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公式△2=aT2,是高中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个重要推论,是学生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主要原理。让学生运用△2=aT2分析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从而研究拖动纸带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和运动情况,往往有一定的难度。实践表明,讲究一定的教学策略,难度是可以突破的。  相似文献   

2.
张西星  王玉景 《物理教师》2003,24(10):29-31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学生实验中,要求学生通过对纸带打出点的分析,计算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这已成为考试的热点之一. 根据实验数据求物体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依据是:以加速度a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各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分别是s1、s2、s3、……sn,则有:  相似文献   

3.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其实验目的是使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原理是:设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是a,在各个连续相等时间T里的位移分别是s1、s2、s3、…,则有Δs=s2-s1=s3-s2=s4-s3=……=aT2,由上式还可以得到s4-s1=(s4-s3) (s3-s2) (s2-s1)=3aT2,同理s5-s2=s6-s3=……3aT2可见,测出各段位移s1、s2、……即可求出a1=s43T-2s1,a2=s53T-2s2……,再算出a1、a2……的平均值,就是我们所要测定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逐差法”求解.在实际情况中,假设已测量出某段纸带上的s1、s2、s3、s4…  相似文献   

4.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问题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2.匀变速直线运动几个重要推论(1)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里的位移之差是一个恒量,即△s=aT2=恒量.(2)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Vt=vt/2.(3)某段位移中点瞬间的速度等于初速度  相似文献   

5.
"纸带问题"是运动学规律的综合应用,结合了实验和生活实际,是学生对实验数据分析处理的很好的训练题.是高中物理的重点和难点,在平时考查中是必考内容,在高考中也是热点知识;并且在物理实验和平抛运动题目中有广泛的应用.所以我们应该熟练掌握纸带类题目.一、"纸带问题"主要研究内容(一)纸带的运动性质: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非匀变速直线运动.  相似文献   

6.
[实验目的]1.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学会用打上点的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2.掌握判断物体是否作匀变速运动的方法.3.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原理]1.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它每隔0.02s打一次点(由于电源频率是50Hz),因此纸带上的点子就表示了和纸带相连的运动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研究纸带上点子之间的间隔,就可以了解物体运动的情况.2.由纸带判断物体做匀变速运动的方法:如图1所示,0、1、2……为时间间隔相等的各记数点,s_1、s_2、s_3、……为相邻两记数点间的距离,若△s=s_2-s_1=s_3-s_2=……=c(恒量),即若两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里的位移之差为恒量,则与纸带相连的物体的运动为匀变速运动.  相似文献   

7.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目的主要有两个:一、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方法:利用Δs=s2-s1=s3-s2=s4-s3=…,若在误差范围内为恒量,则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反之则不是.探究1:在已知Δs和部分s的情况下,如何求s1、s2、s3等?方法:利用Δs=s2-s1=s3-s2=s4-s3=…求s.例1某同学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得到了几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已知每条纸带上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即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依打点先后编为0、1、2、3、4、5.由于不小心,纸带被撕断了,如图1所示,请根据给出的A、B、C、D四段纸带回答(填字母):在B、C、D三段纸带中选…  相似文献   

8.
[实验目的]1.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学会用打上点的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2.掌握判断物体是否作匀变速运动的方法.3.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原理] 1.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它每隔0.02s打一次点(由于电源频率是50Hz),因此纸带上的点子就表示了和纸带相连的运动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 研究纸带上点子之间的间隔,就可以了解物体运动的情况.2.由纸带判断物体做匀变速运动的方法:如图1所示,0、1、2……为时间间隔相等的各计数点,S_1、S_2、S_3、……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若△s=s_2-s_1=………=C(常数),即若两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里的位移之差为恒量,则与纸带相连的物体的运动为匀变速运动.  相似文献   

9.
正【方法概述】1.根据纸带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1)如果纸带上的点间隔均匀,说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s为相邻两点间距,T为打点的周期,则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s T.(2)设相邻点间距分别为s1、s2、s3……若s2-s1=s3-s2=s4-s3=……=sn+1-sn=Δs,则说明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2.求打下某一点时纸带运动的瞬时速度如图1所示:已知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欲求打下第n个点时纸带的瞬时速度,由(n-1)点到(n+1)点这段时间的中间时刻恰好为打下n点的时刻,可知打下n点时的瞬时速度应  相似文献   

10.
若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之差Δs=aT2,a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下面举例说明此式的应用和推广.一.应用例1某学生在做“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  相似文献   

11.
对人教版教材实验进行改进,让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匀减速直线运动.利用Excel软件处理纸带数据,验证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关系、位移时间关系和速度位移关系,拓宽小车运动实验的教学功能,深化学生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理解与应用.  相似文献   

12.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相邻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问里的位移差等于恒量,即ΔS=aT2.笔者认为教学中可提出"ΔS=aT2适用于平抛运动吗"供学生讨论,普遍认为ΔS=aT2不适用于平抛运动.现对此问题进行探讨,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下面介绍测加速度的几种方法. 1.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邻的等时间内位移的增量相等,即:△(S)=aT2  相似文献   

14.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常常会用逐差法计算纸带的加速度.如图1所示,纸带是“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选取的一段,A、B……G是一条纸带上连续清晰的7个点,时间间隔为T。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  相似文献   

15.
分析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由导出公式a=△S/T2,利用逐差法可求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如图1.  相似文献   

16.
若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之差Δs=aT2,a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下面举例说明此式的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本部分内容是研究物体的运动,并且是运动中比较简单的形式——直线运动.而高中研究的直线运动中又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这部分内容主要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一、本专题高考常考的题型1.通过图象法和运动学公式法结合分析物体的运动;2.利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求物体的速度、加速度;3.追及相遇问题。  相似文献   

18.
高中物理学生实验中有一个实验是应用“Δs=a T2 ”公式 ,借助打点计时器来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 .但有这样一道题 :一个物体自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 ,在第一个 T、第二个 T、第三个 T时间内……通过的距离分别是 1 cm、2 cm、3cm…… ,问这个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解答一 根据公式“Δs=a T2 ”,由于物体在连续相等的时间 T内 ,位移之差都相等 ,即Δs1=Δs2 =Δs3=…… ,因此 ,可以判断这个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解答二 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 s ∶s ∶s ∶…… =1∶ 3∶ 5……来分析 ,由于物体在连续相等的时…  相似文献   

19.
对“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原理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一册(必修)学生实验四:“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要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教材中的实验原理如下:设物体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各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里的位移分别是s1、s2、s3……则有  相似文献   

20.
"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这一实验的原理和方法很重要,通过这一实验,不仅要求学生利用打下的纸带分析物体运动的性质,计算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还要求学生会计算物体在任意时刻的速度(两端点除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