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陈衡恪解释文人画时讲"不在画里考究艺术上功夫,必须在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此之,所谓文人画或谓以文人作画,知画之为物。是性灵者也,思想者也,活动者也,非器械者也,非单纯者也"。说明了文人画所具有的文学性、哲学性、抒情性。  相似文献   

2.
陈衡恪解释文人画时讲"不在画里考究艺术上功夫,必须在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此之,所谓文人画或谓以文人作画,知画之为物.是性灵者也,思想者也,活动者也,非器械者也,非单纯者也".说明了文人画所具有的文学性、哲学性、抒情性.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文人画在我国美术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可以说正是由于它的出现才能有我国绘画史中的繁荣、鼎盛,正是由于它的出现才赋予中国画以区别于其他画种的特殊气质。文章集中讨论文人画到底如何定位又与我国文化有何种渊源  相似文献   

4.
綦磊  李晓云 《科教文汇》2009,(18):230-230
在元代异族掌权的政治环境下,大批文人入仕无门而转向对自我精神的关照。隐士们以老庄思想为指导,以山水为寄托,以个人才情为实质,他们以隐居的方式并借助于书画抚慰心灵的创伤,散发出中国文人独有的魅力,同时把文人画推向一个高峰,将艺术的精髓挖掘到了最深层。  相似文献   

5.
在元代异族掌权的政治环境下,大批文人入仕无门而转向对自我精神的关照。隐士们以老庄思想为指导,以山水为寄托,以个人才情为实质,他们以隐居的方式并借助于书画抚慰心灵的创伤,散发出中国文人独有的魅力,同时把文人画推向一个高峰,将艺术的精髓挖掘到了最深层。  相似文献   

6.
裘涵  盛晓明 《科学学研究》2009,27(9):1322-1328
 技术标准化问题是当下学术界、产业界和政界所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当下的技术标准是由历史演变而来,它无法脱离它的历史情境,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中国古代技术标准化问题。基于此,本文从中国古代的技术标准的实践出发,深入探讨了中国古代技术标准化的四个关键性问题,即中国古代是否有技术标准,它的动力机制是什么,它的特征有哪些以及它对当下中国技术标准化有什么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历代流传下来的璀璨宝藏,长久居于世界文化舞台中央,在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中激起一朵朵浪花。而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在各个领域都创造了丰厚的成就和卓著的历史,对人类历史做出了伟大贡献。但中国古代科技在创造诸多成就之后,却在近代逐渐衰落,发展缓慢。该文将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诸多成果、逐渐衰落的原因以及从中获得的启示等方面详细分析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兴衰。  相似文献   

8.
黄璐 《知识窗》2010,(7X):58-59
中国古代文化"以悲为美"的审美观在文化积淀中占有重要位置。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古代文人士大夫创作和赏识带有悲情、感伤的作品,"以悲为美"的深层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9.
文人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音乐文化中一朵璀璨的奇葩。本文介绍了琴歌与琴曲的知识,并通过聆听《阳光三叠》及《酒狂》并分析音乐,让学生从中能够认识及理解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提高音乐鉴赏的能力,同时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增进对文人音乐、传统音乐及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热爱之情。  相似文献   

10.
韦良肖 《百科知识》2021,(27):71-72
中国的饮茶习惯历史悠久,茶画艺术源远流长."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茶画艺术作为历史长河中一种特殊的绘画体裁,其内容涵盖了不同时期、不同阶层的茶事活动. 一、茶画艺术概述 茶画,是我国茶文化的具现,从表达方式上来讲,当属于传统的水墨国画,但从内容上细分的话,又可归属于文人画.文人画家多以梅、兰、竹、菊的象征寓意来表达清高纯洁的品格情怀,茶画则是文人饮茶之情景的展现;"茶之为用,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与醍醐、甘露抗衡".茶之精行俭德,在茶画中亦成为文人画家的笔下"常客".茶画艺术保留了重要的历史文化内容,又与西方美术相结合,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  相似文献   

11.
唐跃 《科教文汇》2020,(10):I0004-I0005
北宋苏轼是文人画的最早倡导者,他的文人画观散见于许多题跋和论画诗中,例如,有一则题跋说道:"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乃若画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枥刍秣,无一点俊发,看数尺许便倦。汉杰真士人画也。"[2]这里所说的"士人画",就是后来常说的文人画。那么,文人画的特点是什么呢?苏轼认为文人画不像专业画工那样拘泥于物象自身,而是具有超越物象之外的意蕴。欣赏文人笔下的物象,能够看到物象的精神状态,能够体悟到画家试图赋予这种物象的精神性内容。欣赏专业画工笔下的物象则不然,能够看到只有物象的物理形状和具体细节,不会引发任何超出物象之外的联想,因而感到枯燥乏味。  相似文献   

