马德章 《科研管理》2020,41(7):258-261
 作为2014年新推出的一项科研评价指数,自然指数能通过文章计量数和分数式计量数两个指标数据反映出国家、地区、科研机构和大学等高水平论文的产出能力、创新趋势、创新能力、优势学科和合作潜力,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评估高校科研能力的方法。自然指数以12个月为统计时长,定期更新,对被评价机构在82种顶级自然科学类期刊上发表的研究型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与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评价体系需要监测十年的论文数据相比,自然指数的排名更能反映出被评价机构在短期内的科研产出情况,能更客观公正的评价新建高校科研产出的情况。以南方科技大学为例,该校建校未满十年,ESI数据与其他老牌高校还有一定差距,但从自然指数数据显示,该校高水平论文一直在飞速增长,上升势头非常明显,2018年已跃居内地高校第27位,深圳地区首位。数据还表明该校与海外大学的科研合作十分密切,发表的高水平论文以外部合作为主,其优势学科为化学和物理学科,生命科学和地球与环境科学相对比较薄弱,学科发展水平较不均衡。同样,自然指数评价体系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对学者的贡献程度没有区分,默认每位作者的贡献相等;统计的是论文数量和分数式计量的总量,没有以个人平均产出作为衡量标准等。随着自然指数的推广,入选自然指数统计源的各期刊,极有可能被科研管理部门在科研评价中赋予更高的权重,也会成为科研工作者投稿时选择顶级期刊的一个标准。自然指数以一种全新的视角评价了高校的科研产出情况,为今后的科研管理工作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h指数及其衍生指数的高校学术影响力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燕萍 《情报杂志》2012,31(8):103-108
通过Web of Science,利用2001-2010年我国“985工程”第一期34所高校所发表的论文及其被引数据,根据相关指数的定义,分别统计计算出各院校的h指数及其G指数、W指数、A指教、H(2)指教、R指数和论文总数,从不同角度全面综合评价高校学术水平,结果表明,h指数及其5个衍生指数在进行高校学术评价方面是有效且一致的,并分别求得它们之间的回归系数.井对它们的综合排名与各项评价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各项指数排名与综合排名的相关性要高于SCI收录数排名.因此,为了提高灵敏度和区分度,应结合各项指数评价高校学术水平,从而为综合评价高校学术实力和高校评估教师科研能力提供理论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基于扩展h指数的科研评价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h指数作为一个科研评价的新指标,在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也存在严重的缺陷--完全忽视低被引文献.本文探讨了文献低被引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扩展h指数的概念,以提高h指数科研评价的科学性、完整性和公平性.  相似文献   

9.
从发文量、核心期刊发文量、H指数、被引频次、下载频次、高频被引量、科研基金项目等几个指标对陕西省33所公办本科院校的学术影响力进行综合评价,从而揭示其学术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0.
h指数在科研评价中的缺陷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指数作为一个科研评价的新指标,在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对我国图书情报领域9名学者被引论文的统计和分析,探讨了h指数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了改进方法.通过实例验证,该方法能够提高h指数科研评价的科学性、完整性和公平性.  相似文献   

11.
科研机构科技人员绩效考评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科技人员绩效考评是科研机构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文章基于PDCA循环模型和目标管理法、360度反馈评价法和关键绩效指标法(KPI)有机结合,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为例,研究了在现行科研事业单位体制下科研机构科技人员绩效考评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以冰山模型为基础,结合高层次科技人才的素质特征构建高层次科技人才评价指标体系。以人才类型、评价目的不同划分多元化的评价应用场景,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确定简化应用评价体系。将高层次科技人才分为三类:基础研究型、工程技术型、创新创业型;评价目的分类为选拔引进和绩效评估。该研究综合考虑不同类型人才基于不同评价目的时素质特征需求的多样化,提出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多元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3.
张川  张涛 《科研管理》2019,40(4):135-144
以预算控制系统理论为基础,运用问卷调查数据系统分析了预算控制系统因素(制度设计、内部监督和第三方评估审计)对科研经费支出绩效的影响机制,以及核算难度的调节作用。将科研经费支出绩效分为科研人员经费使用绩效和科研单位经费管理绩效两个层面。研究表明,制度设计和内部监督以预算执行力为中介显著正向影响科研经费支出的两个层面绩效;第三方评估审计以预算执行力为中介显著正向影响科研人员经费使用绩效,但对科研单位经费管理绩效无显著影响;同时,核算难度负向调节预算执行力与科研经费支出两个层面绩效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信息计量学是计量学重要的分支学科,揭示其研究动态对五计学的发展深化有重要意义。【方 法/过程】文章利用关键词共现网络与科学知识图谱,从信息计量学代表性期刊《Journal of Informetrics》刊载文献的 视角,揭示了信息计量学研究的知识结构和发展态势。【结果/结论】当前信息计量学研究主要分为评价指标的理论 与实践、网络指标对绩效的影响、高校科研绩效评价、期刊影响力与跨学科性测度、基于网络数据库的引文分析、研 究的社会影响测度六个主题社区,其知识来源由学者科研绩效评价、引文绩效评估、影响因子优化、科学学与科学 管理四个知识集群组成。在未来发展上,高校科研绩效评价和基于网络数据库的引文分析是信息计量学未来的重 点;研究的社会影响测度有演化成计量学子学科的潜质。【创新/局限】这些结论为信息计量学研究的系统化发展提 供了科学、客观的参考,并为期刊发展提供了思路。未来研究应丰富数据,开展更全面的论述分析。  相似文献   

