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一新的理念说明:在未来的教学中,要注重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要注重发挥教师对学生学习的主导性。教学实践证明,当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都能落实到教学中时,课堂教学就会有高质量。但是我们常常发现,在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不能落实到位,怎样才能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呢?本文试就“教师主导的内容”“落实学生主体的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韩春宏 《广西教育》2013,(18):20+23-20,23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何为“以学生为主体”?不少教师理解不透彻,认为教师少讲一点,学生多做一点练习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被主体化”。笔者结合新课改以来的教育教学经验,认为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论教师的主体与主导——兼评“双主体”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对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认识主体的地位问题,目前,在教学理论界只要承认教学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这个大前提,就基本取得了较为一致的意见。然而,关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仍有争议。针对“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论,有的同志提出教师也是主体,“师生共同构成教学主体。”(即“双主体”论)并且批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论“仅仅强调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而忽视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割裂了同一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的双方关系。”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刚实施不久,我就在所任班级进行“双主”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题研究。经过几年的研究和实践,我认识到:数学教学中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要求确立师生双主体的教学理念,同时在教学手段上必须尊重数学教学自身特点,把现代与传统有机地统一起来,即由以教师的“讲”为主转变为以学生的“探究、合作、交流、研读、讨论”为主。经过实践探索,总结出实践“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数学课堂教学流程图:  相似文献   

5.
郭子森 《甘肃教育》2011,(13):40-40
课堂教学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这虽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但在具体操作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二者关系处理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学科教学质量,而且影响着学生身心发展。那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该如何处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呢?  相似文献   

6.
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而存在的,教要服务于学。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已被人们所共识。在教学中。只有依“学”施“教”,才能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下面结合听课和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使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7.
“主体”教育的变革与“对话”教育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教育、个性教育以及“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都属于“主体”的教育体系,是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产物。其实,教师和学生并不必然地构成主客体关系。“对话”教育把教师与学生的教学看作是互为影响的辩证的发展过程,奉行的是教师与学生平等的教育思想,是既尊重教师又尊重学生的教育,为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8.
郭向勇 《职教论坛》2004,(1X):59-60
教育信息技术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强调“情景”的创设,强调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媒体之间的“协作”与“会话”。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的“双主”教学模式,就是在多媒体进行网络教学时既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9.
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四川省成都市郫县教研室李云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是一条教学原则。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是在教师的调控下进行的,要实现“主导”与“主体”的统一,主要在于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环境、信息反馈和学生思维的调控能力。...  相似文献   

10.
刘相荣 《山东教育》2004,(13):20-20
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推”为主。从夸美纽斯到赫尔巴特都曾提出“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的绝对权威,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的教学则体现以“推”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师费心劳神“推”着学生向前,逼着学生接受知识。  相似文献   

11.
说“主导”     
杨金 《云南教育》2001,(20):28-29
八十年代,上海著名特级语文教师钱梦龙提出语文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丰富了我国教育理论的宝库。在语文教学讨论中,有人把“题海战术”与科学训练混为一谈,又因为外国有老师和学生“互为主体说”而认为提“教师为主导”不妥。前一个问题,钱老师有一篇文章《为“训练”正名》《中学语文教学》2000年第10期来澄清。关于“主导说”,我谈点看法就教于全体同仁。我们的中学教育是班级教学。每个班都是几十人。这么多学生在一个教室里学习,自然都要受到纪律约束,自由学习与课堂纪律是相辅相成的。一个…  相似文献   

12.
现代教学观认为,学生应是能动的认识主体,是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者,我们坚持主导与主体结合的教学原则,教师的“教”服从于学生的“学”,把“灌输型”教学转变为“导学型”教学。具体做法是:1.教师由主讲、主问改变为主导。在处理教与学的关系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不是单纯传授知识,而在于引导学生去猎取知识。在学生从不知到知,从少知到多知,从获取知识到运用知识  相似文献   

13.
在班级管理中,让学生实现高度的“自治”,凸显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空间和作用,这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长期以来,虽然在教学中学生获得了主体地位,但在班级管理中教师仍为主体。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并没有获得“完全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特别重视角色变换,要主动从前台退到后台,把教育的“主角”还给学生,而且要善于指导“主角”扮演好角色。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是培养创新素质的主渠道,必须实现由传授型教学向创造型教学的转变,实施创造性教学。要实现这个转变,笔者认为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做到“四给”。给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必须树立“教”是为学生“学”服务的观念,在承认教师主导地位的同时,更应确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摆正位置,甘当配角,发挥主导作用,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自主发展,捕捉学生在创新中的闪光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给学生和谐的课堂气氛。教师要实行教学民主,建立伙伴型的师生关系,真诚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  相似文献   

15.
略议“教师为主导”的实质于月萍“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论中的重要命题已探讨了多年,人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范畴对这一命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尽管人们对“主导、主体”的认识依然见仁见智,但就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应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  相似文献   

16.
王刚 《辅导员》2010,(18):I0011-I0011
当前,有很多学校提出了“三主和谐”——“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发展为主线”这种先进的教育思想,即要求在教学中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发展为主线,让学生充分和谐的发展。与此同时,在体育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也在向这方面努力发展。本文通过对“以新导情”的技巧的探讨,以期为大家在这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许多教师都知道,教学中若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意义非比寻常,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往往难以落实。课堂依然是教师的课堂,教师依然是教学的中心,学生只能围绕教师转。当然,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没有一种好的教学模式,应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因此,构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放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对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原则,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参与—交往”教学模式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一、“参与—交往”模式的基本结构“参与”,就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  相似文献   

18.
一  时下教育界广为流行的“主体主导说”(“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认为 :教学过程的实质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是主导 ,学生是主体。  这种观点对教学实质的认识是可取的 ,但是 ,对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关系的界定是有误的。  从教学理论看 ,既然承认教学过程的实质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 ,那么在教师进行指导 ,也就是在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时候 ,被指导的学生处于什么地位呢 ?难道还是处于“主体地位”吗 ?在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时候 ,教师又处于什么地位…  相似文献   

19.
任何一种有效的、成功的教学,都必须有学生的主体参与。没有主体参与的教学,不是成功的教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广大教师都十分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但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没有很好地处理好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关系;有的教师过份强调学生的主体,忽视了教师的有效“指导”;或有的教师不懂得如何“导”,结果达不到教学目标。案例一:《油菜花开了》一课,在学生通过初步的观察,了解到一朵花的几部分后,教师让学生把花解剖,看花到底由几部分组成,然后就让学生自行解剖一朵花。学生各施其法,胡乱…  相似文献   

20.
“诱思教学思想”认为:教学工作应该始终坚持“学生为主体”和“教师为主导”.以教师主导作用的积极转化,促进学生主体本身的全面发展,以和谐的教学职能,保证教学价值的完美实现.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学生,教师设计、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向学生提出教学具体目标,使其学习纳入一定的方向和轨道;调整和理顺课程、方法和教学环境等要素之间的关系.使其达到最优化的程度,保证学生顺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