12.
<正>一、古代哲学对传统审美的影响中国绘画艺术博大精深,而其中的文人精神对中国画笔墨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历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品性对中国绘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儒"、"释"、"道"是传统中国绘画审美的基础特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认为艺术行为是歌颂、弘扬道德的一种方式和途径,美与德是分不开的。艺术作品不仅要在讲述的内容中贯穿道德的中心思想,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封建历史上,各朝各代最好的东西都归皇帝所有。那么什么样的木头才能得到皇帝的青睐?至少要符合两个条件。一是木材本身品质出众,二是必须稀有罕见。在中国历史上,有三种木材都曾被称为"帝王之木"。紫檀紫檀端庄、尊贵,代表了中国人的文化底蕴,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情趣。虽然它是舶来品,但仿佛天生就属于中国人。古代的帝王、贵族和文人之所以酷爱紫檀,是因为它能提升人的精神层次。论刚,它刚到极致。紫檀在所有硬木中木  相似文献   

14.
发愤著书——浅论中国古代作家创作发生之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敏  姜磊 《科教文汇》2012,(10):67-68
作家产生创作的原因很多,西汉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对中国古代作家创作的发生进行了具体阐述,在他之后的文人对"发愤著书"的继承和发展则进一步完善了这一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数学具有悠久的传统。本文论述了中国古代数学的算法化、机械化特征及其对世界数学发展主流的历史贡献,并指出了解中国古代数学发展特征对于现实创新活动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浅析文人砚     
文人砚,发于宋,兴于明清。宋代重文轻武,文人的社会地位在朝野内外有了很大提升。他们不仅在庙堂之上参与国家的经济、政治决策,更在民间将其高雅志趣融入文化、艺术之中,这尤其表现在绘画方面,从而确立了“文人画”体系。作为这些文人的案上之砚,自然也独具文人之品格,追求之境界,使其具有“得之象外”的人文精神。要理解和认识文人砚,就首先要认识文人书画所推崇的审美价值观。讲究品格,追求意境,超凡脱俗。这与艺术人的修养、气质、内涵是密不可分的。一方砚的设计构思,依据石形、石色、石品随感而创作,直抒胸臆,从而达到“心景相融,砚人合一”之和谐意境。  相似文献   

17.
在世界艺术之林中,中国绘画独树一帜,形成了区别于其他民族绘画的独特体系。从伏羲氏画八卦之绘画胚胎初始,到绘画形式大型的唐宋,再到文人画昌盛的元明清,中国绘画经历了曲折漫长的历史发展道路。本文通过文献法等对中西方的绘画进行了比较,并对其导致的原因进行了剖析。研究结果认为在中西方绘画的差异上主要表现在绘画题材、绘画、色彩表现以及虚实写意上,而造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中西方文化以及中西哲学观点、世界观的不同。  相似文献   

18.
吴璇 《科教文汇》2011,(35):202-203
译场是翻译佛教经典的场所,也是我国古代佛经经典典籍集体合作翻译的组织机构。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译场发展演变的论述,探讨古代译场随着历史变迁功能和管理得到了不断充实和完善,评述其科学性。并且通过论述古代译场的组织结构和翻译程序以及集体合作的翻译形式,探讨了古代译场对后世的翻译事业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物理疗法是中医外治法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该文分矿泉疗法,拔罐疗法,蜡疗法,磁疗法,泥砂疗法和水疗法6个方面,对中国古代物理疗法的历史,主要内容以及主要特点作初步的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袁博 《科教文汇》2009,(11):237-237
元曲之所以无愧于"一代之文学"的美誉,就在于它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元代的人文精神;或者说,元代的人文精神找到了元曲这种最适宜的艺术寄托形式。这是诗词所无法望其项背的。我们很难得出结论,说唐诗、宋词、元曲之成就孰高孰低,诚如春兰、夏荷、秋菊、冬梅,"各有一时之秀,不容为人轩轾。"诗庄、词媚、曲俗,曲之所以"俗",是有其特定的历史原因的,或是社会的长期动荡,或是严格的等级思想,或是广大的文人学者觉得没了尊严,"俗"成了他们排解郁闷的突破口,于是"俗"也成了一门艺术,不光在其内容更在其形式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