15.
科研型公共部门是国家和地区统筹科技资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主体。但当前一些公共部门针对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发挥不足。为给科研型公共部门绩效考核改革提供依据和参考,探究公共部门科研人员绩效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主观认识不到位,考核指标体系不科学,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以及未能充分利用考核结果等。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即端正对绩效考核的认识、积极探索科研人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改革、规范绩效考核过程、合理使用绩效考核结果。从而提高科研人才的效用,提升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16.
根据图书馆从业人员绩效评价的影响因素与信息的特点来完善图书馆从业人员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亟待解决问题。本文基于图书馆从业人员的特点,以人才绩效评价的四大维度"德、能、勤、绩"作为构建图书馆从业人员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路径,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中二阶验证因素与AMOS19.0和SPSS19.0软件来分析图书馆从业人员绩效评价的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图书馆从业人员的思想品质、能力指标、工作态度、业绩评价这四大维度都是影响图书馆从业人员绩效评价的关键指标,由此来构建图书馆从业人员绩效评价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检验与分析。  相似文献   

17.
在知识经济的宏观背景下,对科研人员绩效考核进行研究,并以石油行业为对象,应用本文的研究结果:综述了目前国内外的科研人员绩效考评理论、研究目的及方法;讨论了科研人员绩效考评理论概述;提出了解决石油企业科研人员绩效考评的方案,并给出了具体实施的办法。  相似文献   

18.
侯剑华  姜中才 《现代情报》2012,32(11):105-109
《Scientometrics》是国际科学计量学研究领域的第一本专门期刊。对该期刊文献的作者进行共被引网络分析,网络中关键节点人物代表了国际科学计量学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代表了国际科学计量学研究的主流方向。利用信息可视化技术对2001-2010年间发表的文献数据进行分析,在作者共被引网络中形成了以Hirsch J.为代表的H指数相关研究团体,以Meyer M.,Narin F.等为代表的专利计量研究团体,以Price D.,White H.,Small H.等为代表的共被引分析和科学计量指标研究团体等为主体的研究结构。  相似文献   

19.
侯剑华 《现代情报》2012,32(10):61-65
《Scientometrics》是国际科学计量学研究领域的第一本专门期刊,代表了国际科学计量学研究的主流方向。对其刊载的2001-2010年间的文献进行计量分析,通过信息可视化技术探测国际科学计量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在文献共被引网络基础上,进行文献聚类分析,直观展现了国际科学计量学主流研究方向的前沿问题包括:科学发展规律的数量统计分析;H指数及其相关指标研究;三螺旋理论研究;学术网络、语义结构研究;中国科学计量学研究等。  相似文献   

20.
研究影响评价是一个跨学科新领域,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政府机构与研究组织已将其作为科学决策的实用工具.着眼于医学领域,对国际上研究影响的定义、评价框架、影响分类和评价指标以及评价方法进行总结,发现国际上通常使用混合方法来评价医学研究影响,包括文献计量、同行评议、案例研究和经济学分析等,但需要采用利益相关者访谈验证自制评价框架的有效性;同时目前尚未形成统一、最佳的研究影响框架,影响归因有难度.最后结合实际,为我国医学研究影响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发展提出对策建议:科技评价范式由绩效评价转向影响评价;提高科研人员创造、捕捉研究影响的能力;开展符合中国国情的相关理论研究;构建资源库以提供数据支撑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