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文献国际交换的业务需求,设计期刊国际交换管理系统.详细介绍该系统以MELINETS期刊子系统为主体框架,通过数据交换和功能集成,对期刊交换实现自动化管理.  相似文献   

2.
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期刊与国际期刊发展水平的差距、国际期刊发展趋势的分析,思考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3.
期刊市场 空间多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与现状我国期刊品种总数近三年来一直在8000种上下,其中社会科学期刊与科学技术期刊约各占一半。期刊发行总量:1997年、1998年为25亿册,1999年为28.9亿册,2000年期刊发行总量尚未公布,估计与1999年相近。由于统计手段不足,我国期刊业的年经营总额至今尚未能作出精确的计算。倘根据年总发行量与期刊平均定价作大体估算的话,1999年我国期刊总销售额约为80亿元人民币,其中扣除通行的40%发行费率,实际销售总收入约为48亿元人民币。1999年我国期刊刊登广告的收入总额为8.9亿人民币,其中扣除广告税款约8000万元人民币,实际广告收入…  相似文献   

4.
以国际视野看待中国期刊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今天我想说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2005年11月27、28日在伦敦举行的国际期刊联盟(FIPP)大会上,前任FIPP总裁William Kerr先生就"期刊出版全球展望"做了专题演讲,对世界期刊的发展提出了五个观点.二是在伦敦期间,FIPP现任总裁唐乐德先生(Donald Kummerfeld)在和我们上海代表团的会晤中,指出的中国期刊发展的三个问题.这对我们今天的讨论是有参考作用的.  相似文献   

5.
<正>如果说2005年新闻门户网站让各大报纸尝尽了苦头,以致于发出“报业寒冬”的悲声,那么已经过去的2006年,电子期刊的咄咄逼人,又让所有的传统期刊背脊发凉。本来已经有龙源、知网这样的老对手在“虎视眈眈”,新近的这些电子期刊新贵,更是挟国际资本之力大举来袭。虽然传统期刊在此前受新媒体的冲击并不很大,广告收入和经营状况还比较稳定,但是新媒体一直在致力于寻找期刊市场的突破口,2006年他们找到了“电子期刊”。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校学报为何难以进入国际著名检索系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期刊进入权威检索系统的意义 1)加大期刊信息传播的力度、速度和广度; 2)提高期刊的使用价值,拓宽国内外读者面,提高期刊的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 3)吸引作者群,扩大稿源; 4)进一步促进期刊学术质量的提高,推动期刊编排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并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7.
沈群 《贵图学刊》1995,(1):24-26
本文试从期刊载文所含信息与期刊开发利用的内在关系中,阐明期刊开发不仅要改进服务手段和方式,更要首先注重熟悉各类期刊载文所含信息量给我们带来的期刊开发利用的条件,以便能更准地搞好期刊开发利用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8.
略论图书馆对纸质期刊和电子期刊并存的管理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王雪梅 《河北科技图苑》2005,18(1):58-59,63
阐述了电子期刊和纸质期刊各自的优点与不足,由于它们将长期并存互补、共同发展,这使我们在期刊收藏、服务方式、人才培养等方面必须探索新路子和新模式,以适应21世纪图书馆期刊管理工作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9.
最近几年,以互联网为主导的新媒体正在不断地渗透进我们的生活之中,当然在一些期刊当中也是应用较多,航天期刊也是在新媒体融合下进行发展更新的。本文在介绍了相关概念和发展趋势后,具体介绍了《国际太空》期刊中的新媒体实践,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图书馆期刊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1世纪初,在我国图书馆纸质期刊和电子期刊将长期并存互补,共同发展。这使我们在期刊馆藏、服务方式、人才培养等方面必须探索新路子和新模式,以迎接21世纪图书馆期刊工作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期刊以其信息量大,时间性强,报道及时,内容广泛等特点,在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教育以及人们生活中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我馆期刊阅览室在众多阅览室中,一直是读者较多的地方。虽然我们早就采取了开架阅览的方式,大大方便了读者利用期刊,但我们也感到,只限于馆内阅览还不能充分利用期刊资源,应该开展外借。期刊外借可以弥补藏书的不足,读者把刊物  相似文献   

12.
陶范 《编辑学报》2012,24(3):222-224
我国学术界言必称SCI,中文科技期刊越来越不受待见,甚至被斥为"垃圾期刊"。中文期刊水平不高是学风不良、研究水平不高的结果,不能简单地否定中文期刊。学术界和期刊界应共同努力,爱我中文期刊,打造好我们自己的学术平台。  相似文献   

13.
名牌期刊的品牌战略解读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张辉 《编辑之友》2004,(2):44-46
石宗源署长在第三十四届国际期刊大会上作了"期刊出版全球化"的发言,预示着中国的期刊业又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国期刊如何做大做强,如何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实现期刊出版的国际化,成国期刊界关注的焦点.为此,期刊品牌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西北农业大学校内有关单位开展专业期刊国际交换现状比较分析,对校内文献信息服务系统专业期刊国际交换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杨曙 《青年记者》2012,(35):78-79
品牌拓展对当今的时尚期刊来说,如果做得完善,就能如虎添翼。许多商品的成功经验,为时尚期刊的品牌拓展提供了良好的策略。利用网络媒介介入传统期刊发行,打造立体化的传媒平台在将传统期刊转换为网络期刊时,我们不能狭隘地认为为传统期刊做一套网络版就完成了网络期刊的制作,或者  相似文献   

16.
刘冰  袁桂清 《编辑学报》2010,22(2):187-187
国际期刊联盟主办的第1届亚太数码杂志国际会议于2008年11月在日本东京举行.会议以专题演讲和座谈讨论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信息丰富,侧重数字化实践,为我们全国了解和把握世界期刊数字化现状与发展趋势提供了直接的参照和借鉴信息.  相似文献   

17.
赵可 《出版科学》2002,(1):27-28
"入世"对期刊业的影响 1.我国期刊面临的问题.在现阶段,中国期刊业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我们冷静地分析和正视.  相似文献   

18.
迎接如日方升的未来——对我国期刊发展的四点想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国际期刊市场总体比较委顿,这与世界多数国家经济不景气,与“9·11”事件、伊拉克战争等造成的世界环境不稳定有关。中国不同,多年来经济持续发展,社会稳定。但是,中国的期刊出版业却未能把握自己特有的大好形势,取得相应的进展。1992年中国出版期刊六千四百八十六种,2002年中国出版期刊九千零  相似文献   

19.
魏玉山 《传媒》2007,(8):77-77
徐春莲、何海林同志著《英国期刊产业前沿报告》(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年5月出版),是作者2005年秋天到2006年春天在英国为期3个月考察的成果。这次考察“不是像以往那样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地走走看看,而是真正地深入现场,扎进去学,通过周密、细致的实地考察”。作者在英国期间,走访了英国9个著名的期刊出版集团,并与各集团的领导、期刊的出版人、主编等就编辑、出版、广告等业务进行了面对面的、深入的交谈,与国际期刊联盟、英国期刊出版商协会、英国发行量稽核局等出版行业组织就出版市场的信用体系交换意见。  相似文献   

20.
李雪松 《当代传播》2006,(2):104-105
随着国外许多期刊集团进军我国期刊市场,认识和应对现阶段我国期刊面临的国际化竞争的巨大挑战。就显得异常重要。本文通过与国际期刊对比,深入分析了我国期刊所面临的压力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国内期刊扬长避短抢占制高点的紧迫性,进一步探讨了应对国际市场竞争的根本出路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